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538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包括浮床、填料、植物和曝气装置。浮床是以PVC管及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填料由天然竹丝和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颗粒组成。填料上方设置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支架上方设有多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下方安装有微动力曝气泵,微动力曝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曝气管,曝气管穿过浮床与水平设置在浮床框架下方的微孔曝气盘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浮床内铺设有天然竹丝填料和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颗粒,竹丝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浮床中微生物的附着量,提高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固定反硝化细菌可有效去除水体中氮素,对水体修复有显著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原位生态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多数景观河道经过人工营造或改造,景观面积减少,景观功能被削弱,水体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造成景观水体流动缓慢等特点。其生态系统结构单一,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当景观水体受到生活污水或径流污染后,水体难以通过自净恢复,呈现出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体变黑发臭等现象。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具有一定局限性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生态修复已成为修复治理的研究热点。生态浮床技术由于其良好的修复效果和观赏价值,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生态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经过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作用,建立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传统生态浮床的使用在生物量和季节性等方面存在限制。传统浮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传统生态浮床主要通过增加表面植物量提升净化效果,对于深度较大的水体的净化存在局限性。2.植物根系分泌的氧气量有限,难以满足植物生长和微生物代谢活动的需求,且形成的微生物多为厌氧型,降低了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填料、植物和曝气装置,所述浮床是以PVC管及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所述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所述填料由天然竹丝和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颗粒组成,铺设于所述浮床的内部,铺设厚度4~8cm;所述填料上方设置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所述浮板与填料间留有空隙,植物通过所述栽植孔种植于浮床内;所述填料层内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有多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微动力曝气泵,且微动力曝气泵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微动力曝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浮床与水平设置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填料、植物和曝气装置,所述浮床是以PVC管及接头相互连接构成的框架式结构体,浮床的底部及周边包裹有塑料网,所述浮床下方悬挂有活性炭纤维束;所述填料由天然竹丝和固定化好氧反硝化细菌颗粒组成,铺设于所述浮床的内部,铺设厚度4~8cm;所述填料上方设置带有栽植孔的浮板,所述浮板与填料间留有空隙,植物通过所述栽植孔种植于浮床内;所述填料层内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设有多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微动力曝气泵,且微动力曝气泵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微动力曝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穿过浮床与水平设置在浮床框架下方的微孔曝气盘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个数为3个,且3个太阳能电池板围绕成一周,并与水平方位间的夹角为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强化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卿田琪彭森肖京京付利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