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06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4
提供了能抑制误动作的发生而实现高的可靠性的控制装置。在控制装置本体部(22)以绝缘的状态收纳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外壳(21)内并且控制装置本体部(22)经由线束(24)与控制对象(23)连接的控制装置(1,10)中,设置电气连接控制装置本体部和外壳之间的LCR电路(5,14),在LCR电路(5,14)中,电阻器(2,11)、线圈(3,12)和电容器(4,13)串联或并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例如适用于在机动车装载的ECU(EngineControlUnit,引擎控制单元)而优选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机动车装载有ECU作为用于进行点火时期、燃料喷射这样的引擎的基本控制的控制装置。此外,近年,也登场了不仅装载了引擎的控制而且也装载了AT(AutomaticTransmission,自动变速)控制以及关于驱动系统、制动系统和操舵系统等的控制功能的ECU(例如,专利文献1)。如图3所示,这种ECU20被构成为在由金属材料等导电性材料构成的ECU外壳21的内部收纳ECU本体部22,ECU本体部22经由电线束24与成为控制对象的引擎23连接。此外,引擎23和ECU外壳21分别经由车体25连接到地。在此,已知,即使在分别将引擎23和ECU外壳21电气连接到车体25的情况下,引擎23的电位和车体25的电位也未必一致。在引擎23的电位比车体25的电位高的情况下,存在无法预期的电流I10从引擎23经由电线束24流入到ECU20内的ECU本体部22的担忧。因此,在ECU20中,通常,ECU本体部22和ECU外壳21之间被绝缘,由此,防止这样的无法预期的电流I10流入到ECU本体部2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27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ECU20之中,存在如下那样的ECU20,即:为了将在检查ECU本体部22针对静电气的耐受性的静电气试验中施加到ECU本体部22的静电气放出到ECU外壳21,如图4(A)所示,ECU本体部22和ECU外壳21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器26电气连接。针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ECU20,在本申请申请人如图4(B)所示那样进行了向电线束24注入噪声的电气性压力试验后,确认了在ECU20中发生了重复从ECU本体部22经由耦合电容器26、ECU外壳21和耦合电容器26回到ECU本体部22的流动的特定频率的循环电流I11。再有,这样的循环电流I11的频率依赖于ECU20的形状等。而且,在发生了这样的循环电流I11的情况下,存在由于该循环电流I11的影响而使ECU本体部22误动作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考虑以上的点而完成,提出了能抑制误动作的发生而实现高的可靠性的控制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控制装置本体以绝缘的状态收纳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外壳内并且控制装置本体经由线束与控制对象连接的控制装置中,设置了电气连接控制装置本体和外壳之间的LCR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即使在由于噪声经由线束流入到控制装置本体而发生了循环电流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LCR电路使该循环电流衰减,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由于这样的循环电流的影响而在控制装置本体部发生误动作等故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控制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ECU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ECU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图3是供以往的ECU的问题点的说明的框图。图4的(A)和(B)是供循环电流的说明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1)第1实施方式在对与图3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符号来示出的图1中,1作为整体示出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ECU1。该ECU1是代替针对图3上述的以往的ECU20而装载于机动车等的控制装置,ECU本体部22和ECU外壳21之间经由1个或多个LCR串联电路5电气连接。此外,ECU本体部22与ECU外壳21之间被构成为绝缘。在该情况下,LCR串联电路5由按该顺序串联连接的电阻器2、线圈3和电容器4构成。然后,使电阻器2的电阻值为R[Ω]、使线圈3的自电感为L[H]、使电容器4的电容为C[F],通过下式来提供该LCR串联电路5的作为电路整体的电阻值Z1,[数式1]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选定电阻器2的电阻值R、线圈3的自电感L和电容器4的电容C,使得通过代入了使在向电线束24注入了噪声的情况下在ECU1中发生的循环电流I1的频率为f而用下式定义的ω的(1)式所提供的电阻值Z1取最大值。[数式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ECU1中,即使在起因于噪声经由电线束24流入到ECU本体部22而在ECU1内发生了重复从ECU本体部22经由LCR串联电路5、ECU外壳21和LCR串联电路5回到ECU本体部22的流动的图1那样的循环电流I1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针对该循环电流I1作为电阻工作的LCR串联电路5效率良好地使该循环电流I1衰减。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ECU外壳21内部中的电线束24的近傍配设至少1个LCR串联电路5。由此,在本ECU1中,能够利用在电线束24近傍配设的LCR串联电路5迅速地使由于经由电线束24流入到ECU1内的噪声而发生的循环电流I1衰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各LCR串联电路5在ECU外壳21内部均等地分散配置。由此,在本ECU1中,能够利用各LCR串联电路5效率良好地使在ECU1整体发生的循环电流I1衰减。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ECU1,即使在由于经由电线束24而进入的噪声而发生了循环电流I1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LCR串联电路5迅速地使该循环电流I1衰减。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ECU本体部22进行误动作等。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ECU。(2)第2实施方式在对与图1的对应部分标注相同符号来示出的图2中,10作为整体示出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ECU。关于该ECU10,除了代替LCR串联电路5而利用1个或多个LCR并联电路14来电气连接ECU本体部22和ECU外壳21之间这一点之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ECU1同样地构成。在该情况下,各LCR并联电路14由并联连接的电阻器11、线圈12和电容器13构成。然后,使电阻器的电阻值为R[Ω]、使线圈的自电感为L[H]、使电容器的电容为C[F],用下式提供该LCR并联电路14的作为电路整体的电阻值Z2,[数式3]。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选定电阻器11的电阻值R、线圈12的自电感L和电容器13的电容C,使得通过代入了使在向电线束24注入了噪声的情况下在ECU10中发生的循环电流I2的频率为f而用上述的(2)式定义的ω的(3)式所提供的电阻值Z2取最大值。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ECU10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即使在由于噪声经由电线束24而流入而在ECU10内发生了重复从ECU本体部22经由LCR并联电路14、ECU外壳21和LCR并联电路14回到ECU本体部22的流动的循环电流I2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针对该循环电流I2作为电阻工作的LCR并联电路14效率良好地使该循环电流I2衰减。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ECU10,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即使在由于经由电线束24而进入的噪声而发生了循环电流I2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LCR并联电路14迅速地使该循环电流I2衰减。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ECU本体部22进行误动作等。而且,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ECU。(3)其他的实施方式再有,在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在机动车等装载的ECU1、10的情况进行了叙述,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而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其他各种控制装置。此外,在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针对仅应用LCR串联电路5或LCR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本体部(22)以绝缘的状态收纳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外壳(21)内,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部(22)经由线束(24)与控制对象(23)连接,控制装置(1,1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部(22)和所述外壳(21)之间的LCR电路(5,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03 JP 2016-1523781.一种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本体部(22)以绝缘的状态收纳在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外壳(21)内,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部(22)经由线束(24)与控制对象(23)连接,控制装置(1,1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气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本体部(22)和所述外壳(21)之间的LCR电路(5,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阻器(2,11)、线圈(3,12)和电容器(4,13)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地形成所述LCR电路(5,14)。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将史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