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受电设备及以太网供电系统
本申请涉及以太网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受电设备及以太网供电系统。
技术介绍
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POE)系统一般包括供电设备(powersourcingequipment,PSE)和受电设备(powereddevice,PD)。该PSE和PD中均设置有以太网接口,两者的以太网接口可以通过太网双绞线连接。PSE通过该以太网双绞线为PD传输数据信号的同时,还可以为PD提供直流电源。相关技术中,PD一般包括受电控制器(也称为PD芯片)、电压转换器和负载电路。其中,受电控制器分别与PD的以太网接口以及电压转换器连接。电压转换器与负载电路连接。PSE向PD供电之前,需要先依次经过检测阶段、分级阶段和握手阶段。在检测阶段,PSE可以向PD提供较小的检测电压,PD的受电控制器可以向PSE反馈回路电流,以便PSE检测该PD是否为符合POE标准协议的设备。在分级阶段,PSE可以向PD提供分级电压,并可以根据PD的受电控制器反馈的回路电流确定该PD的功率级别。在握手阶段,PSE为该受电控制器供电,以驱动受电控制器中的主功率管开启。该主功率管开启完成后,受电控制器即可将PSE提供的电源信号传输至电压转换器,该电压转换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后为负载电路供电。但是,PSE对负载电路进行供电之前,还需先为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电容充电。该输入电容上电瞬间相当于短路,使得流过受电控制器的电流较大,PSE加载至受电控制器的输入电压不断被大电流下拉。此时,PSE可能会重复开启和关闭,无法正常为负载电路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中设置有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多个受电控制器、多个开关电路、缓启动电路、电压转换器以及负载电路,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与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一个所述以太网接口连接,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连接的以太网接口互不相同;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其所连接的受电控制器与供电设备的握手阶段保持关断,以及在握手完成后保持导通,其中所述供电设备为用于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设备;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三端与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在任一所述开关电路导通后,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导通,且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导通所需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中设置有多个以太网接口,所述受电设备包括:多个受电控制器、多个开关电路、缓启动电路、电压转换器以及负载电路,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与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入端与一个所述以太网接口连接,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连接的以太网接口互不相同;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用于在其所连接的受电控制器与供电设备的握手阶段保持关断,以及在握手完成后保持导通,其中所述供电设备为用于为所述受电设备供电的设备;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路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三端与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缓启动电路用于在任一所述开关电路导通后,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导通,且控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导通所需的时长大于预设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包括:缓冲子电路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缓冲子电路分别与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缓冲子电路用于在任一所述开关电路导通后,将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提供的电源信号延时后加载至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子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每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还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单向导通电路;每个所述单向导通电路串联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一端之间,每个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用于禁止电流由所述开关电路流向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导通电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缓启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启动电路包括:与所述多个开关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缓启动子电路,且所述多个缓启动子电路与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三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用于在对应的开关电路导通后,控制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二端导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受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多个缓启动子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单向导通电路,以及与所述多个缓启动子电路一一对应的多个隔离控制电路,所述多个隔离控制电路与所述多个受电控制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每个所述单向导通电路的另一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缓启动子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每个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受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每个所述隔离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其他缓启动子电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敏,唐雪锋,蔡定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