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47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其可以减少过滤膜在清洁箱内堆积,使其充分与清洁液接触,提高清洁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清洁箱内的残渣对过滤膜清洁的影响;包括清洁箱;还包括一组后框架、一组前框架、一组左弹性固定环、一组右弹性固定环、一组前固定板、一组后固定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顶部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还包括四组支撑柱、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过滤装置、右过滤装置、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循环泵和右循环泵。

A Cleaning Device for Filtration Membra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membrane cleaning device, which can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filter membranes in the cleaning box, make them fully contact with the cleaning liquid, and improve the cleaning effect; and can reduce the impact of residues in the cleaning box on the cleaning of filter membranes; it includes a cleaning box; it also includes a group of rear frames, a group of front frames, a group of left elastic fixing rings, a group of right elastic fixing rings and a group of right elastic fixing rings. The front fixing plate, a group of rear fixing plates, left fixing rods and right fixing rods, a group of rear frames and a group of front fram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group of left hooks and a group of right hooks at the top left and right ends, including four groups of supporting columns, left supporting plates, right supporting plates, left filtering device, right transmission tube, left filtering device and right transmission tube, and the upper half of the left filtering device and right filtering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 left filter and a right filter are arranged, and a left circulation pump and a right circulation pump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transmission pipe and the right transmission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膜清洁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过滤膜清洁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由于被污染或堵塞而使透水量下降的生物膜进行清洁,延长过滤膜使用寿命和恢复过滤膜的透水量的附属装置,其在过滤膜清洁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过滤膜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箱,清洁箱内设置有清洁腔,并在清洁箱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清洁腔相通;现有的过滤膜清洁装置使用时,通过取放口向清洁箱内倒入清洁液,并将所需要清洗的过滤膜放入清洁箱内,对其进行清洁后取出即可;现有的过滤膜清洁装置使用中发现,其过滤膜在清洁箱内容易堆积,无法充分与清洁液接触,清洁效果较差;并且其对过滤膜清洁后产生的残渣等容易对后续过滤膜的清洁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过滤膜在清洁箱内堆积,使其充分与清洁液接触,提高清洁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清洁箱内的残渣对过滤膜清洁的影响的过滤膜清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及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箱,清洁箱内设置有清洁腔,并在清洁箱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清洁腔相通;还包括一组后框架、一组前框架、一组左弹性固定环、一组右弹性固定环、一组前固定板、一组后固定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所述一组后框架后侧壁和一组前框架前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固定块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左弹性固定环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固定块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顶部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所述一组前固定板和一组后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清洁箱内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和后端,所述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组前固定板后侧壁和一组后固定板前侧壁连接,所述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分别挂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上;还包括四组支撑柱、左支撑板、右支撑板、左过滤装置、右过滤装置、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所述四组支撑柱顶端分别安装在清洁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左侧两组支撑柱左侧壁和右侧两组支撑柱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分别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所述清洁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和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均与清洁腔相通,所述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在两组进液口和两组出液口处,所述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分别与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相通,并在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所述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循环泵和右循环泵。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组前限位板、两组后限位板、两组前限位弹簧和两组后限位弹簧,所述两组前限位板和两组后限位板分别安装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两组前限位弹簧和两组后限位弹簧分别安装在两组前限位板后侧壁和两组后限位板前侧壁上,并在两组前限位弹簧后端和两组后限位弹簧前端分别设置有两组前卡板和两组后卡板。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左密封盖和右密封盖,所述左过滤装置左侧壁和右过滤装置右侧壁分别设置有左清理口和右清理口,左清理口和右清理口分别与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相通,所述左密封盖和右密封盖分别安装在左清理口和右清理口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左刮板和右刮板,所述左刮板和右刮板分别位于左过滤装置内右下端和右过滤装置内左下端,并在左刮板左侧壁和右刮板右侧壁顶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组把手,所述一组把手分别安装在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顶部中央区域。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箱盖,所述箱盖安装在清洁箱顶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多张过滤膜分别放置于一组前框架和一组后框架之间,并通过一组左弹性固定环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固定环和一组右固定块,固定一组前框架和一组后框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每张过滤膜均处于张开状态,并通过一组前固定板和一组后固定板将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固定在清洁箱内左上方区域和右上方区域,并通过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将一组前框架和一组后框架固定在清洁箱内,减少过滤膜在清洁箱内堆积,使其充分与清洁液接触,提高清洁效果;可以通过四组支撑柱增强对清洁箱的支撑能力,可以通过打开左循环泵和右循环泵,使清洁箱内的清洁液分别通过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导入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通过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对清洁液进行过滤,使残渣堆积在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底部,过滤后的清洁液通过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导回清洁箱内,可以减少清洁箱内的残渣对过滤膜清洁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左支撑板、左过滤装置、前限位板、后纤维板、前限位弹簧、后限位弹簧、前卡板和后卡板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清洁箱;2、前框架;3、左弹性固定环;4、前固定板;5、右固定杆;6、左固定块;7、右挂钩;8、支撑柱;9、左支撑板;10、左过滤装置;11、左传输管;12、右过滤网;13、右循环泵;14、前限位板;15、前限位弹簧;16、前卡板;17、右密封盖;18、右刮板;19、右连接杆;20、把手;21、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箱1,清洁箱内设置有清洁腔,并在清洁箱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清洁腔相通;还包括一组后框架、一组前框架2、一组左弹性固定环3、一组右弹性固定环、一组前固定板4、一组后固定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一组后框架后侧壁和一组前框架前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固定块6和一组右固定块,一组左弹性固定环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固定块和一组右固定块,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顶部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7,一组前固定板和一组后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清洁箱内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和后端,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组前固定板后侧壁和一组后固定板前侧壁连接,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分别挂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上;还包括四组支撑柱8、左支撑板9、右支撑板、左过滤装置10、右过滤装置、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四组支撑柱顶端分别安装在清洁箱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左侧两组支撑柱左侧壁和右侧两组支撑柱右侧壁上半区域,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分别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清洁箱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和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均与清洁腔相通,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在两组进液口和两组出液口处,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分别与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相通,并在左过滤装置和右过滤装置内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12,左传输管和右传输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循环泵和右循环泵13;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将多张过滤膜分别放置于一组前框架和一组后框架之间,并通过一组左弹性固定环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箱(1),清洁箱(1)内设置有清洁腔,并在清洁箱(1)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清洁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后框架、一组前框架(2)、一组左弹性固定环(3)、一组右弹性固定环、一组前固定板(4)、一组后固定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所述一组后框架后侧壁和一组前框架(2)前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固定块(6)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左弹性固定环(3)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固定块(6)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2)顶部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7),所述一组前固定板(4)和一组后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清洁箱(1)内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和后端,所述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组前固定板(4)后侧壁和一组后固定板前侧壁连接,所述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7)分别挂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上;还包括四组支撑柱(8)、左支撑板(9)、右支撑板、左过滤装置(10)、右过滤装置、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所述四组支撑柱(8)顶端分别安装在清洁箱(1)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左支撑板(9)和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左侧两组支撑柱(8)左侧壁和右侧两组支撑柱(8)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分别放置于左支撑板(9)和右支撑板上,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所述清洁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和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均与清洁腔相通,所述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在两组进液口和两组出液口处,所述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分别与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相通,并在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内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12),所述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循环泵和右循环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膜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箱(1),清洁箱(1)内设置有清洁腔,并在清洁箱(1)顶部设置有取放口,取放口与清洁腔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后框架、一组前框架(2)、一组左弹性固定环(3)、一组右弹性固定环、一组前固定板(4)、一组后固定板、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所述一组后框架后侧壁和一组前框架(2)前侧壁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固定块(6)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左弹性固定环(3)和一组右弹性固定环分别绕过一组左固定块(6)和一组右固定块,所述一组后框架和一组前框架(2)顶部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7),所述一组前固定板(4)和一组后固定板分别安装在清洁箱(1)内左侧壁和右侧壁前端和后端,所述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一组前固定板(4)后侧壁和一组后固定板前侧壁连接,所述一组左挂钩和一组右挂钩(7)分别挂在左固定杆和右固定杆(5)上;还包括四组支撑柱(8)、左支撑板(9)、右支撑板、左过滤装置(10)、右过滤装置、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所述四组支撑柱(8)顶端分别安装在清洁箱(1)底部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左支撑板(9)和右支撑板分别安装在左侧两组支撑柱(8)左侧壁和右侧两组支撑柱(8)右侧壁上半区域,所述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分别放置于左支撑板(9)和右支撑板上,左过滤装置(10)和右过滤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左过滤腔和右过滤腔,所述清洁箱(1)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和上半区域分别设置有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两组出液口和两组进液口均与清洁腔相通,所述左传输管(11)和右传输管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安装在两组进液口和两组出液口处,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