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寇俊祥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08461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基于一装配设备来实现,属于汽车配件加工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底座、水箱、移动机构、冲压机构、整形机构和双头加工机构,水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水箱的开口朝上设置,整形机构呈水平设置在水箱的中部,移动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移动机构位于水箱的上方,冲压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冲压机构位于水箱的上方,冲压机构包括冲压组件和冲压头,冲压头固定安装在冲压机构的下端且冲压头朝向双头加工机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避免装配过程中工件上的橡胶层与外金属圈刮擦造成损坏,并且能够在冲压装配时对外金属圈的上下两端进行加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汽车悬挂拉杆是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为了提高汽车悬挂拉杆的使用寿命,汽车悬挂拉杆两端一般都设有衬套,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橡胶和钢套复合衬套,橡胶能够提高其减震性,钢套能够提高其耐磨性。专利一,中国专利号为201410751564.9公布了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成型设备,包括工作台、水箱、上支架,所述的水箱和上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还包括挤压组件和整形组件,整形组件设置在水箱内;本专利技术汽车悬挂拉杆衬套成型设备,将挤压和整形置于水中进行,将外金属圈和工件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提升产品的减震效果,这种将挤压和整形工序放置在水中进行是本设备独创的。同时挤压后直接进入整形环节,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专利二,中国专利号为201410770887.2公布了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加工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水箱、上支架,所述的水箱和上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还包括挤压组件,所述的挤压组件包括上驱动器、挤压头和工件放置组件,工件放置组件位于水箱内且固定在工作台上,上驱动器、挤压头位于工件放置组件的上方且安装在上支架上,挤压头竖向活动配合在上支架上。将挤压装置置于水中进行,将外金属圈和工件之间的空隙灌入水,提升产品的减震效果。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依然存在问题,专利一和专利二在工作时都是直接将工件冲压进入外金属圈内即可,通过内部橡胶件的弹性括撑以及橡胶件与外金属圈之间的摩擦将两者固定,然而,一方面,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振动,这会导致衬套不断的振动,在不断的振动过程中容易使得内部橡胶件与外金属圈脱离,从而导致其损坏,另一方面,在冲压过程中工件上的橡胶没有收缩,因此,橡胶的边缘处与外金属圈的上端直径摩擦抵触,容易导致橡胶件损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组装工件与外金属圈的同时对两者进行加工固定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装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衬套装配设备在完成衬套装配后没有对两端进行加工固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装配设备来实现,设备包括底座、水箱、移动机构、冲压机构、整形机构和双头加工机构,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水箱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整形机构呈水平设置在水箱的中部,所述移动机构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移动机构位于水箱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且冲压机构位于水箱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冲压组件和冲压头,所述冲压头固定安装在冲压机构的下端且冲压头朝向双头加工机构设置,所述双头加工机构包括上加工组件和下加工组件,所述上加工组件与移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工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底部且下加工组件位于上加工组件的正下方。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电缸、两个移动轨道、两个气缸和移动块,两个电缸呈水平设置在水箱的两侧,两个移动轨道均呈竖直设置且两个移动轨道分别安装在两个电缸的输出端上,两个移动轨道上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滑块,两个气缸均呈竖直设置且两个气缸分别安装在两个移动轨道的上端,两个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滑块固定连接且移动块的中部向下凹陷。进一步,所述上加工组件包括固定块和上加工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块安装在安装孔的中部,所述上加工块套设在固定块的外部,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下部直径逐渐缩小,所述上加工块的下部设有第一加工弧形槽,所述上加工块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加工块的上端和移动块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冲压槽。进一步,所述下加工组件包括呈承托部件、下加工块、第二弹簧和收缩块,所述下加工块固定安装在水箱的底部,且下加工块的中部设有收缩槽,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收缩槽的底部,所述收缩块安装在收缩槽内且收缩块的下部与第二弹簧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加工块的上端设有第二加工弧形槽,所述承托部件安装在收缩块的上端。进一步,所述承托部件包括按压块、第三弹簧和若干个承托块,所述收缩块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分布的承托槽,若干个承托块分别安装在若干个承托槽内,每个所述承托块的外侧均设有斜面,每个所述承托块的一端均设有插接杆,每个所述承托槽的槽底均设有与插接杆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每个所述插接杆上均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收缩块上端的中部设有按压槽,所述按压块安装在按压槽内,所述第三弹簧套设在按压块的下部,所述按压块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收缩孔,若干个收缩孔与若干个插接杆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冲压组件包括两个导杆、冲压板、固定板和冲压气缸,两个导杆均呈竖直设置且两个导杆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两侧,所述冲压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杆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板呈水平设置且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压气缸呈竖直设置在固定板的上端且冲压气缸的输出端向下设置,所述冲压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冲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冲压头安装在冲压板的下端。进一步,所述冲压头包括连接部、第一冲压块、按压杆和若干个第二冲压块,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冲压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冲压块安装在连接部的下端,所述按压杆安装在第一冲压块的下端,若干个第二冲压块呈圆周分布在连接部的下端,若干个第二冲压块分别与若干个冲压槽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整形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两个驱动杆和两个整形块,两个驱动杆均呈水平设置在水箱的底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驱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驱动杆上均设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杆上均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旋纹,两个驱动杆均贯穿两个整形块,两个整形块均与螺旋纹螺纹配合,每个所述整形块上均设有呈半圆形的整形槽。进一步,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工件放置在固定槽内,将外金属圈放置在承托部件的上端,并通过两个整形块将外金属圈的位置固定,通过冲压气缸工作带动冲压板沿两个导杆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冲压头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冲压头向下进行冲压,按压杆先插接入工件7的中部,第一冲压块的下端与工件的上端抵触,将工件向下冲压,使得工件7的向下冲压入外金属圈内,当工件完全进入外金属圈后,按压杆抵触按压块,使得按压块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若干个插接杆对应若干个插接槽,同时,在冲压的过程中收缩块向收缩槽内收缩,所有承托块均与下加工块的上端抵触,承托块外侧的斜面设置使插接杆插接入插接槽内,得承托块向承托槽内收缩,从而使得外金属圈的下端与第二加工弧形槽配合,将外金属圈的下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同时,若干个第二冲压块分别插接入若干个冲压槽内,将上加工块向下冲压,上加工块的下部的第一加工弧形槽将外金属圈的上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槽下部的直径小于工件的直径,一方面,在冲压前,工件位于固定槽内时不会向下滑落,另一方面,在进行冲压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槽下部直径的缩小能够将工件上的橡胶层收缩,使得工件在装配入外金属圈内时,橡胶层的外侧不会与外金属圈的上端进行刮擦,从而能够避免工件在装配时发生损坏,提高产品质量。其二,本专利技术中当工件完全进入外金属圈后,按压杆抵触按压块,使得按压块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若干个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装配设备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设备包括底座(1)、水箱(2)、移动机构(3)、冲压机构(4)、整形机构(5)和双头加工机构(6),所述水箱(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且水箱(2)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整形机构(5)呈水平设置在水箱(2)的中部,所述移动机构(3)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移动机构(3)位于水箱(2)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4)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且冲压机构(4)位于水箱(2)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4)包括冲压组件(4a)和冲压头(4b),所述冲压头(4b)固定安装在冲压机构(4)的下端且冲压头(4b)朝向双头加工机构(6)设置,所述双头加工机构(6)包括上加工组件和下加工组件,所述上加工组件与移动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工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2)的底部且下加工组件位于上加工组件的正下方;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工件7放置在固定槽6a4内,将外金属圈8放置在承托部件6b1的上端,并通过两个整形块5c将外金属圈8的位置固定,通过冲压气缸3c工作带动冲压板4a2沿两个导杆4a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冲压头4b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冲压头4b向下进行冲压,按压杆4b3先插接入工件7的中部,第一冲压块4b2的下端与工件7的上端抵触,将工件7向下冲压,使得工件7的向下冲压入外金属圈8内,当工件7完全进入外金属圈8后,按压杆4b3抵触按压块6b1a,使得按压块6b1a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若干个插接杆6b1g对应若干个插接槽6b1h,同时,在冲压的过程中收缩块6b4向收缩槽6b5内收缩,所有承托块6b1d均与下加工块6b2的上端抵触,承托块6b1d外侧的斜面6b1f设置使插接杆6b1g插接入插接槽6b1h内,得承托块6b1d向承托槽6b1e内收缩,从而使得外金属圈8的下端与第二加工弧形槽6b6配合,将外金属圈8的下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同时,若干个第二冲压块4b4分别插接入若干个冲压槽6a7内,将上加工块6a2向下冲压,上加工块6a2的下部的第一加工弧形槽6a5将外金属圈8的上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装配设备来实现,其特征在于:设备包括底座(1)、水箱(2)、移动机构(3)、冲压机构(4)、整形机构(5)和双头加工机构(6),所述水箱(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且水箱(2)的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整形机构(5)呈水平设置在水箱(2)的中部,所述移动机构(3)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移动机构(3)位于水箱(2)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4)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且冲压机构(4)位于水箱(2)的上方,所述冲压机构(4)包括冲压组件(4a)和冲压头(4b),所述冲压头(4b)固定安装在冲压机构(4)的下端且冲压头(4b)朝向双头加工机构(6)设置,所述双头加工机构(6)包括上加工组件和下加工组件,所述上加工组件与移动机构(3)固定连接,所述下加工机构固定安装在水箱(2)的底部且下加工组件位于上加工组件的正下方;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工件7放置在固定槽6a4内,将外金属圈8放置在承托部件6b1的上端,并通过两个整形块5c将外金属圈8的位置固定,通过冲压气缸3c工作带动冲压板4a2沿两个导杆4a1在竖直方向上滑动,从而带动冲压头4b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冲压头4b向下进行冲压,按压杆4b3先插接入工件7的中部,第一冲压块4b2的下端与工件7的上端抵触,将工件7向下冲压,使得工件7的向下冲压入外金属圈8内,当工件7完全进入外金属圈8后,按压杆4b3抵触按压块6b1a,使得按压块6b1a向下移动,从而使得若干个插接杆6b1g对应若干个插接槽6b1h,同时,在冲压的过程中收缩块6b4向收缩槽6b5内收缩,所有承托块6b1d均与下加工块6b2的上端抵触,承托块6b1d外侧的斜面6b1f设置使插接杆6b1g插接入插接槽6b1h内,得承托块6b1d向承托槽6b1e内收缩,从而使得外金属圈8的下端与第二加工弧形槽6b6配合,将外金属圈8的下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同时,若干个第二冲压块4b4分别插接入若干个冲压槽6a7内,将上加工块6a2向下冲压,上加工块6a2的下部的第一加工弧形槽6a5将外金属圈8的上端向内挤压弯曲呈一定弧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两个电缸(3a)、两个移动轨道(3b)、两个气缸(3c)和移动块(3d),两个电缸(3a)呈水平设置在水箱(2)的两侧,两个移动轨道(3b)均呈竖直设置且两个移动轨道(3b)分别安装在两个电缸(3a)的输出端上,两个移动轨道(3b)上均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动滑块(3e),两个气缸(3c)均呈竖直设置且两个气缸(3c)分别安装在两个移动轨道(3b)的上端,两个气缸(3c)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滑块(3e)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3d)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滑块(3e)固定连接且移动块(3d)的中部向下凹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工组件包括固定块(6a1)和上加工块(6a2),所述移动块(3d)的中部设有安装孔(6a3),所述固定块(6a1)安装在安装孔(6a3)的中部,所述上加工块(6a2)套设在固定块(6a1)的外部,所述固定块(6a1)的中部设有固定槽(6a4),所述固定槽(6a4)的下部直径逐渐缩小,所述上加工块(6a2)的下部设有第一加工弧形槽(6a5),所述上加工块(6a2)上套设有第一弹簧(6a6),所述第一弹簧(6a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上加工块(6a2)的上端和移动块(3d)连接,所述固定块(6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俊祥高月民张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寇俊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