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C门输出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485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指一种OC门输出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有光耦合器PC1、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TR1,利用OC端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光耦合器PC1的导通或截止,并配合NPN三极管TR1实现低电平输出,完成集成控制的需求,结构简单,功能上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OC电路,稳定可靠,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C门输出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尤指一种OC门输出电路。
技术介绍
UV变频电源、变频器等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集成控制的需求,通常需要给出1个或多个24V数字量输出信号。参阅图2所示,传统OC门输出电路,包含有光耦合器P1、二极管D1、NPN三极管TR2、NPN三极管TR1、电容C1、电容C2以及若干个电阻,VCC端依序通发光器、第二电阻R2连接OC端,VCC端还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OC端,POW1端依序通过受光器、第四电阻R4与CM端连接,其中,受光器还通过第三电阻R3与NPN三极管TR1的基极连接,POW1端还分别与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连接,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与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分别与NPN三极管TR2的基极、第七电阻R7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TR2的集电极与DO端连接,且NPN三极管TR2的集电极通过二极管D1与POW1端连接,NPN三极管TR2的发射极连接CM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CM端连接,第二电容C2分别与DO端、CM端连接,OC端为控制信号,CM端接地。但是,这种电路结构复制,当需要多路输出时,需要占用较大的布板空间,导致故障点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OC门输出电路,通过光耦和NPN三极管的配合,使电路输出高阻和低电平状态,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电路成本,增加了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OC门输出电路,包含有光耦合器PC1、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TR1,光耦合器PC1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VCC端,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OC2端,光耦合器PC1中受光器的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DO端连接,受光器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发光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控制信号OC2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VCC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发光器上,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受光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稳压二极管ZD1,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一端与DO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含有光耦合器PC1、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TR1,利用信号控制端OC2端输出高低电平控制光耦合器PC1的导通或截止,并配合NPN三极管TR1实现低电平输出,完成集成控制的需求,结构简单,功能上完全能够替代传统的OC电路,稳定可靠,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图2是传统OC门输出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OC门输出电路,包含有光耦合器PC1、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TR1,光耦合器PC1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VCC端,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OC2端,光耦合器PC1中受光器的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DO端连接,受光器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连接。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如下:本技术配合有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4号引脚与24V端口连接,继电器K1的5号引脚与DO端连接,负载为继电器K1外部的线圈,当控制信号OC端为低电平输入时,光耦合器PC1导通,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输出为低电平,DO端信号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1吸合;当控制信号OC端为高电平输入时,光耦合器PC1不导通,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输出高阻态,由于继电器K1线圈的上拉输入,DO端信号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1断开。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发光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OC2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VCC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用于阻碍电流,保证元件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一电容C1并联在发光器上,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受光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用于产生一个滤波的效果,消除电路上的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稳压二极管ZD1,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一端与DO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另一端接地;采用上述方案,大电流经过稳压二极管ZD1后电压依然保持恒定,保证电路上的元件正常工作。作为本具体实施例的较优方式,还包括有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正极与24V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DO端连接,二极管D1的作用是给继电器K1的线圈续流,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通过二极管D1和线圈构成的回路消耗掉,从而保证电路其他元件的安全。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 OC 门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光耦合器 PC1、第三电阻 R3、NPN 三极管 TR1,光耦合器 PC1 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 VCC 端,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 OC2 端,光耦合器 PC1 中受光器的一端与 NPN 三极管 TR1 的集电极、DO 端连接,受光器的另一端与 NPN 三极管 TR1 的基极、第三电阻 R3 的一端连接,NPN 三极管 TR1 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 R3 的另一端与 NPN 三极管 TR1 的发射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C门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光耦合器PC1、第三电阻R3、NPN三极管TR1,光耦合器PC1中发光器的输入端连接VCC端,发光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信号OC2端,光耦合器PC1中受光器的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集电极、DO端连接,受光器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基极、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接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TR1的发射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C门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发光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与控制信号OC2端连接,第二电阻R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力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