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393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辅助加工领域,尤其是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包括一底座,在底座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在两导向柱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板,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固连一推压装置,在推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一通过下短柱活动插装在底座下插孔内的托辊,在托辊顶部活动设有一胶圈放置导向件,在胶圈放置导向件上套设有若干个依次叠加设置的待压胶圈。它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机械按压对缓冲胶圈进行压入到弹性托辊的外侧壁上,本装置可以通过快速的更换推压模具来针对不同外径型号的弹性托辊、缓冲胶圈进行组装压入,通用性强,更换时只需将推压模具与推板之间的连接螺栓、螺母拆卸即可,更换方便,操作方便。

Buffer Apron Pressing Device for Elastic Support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assistant processing, in particular to an elastic roller buffer apron press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two parallel guide pillar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base, a fixed roof is fixed horizontally at the top of the two guide pillars, a push devic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roof, and a push device is arranged under the push device to move through the lower short column. The idler which is movably inserted in the socket under the base is movably provided with an apron to place the guide part on the top of the idler, and a plurality of pressure-waiting aprons which are superimposed in turn are arranged on the apron to place the guide part.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reasonable, and the buffer rubber ring can be pressed in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elastic idler by mechanical pressing. The device can assemble and press the elastic idler and buffer rubber ring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external diameter by quickly replacing the push-press die. It has strong versatility. When replacing, only the connecting bolts and nuts between the push-press die and the push plate can be disassembled and replaced conveniently.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辅助加工领域,尤其是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可以用于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在煤矿行业中经常会用到矿用弹性托辊进行物料或输送带的支撑,矿用弹性托辊属于托辊中的一种主要包括托辊主体和若干个套设在托辊主体外侧壁上的缓冲胶圈。生产组装时通常是将多个缓冲胶圈依次压入到托辊主体外侧壁上,目前在进行组装时通常是采用手工套圈的方式进行压套和挤压,但是采用人工压套时需要十分用力才能将弹性缓冲胶圈套入到托辊主体上,然后需要不断向下按压弹性缓冲胶圈才能实现正确压入,每个托辊主体上都要设置多个弹性缓冲胶圈,安装时费时费力,且工人长期按压时很容易造成手部、臂力疲劳,通过人工按压时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包括一底座,在底座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在两导向柱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板,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固连一推压装置,在推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一通过下短柱活动插装在底座下插孔内的托辊,在托辊顶部活动设有一胶圈放置导向件,在胶圈放置导向件上套设有若干个依次叠加设置的待压胶圈。所述推压装置包括两竖直平行设置推压气缸,两推压气缸的顶部均固定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在两推压气缸的下方水平设有一推板,两推压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推板上的两耳环上,在推板的中部设有一推压通孔,所述推压通孔的直径大于待压胶圈的内环直径且小于待压胶圈的外环直径;两推压气缸与外部通用的控制液压站相连。所述胶圈放置导向件包括一推导柱,在推导柱的底部固连一上短柱,所述上短柱活动插接在托辊顶部的上插孔内,所述推导柱的外侧壁上部均向其竖直轴线靠拢。所述推导柱为石墨柱。在推压通孔内插装设有一推压模具,所述推压模具包括一环形推压套,所述环形推压套的内环直径大于待压胶圈的内环直径且小于待压胶圈的外环直径;两推压气缸与外部通用的控制液压站相连,所述环形推压套通过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紧固螺栓可拆卸的固连在所述推板上。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机械按压对缓冲胶圈进行压入到弹性托辊的外侧壁上,本装置可以通过快速的更换推压模具来针对不同外径型号的弹性托辊、缓冲胶圈进行组装压入,通用性强,更换时只需将推压模具与推板之间的连接螺栓、螺母拆卸即可,更换方便,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导向柱;3、固定顶板;4、托辊;5、胶圈;6、推压气缸;7、推板;8、耳环;9、推压通孔;10、推导柱;11、环形推压套;12、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中所示,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包括一底座1,在底座1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2,在两导向柱2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板3,在固定顶板3的底部固连一推压装置,在推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一通过下短柱活动插装在底座1下插孔内的托辊4,在托辊4顶部活动设有一胶圈5放置导向件,在胶圈5放置导向件上套设有若干个依次叠加设置的待压胶圈5;通过推压装置进行推压胶圈5时可以起到省力、省时的作用,推压装置工作时通过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2进行导向可以保证推压的准确性,设置胶圈5放置导向件可以降低胶圈5压入时的难度,起到导向作用。所述推压装置包括两竖直平行设置推压气缸6,两推压气缸6采用同步控制,为同步动作的气缸,两推压气缸6的顶部均固定在固定顶板3的底部,在两推压气缸6的下方水平设有一推板7,两推压气缸6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推板7上的两耳环8上,在推板7的中部设有一推压通孔9,所述推压通孔9的直径大于待压胶圈5的内环直径且小于待压胶圈5的外环直径;两推压气缸6与外部通用的控制液压站相连;推压时通过外部液压站控制向两推压气缸6供油,带动其活塞杆伸出,然后通过推板7可以对待压胶圈5产生向下的推力,此时即可实现对待压胶圈5的压力,通过两个推压气缸6同步运动来带动推板7上下平移可以实现运行的平稳性,按压时可以保证按压的稳定性与正确的对中性。所述胶圈5放置导向件包括一推导柱10,在推导柱10的底部固连一上短柱,所述上短柱活动插接在托辊4顶部的上插孔内,所述推导柱10的外侧壁上部均向其竖直轴线靠拢;将推导柱10的上部设置为圆台形状可以使待压胶圈5可以在按压前方便的套接在推导柱10上,在后期按压时通过圆台的侧壁曲面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减少机械性的按压的难度,保证按压效果的同时又能够起到省力作用。所述推导柱10为石墨柱,可以起到自润滑的作用,省力、导向性好。在推压通孔9内插装设有一推压模具,所述推压模具包括一环形推压套11,所述环形推压套11的内环直径大于待压胶圈5的内环直径且小于待压胶圈5的外环直径;两推压气缸6与外部通用的控制液压站相连,所述环形推压套11通过若干个沿其圆周均匀设置的紧固螺栓12可拆卸的固连在所述推板7上;设置推压模具可以通过推压模具对待压胶圈5进行向下按压推送,根据不同的弹性托辊4的外径可以选择更换不同的推压模具进行压入待压胶圈5,一机可以针对多种型号的弹性托辊4进行推压,使用更加方便,通用性强,操作方便。使用前,先将托辊4插装在底座1上,然后将推导柱10插装在托辊4顶部,此时将待压胶圈5套在推导柱10的外侧,启动外部的外部液压站控制向两推压气缸6供油,带动其活塞杆伸出,然后通过推板7可以对待压胶圈5产生向下的推力,此时即可实现对待压胶圈5的压力,通过两个推压气缸6同步运动来带动推板7上下平移可以实现运行的平稳性,按压时可以保证按压的稳定性与正确的对中性。通过推压装置进行推压胶圈5时可以起到省力、省时的作用,推压装置工作时通过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2进行导向可以保证推压的准确性,设置胶圈5放置导向件可以降低胶圈5压入时的难度,起到导向作用。推压气缸6将胶圈5压入一定的距离后就在放置另一个胶圈5,不用将其压至最底部,然后在按压第二个胶圈5时可以通过上部的胶圈5实现对最底部的胶圈5的按压,从而可以加快按压的效率。将推导柱10设置为石墨柱,可以起到自润滑的作用,省力、导向性好。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通过机械按压对缓冲胶圈5进行压入到弹性托辊4的外侧壁上,本装置可以通过快速的更换推压模具来针对不同外径型号的弹性托辊4、缓冲胶圈5进行组装压入,通用性强,更换时只需将推压模具与推板7之间的连接螺栓、螺母拆卸即可,更换方便,操作方便。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在底座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在两导向柱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板,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固连一推压装置,在推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一通过下短柱活动插装在底座下插孔内的托辊,在托辊顶部活动设有一胶圈放置导向件,在胶圈放置导向件上套设有若干个依次叠加设置的待压胶圈。

【技术特征摘要】
1.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在底座上方两侧分别竖直设有两相互平行的导向柱,在两导向柱的顶部固连一水平设置的固定顶板,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固连一推压装置,在推压装置的正下方设有一通过下短柱活动插装在底座下插孔内的托辊,在托辊顶部活动设有一胶圈放置导向件,在胶圈放置导向件上套设有若干个依次叠加设置的待压胶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托辊缓冲胶圈压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装置包括两竖直平行设置推压气缸,两推压气缸的顶部均固定在固定顶板的底部,在两推压气缸的下方水平设有一推板,两推压气缸的活塞杆的底部通过转轴固定在推板上的两耳环上,在推板的中部设有一推压通孔,所述推压通孔的直径大于待压胶圈的内环直径且小于待压胶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乃川安明成谢洪路翟玉见刘宝省汤浩兴杨肖周广欣郇飞姜海涛程立群李伦涛徐佳佳徐安全张孝坡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山古城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