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腐蚀耐磨的铁基奥氏体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合金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耐磨的铁基奥氏体合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连续热镀铝生产线上,首先是在钢带表面活化处理,然后进入熔铝锅内与运动状态与液态铝原子发生反应,生成镀铝钢带。承担钢带镀铝的镀辊,如沉没辊,既耐液态铝的高温侵蚀,又要承受钢带对辊面的摩擦磨损。以往的镀铝辊的通常使用高铬铸铁或者2520耐热不锈钢制作。镀铝温度一般达到680-720℃,活性铝原子易于扩散,导致铝原子与辊材基体合金发生反应生成的腐蚀产物,这些腐蚀产物从辊体表面脱落,造成辊子表面损伤。这种高铬铸铁或者2520耐热不锈钢制作的镀铝辊,一般工作3-5个小时后,辊及其部件就需要拆下修理,则极大地影响了镀铝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通常,一般铁基合金和耐热钢的工作温度只有600℃以下,只有奥氏体合金才能承受热镀铝部件的工作条件下的高温强度和耐蚀环境。机械合金化方法是通过高能球磨使不同原料粉末均匀混合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粉末经过反复变形、焊合和断裂,各组分原子相互扩散,产生合金化并形成新相,最后得到组织成分均匀的纳米合金粉末,可以大大地扩展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耐磨的铁基奥氏体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合金所选取的各元素配比为:铬20%~30%、钼2.0%~5.0%、钨1.0%~3.0%、钒0.5%~3.0%、镍12%~20%、锰0.5%~1.5%、硅0.5%~2.0%、氮0.4%~0.9%、碳0.04%~0.15%和余量铁;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所述合金,具体步骤为:S1、按配比表获取各元素的初始粉末,初始粉末的粒径在100um以内;S2、确定磨球与初始粉末质量的比值,将初始粉末和磨球放入球磨罐;S3、确定惰性气体的种类,将初始粉末研磨为纳米级粉末,在真空手套箱中将样品封存取出;S4、将所述样品在空气中放置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耐磨的铁基奥氏体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合金所选取的各元素配比为:铬20%~30%、钼2.0%~5.0%、钨1.0%~3.0%、钒0.5%~3.0%、镍12%~20%、锰0.5%~1.5%、硅0.5%~2.0%、氮0.4%~0.9%、碳0.04%~0.15%和余量铁;通过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所述合金,具体步骤为:S1、按配比表获取各元素的初始粉末,初始粉末的粒径在100um以内;S2、确定磨球与初始粉末质量的比值,将初始粉末和磨球放入球磨罐;S3、确定惰性气体的种类,将初始粉末研磨为纳米级粉末,在真空手套箱中将样品封存取出;S4、将所述样品在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凯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