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林枫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536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漂浮于海面之上的漂浮安装板,第一循环部设置于漂浮安装板的上侧而限定出能够利用太阳能对海水加热以产生第一水蒸气的第一蒸发空间,第二循环部能够设置于漂浮安装板的下侧以对第一水蒸气进行冷凝,漂浮安装板至少包括一端由柔性膜密封的储气腔,储气腔配置为:在漂浮安装板漂浮于海面之上时,柔性膜与海面抵靠接触并且能够基于海面的波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储气腔的体积能够增大或减小;在储气腔按照体积增大的方式与第二循环部连通时,储气腔能够与第一蒸发空间进行热交换以使得两者的温度差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并且储气腔能够按照体积减小的方式与第一蒸发空间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淡化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的科技进步,人们开始采取反渗透、热法等方式的海水淡化,力求能够有效解决人类未来淡水的需求。但是传统的海水淡化属于高耗能产业,应用传统海水淡化技术的工厂消耗大量能源并过度依赖于化石燃料能源,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是人类生存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为了解决化石燃料枯竭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迫切地需要向传统海水淡化技术中引入诸如太阳能热能此类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其能量来源。在全球变暖的碳减排压力和化石能源不可持续的危机之下,世界各国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日益加快。随着可再生新能源发电占比的不断提高,稳定发电出力波动、增强可调节性、改善电网消纳能力等面临巨大挑战。然而,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其工作方式大多为对水进行单次蒸发冷凝处理,其处理效果往往达不到需求标准,并且现有冷凝管的冷凝效率普遍较低,进一步地导致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效率低下。同时,目前大量的海岛地区以及偏远地区存在有电力和供水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由于不仅需要高昂的初始建设成本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漂浮于海面之上的漂浮安装板(101c),第一循环部(1)设置于漂浮安装板(101c)的上侧而限定出能够利用太阳能对海水加热以产生第一水蒸气的第一蒸发空间(101e),第二循环部(2)能够设置于漂浮安装板(101c)的下侧以对所述第一水蒸气进行冷凝,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安装板(101c)至少包括一端由柔性膜(24)密封的储气腔(23),所述储气腔(23)配置为:在所述漂浮安装板(101c)漂浮于海面之上时,所述柔性膜(24)与海面抵靠接触并且能够基于海面的波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储气腔(23)的体积能够增大或减小;在所述储气腔(23)按照体积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海水淡化装置,至少包括能够漂浮于海面之上的漂浮安装板(101c),第一循环部(1)设置于漂浮安装板(101c)的上侧而限定出能够利用太阳能对海水加热以产生第一水蒸气的第一蒸发空间(101e),第二循环部(2)能够设置于漂浮安装板(101c)的下侧以对所述第一水蒸气进行冷凝,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安装板(101c)至少包括一端由柔性膜(24)密封的储气腔(23),所述储气腔(23)配置为:在所述漂浮安装板(101c)漂浮于海面之上时,所述柔性膜(24)与海面抵靠接触并且能够基于海面的波动而产生变形,并且储气腔(23)的体积能够增大或减小;在所述储气腔(23)按照体积增大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循环部(2)连通时,所述储气腔(23)能够与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进行热交换以使得两者的温度差小于第一设定阈值,并且所述储气腔(23)能够按照体积减小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安装板(101c)至少具有呈中空圆柱状的连接板(1115c),所述柔性膜(24)设置于连接板(1115c)的一端并以此限定所述储气腔(23),其中:在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c)中的海水的含盐浓度大于第二设定阈值的情况下,第一蒸发空间(101c)中的海水能够沿连接板(1115c)的外壁流动以使得所述储气腔(23)与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进行热交换,并以此析出结晶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15c)内还设置有均呈螺旋上升状的第一螺旋管(20)和第二螺旋管(21),其中:所述第一螺旋管(2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部(2)和所述储气腔(23)连通,使得经所述第二循环部(2)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气体能够进入所述储气腔(23);所述第二螺旋管(21)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和漂浮安装板(101c)下侧的海面连通,使得新鲜海水能够注入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所述冷凝气体和所述新鲜海水均能够基于所述储气腔(23)与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之间的热交换而预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部至少包括位于海面之上的第一级第二循环部(2b)和位于海面之下的第二级第二循环部(2a),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能够与连接部(3)、所述第二级第二循环部(2a)和所述储气腔(101e)共同构成用于所述第一水蒸气循环流动的循环通路,其中:所述连接部(3)至少能够利用风能将所述第一水蒸气传输至所述第二级第二循环部(2a)进行冷凝以得到第一冷凝水和所述冷凝气体,并且所述储气腔(23)至少能够利用潮汐能将所述冷凝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空间(101e);在第一循环部(1)的蒸发速率大于第二级第二循环部(2a)的冷凝速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水蒸气能够按照所述第一循环部(1)与大气环境形成第一热交换的方式形成第二冷凝水,和/或所述第一水蒸气能够按照所述第一循环部(1)与所述第一级第二循环部(2b)形成第二热交换的方式形成第三冷凝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第二循环部(2b)被配置为具有彼此平行的第一热交换面和第二热交换面,其中:在所述第二冷凝水进入所述第一级第二循环部(2b)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冷凝水能够按照虹吸的方式沿所述第一热交换面流动;所述第一热交换面能够基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将其上流动的第二冷凝水转变为第二水蒸气,并且在所述第二水蒸气接触所述第二热交换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热交换面能够按照形成第三热交换的方式将其上流动的第二冷凝水转变为第三水蒸气,并将与其接触的第二水蒸气转变为第四冷凝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林枫
申请(专利权)人:周林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