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91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包括把手、装填釜、挡板和弹簧,所述把手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装填釜的一侧表面,所述装填釜的底端设有挡板,挡板两端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挡板的两端另一侧通过挂口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一端,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安装有扳动杆,且安装块安装在连接杆的表面,所述装填釜的两侧安装有主轮,主轮的前端安装有副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底端采用可抽拉打开的挡板,使用杠杆原理,达到了打开挡板卸放水泥节省力气方便快捷。

A Cement Transport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ement convey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 filling kettle, a baffle and a spring. A connec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handle,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filling kettle,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lling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one end of the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baffl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rod through a hanging port. One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re fix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installation block. The on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block is installed with a pulling rod, and the installation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filling kettle are installed. The side is equipped with the main wheel,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main wheel is equipped with the auxiliary wheel. The bottom end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pullable and open baffle, and the lever principle is us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saving energy, saving energy and convenience in unloading cement by opening the baff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运载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地上经常会使用手推车来运送水泥等建筑材料。而普通的翻斗手推车运水泥时,卸水泥十分费力,需要将整个手推车翻过来,将水泥全部倒出,而无法方便省力地将水泥卸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该装置为普通的翻斗手推车改装而成,其底端采用可抽拉打开的挡板,使用杠杆原理,达到了打开挡板卸放水泥节省力气方便快捷,而传统装置需要将整个手推车放过来,非常浪费力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具备底部挡板打开收回关闭方便快捷的优点,解决了以往卸料需要将整个手推车放过来非常浪费力气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包括把手、装填釜、挡板和弹簧,所述把手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装填釜的一侧表面,所述装填釜的底端设有挡板,挡板两端一侧安装有弹簧,且弹簧安装在滑动槽内部一侧,所述挡板的两端另一侧通过挂口连接在第二传动杆的一端,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块的内部,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安装有扳动杆,且安装块安装在连接杆的表面,所述装填釜的两侧安装有主轮,主轮的前端安装有副轮。优选的,所述主轮和副轮各设有两个,两个主轮和副轮以装填釜为中心点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装填釜内设有两个斜板,使装填釜的内部呈凹形。优选的,所述装填釜的底端采用空腔结构设计,使挡板能被收容进去。优选的,所述滑动槽设有两个,两个滑动槽分别开设在装填釜的底端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和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配合,使第二连接轴转动拉起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再拉动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再拉动第二传动杆,达到了形成杠杆连锁反应,通过设置扳动杆,使使用人员方便抽拉挡板,达到了快捷方便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动槽,使挡板和弹簧以及第二传动杆可以在内活动安装,达到了提供安装位置的效果,通过设置挡板,使装填釜内的水泥可以被阻挡也可以被放出,达到了限流的效果,通过设置弹簧,使挡板在被拉动后自动复位,达到了在无人工施力的情况下自动拉回挡板关闭的效果。3、本技术通过设置把手,使本技术可以推走移动,达到了方便移动本技术的效果,通过主轮和副轮的配合,使装填釜可以移动,达到了水泥满载后方便移动的效果,通过设置装填釜,使水泥可以装载进去,达到了提供装填载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把手;2、连接杆;3、扳动杆;4、装填釜;5、安装块;6、第一传动杆;7、第一连接轴;8、第二传动杆;9、滑动槽;10、挂口;11、挡板;12、弹簧;13、第二连接轴;14、主轮;15副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包括把手1、装填釜4、挡板11和弹簧12,把手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杆2,通过设置把手1,使本技术可以推走移动,达到了方便移动本技术的效果,连接杆2的一端焊接在装填釜4的一侧表面,装填釜4内设有两个斜板,使装填釜4的内部呈凹形,装填釜4的底端采用空腔结构设计,使挡板11能被收容进去,通过设置装填釜4,使水泥可以装载进去,达到了提供装填载具的效果。装填釜4的底端设有挡板11,通过设置挡板11,使装填釜4内的水泥可以被阻挡也可以被放出,达到了限流的效果,挡板11两端一侧安装有弹簧12,通过设置弹簧12,使挡板11在被拉动后自动复位,达到了在无人工施力的情况下自动拉回挡板11关闭的效果,且弹簧12安装在滑动槽9内部一侧,滑动槽9设有两个,两个滑动槽9分别开设在装填釜4的底端两侧,通过设置滑动槽9,使挡板11和弹簧12以及第二传动杆8可以在内活动安装,达到了提供安装位置的效果,挡板11的两端另一侧通过挂口10连接在第二传动杆8的一端,第二传动杆8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7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3,通过第一传动杆6和第二传动杆8和第一连接轴7和第二连接轴13的配合,使第二连接轴13转动拉起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再拉动第一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7再拉动第二传动杆8,达到了形成杠杆连锁反应,第二连接轴13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块5的内部,安装块5的一侧安装有扳动杆3,通过设置扳动杆3,使使用人员方便抽拉挡板11,达到了快捷方便的效果,且安装块5安装在连接杆2的表面,装填釜4的两侧安装有主轮14,主轮14的前端安装有副轮15,主轮14和副轮15各设有两个,两个主轮14和副轮15以装填釜4为中心点呈对称分布,通过主轮14和副轮15的配合,使装填釜4可以移动,达到了水泥满载后方便移动的效果。需要手握把手1推动本技术至搅拌机旁,通过工人倒入水泥至装填釜4内,满载后,推动本技术至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向前扳动扳动杆3,使第二连接轴13转动带起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拉动第一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7再次拉动在滑动槽9内的第二传动杆8,第二传动杆8再拉动挡板11,使装填釜4的底部露出空洞,让水泥流动出去,当水泥泻流完成后,松开扳动杆3,其弹簧12自动拉回挡板11关闭装填釜4的底部洞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包括把手(1)、装填釜(4)、挡板(11)和弹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焊接在装填釜(4)的一侧表面,所述装填釜(4)的底端设有挡板(11),挡板(11)两端一侧安装有弹簧(12),且弹簧(12)安装在滑动槽(9)内部一侧,所述挡板(11)的两端另一侧通过挂口(10)连接在第二传动杆(8)的一端,第二传动杆(8)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7)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3),第二连接轴(13)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块(5)的内部,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安装有扳动杆(3),且安装块(5)安装在连接杆(2)的表面,所述装填釜(4)的两侧安装有主轮(14),主轮(14)的前端安装有副轮(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的运水泥装置,包括把手(1)、装填釜(4)、挡板(11)和弹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一端焊接在装填釜(4)的一侧表面,所述装填釜(4)的底端设有挡板(11),挡板(11)两端一侧安装有弹簧(12),且弹簧(12)安装在滑动槽(9)内部一侧,所述挡板(11)的两端另一侧通过挂口(10)连接在第二传动杆(8)的一端,第二传动杆(8)的另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一连接轴(7),第一连接轴(7)的表面安装有第一传动杆(6),第一传动杆(6)的一端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3),第二连接轴(13)的两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块(5)的内部,所述安装块(5)的一侧安装有扳动杆(3),且安装块(5)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侠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大菠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