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442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包括: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一盖板玻璃固定为一弯曲状态;以及,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并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以及一支撑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及贴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成为国内外非常热门的新兴平面显示装置产品,这是因为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广视角、短反应时间、高发光效率、广色域、低工作电压、薄厚度、可制作大尺寸与可挠曲的面板及制程简单等特性,而且它还具有低成本的潜力。随着柔性OLED在面板显示行业的广泛发展和应用,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弯曲的OLED硬屏,具有较佳的观赏感。请参见图1,图1是一现有的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其中,为了清晰的目的而省略粘贴层。如图1所示的,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通常需要在柔性OLED显示面板层1上贴附一层弯曲程度相应的盖板玻璃2(coverglass,CG),以保护OLED显示层1。目前,制造图1所示的弯曲OLED硬屏的方法是:首先通过光学胶带(OCA)或液态光学胶(OCR)等胶材将OLED显示面板层1与盖板玻璃2平面贴合干燥,然后再整体弯曲,以获得期望的弯曲曲率。然而,由于平面贴合后使得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增加,既不利于弯曲应力的减小,又不能轻松实现将显示面板整体弯折成预设的半径或者弧度形状,使得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的应用收到了限制。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及贴附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通过简单调节柔性显示层的弯曲曲率半径,即可实现将柔性显示层直接贴附于一预弯曲的盖板玻璃上,从而获得一具有理想弯曲弧度的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包括: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一盖板玻璃固定为一弯曲状态;以及,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并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以及,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连接,用以支撑一柔性显示层;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连接至一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固定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可相互相对移动,使所述支撑部件发生弹性形变而呈弯曲状态,以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弯曲弧度相匹配。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贴附装置还包括一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用以承载所述支撑组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至少一移动轨道,以使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分别沿着所述移动轨道移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分别连接至一伺服电机,以驱动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贴附装置设置于真空腔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与一控制器连接,控制所述伺服电机的启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一电源导电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为平板结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贴附装置设置于真空腔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一金属板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盖板玻璃可以是柔性玻璃,所述柔性显示层包括TFT阵列基板及OLED器件。如无特殊说明,本技术中所述的伺服电机与一控制器和一电源连接,以实现本领域伺服电机的已知作用。在本技术中,通过所述固定组件将所述盖板玻璃固定成一预设的弯曲状态,然后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所述第二移动部件使柔性显示层的弯曲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盖板玻璃的弯曲曲率半径,使所述柔性显示层的中间部分先与所述盖板玻璃贴合,随后逐步增大所述柔性显示层的弯曲曲率半径,以最终与所述盖板玻璃完全贴合,从而获得一具有理想弯曲弧度的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弯曲OLED硬屏显示面板的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贴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A至图3C是利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贴附装置形成弯曲显示面板的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10。如图2所示的,所述贴附装置10包括一固定组件110、一支撑组件130和一承载组件150。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30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110下方;所述承载组件150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110下方,用以承载所述支撑组件130。如图2所示的,所述支撑组件1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部件132与第二移动部件134,以及一支撑部件136。所述支撑部件136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132和第二移动部件134连接,可用于支撑一柔性显示层(后文中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的,所述固定组件110连接至一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固定组件110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130。所述移动装置为可实现相对移动的任何已知装置,例如图2中所示的移动装置170。作为一示范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所述移动装置170可以使得所述固定组件110沿着一移动导轨112移动,使得所述固定组件110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130。如图2所示的,所述承载组件150用于承载所述支撑组件130。并且,所述支撑组件130上设置至少一移动轨道(例如图2中所示的移动轨道139),以使所述第一移动部件132与第二移动部件134可沿着所述移动轨道相互相对移动(例如沿着图2中左右方向移动)。由于所述支撑部件136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一盖板玻璃固定为一弯曲状态;以及,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并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以及,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连接,用以支撑一柔性显示层;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连接至一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固定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可相互相对移动,使所述支撑部件发生弹性形变而呈弯曲状态,以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弯曲弧度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以将一盖板玻璃固定为一弯曲状态;以及,一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并且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以及,一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部件和第二移动部件连接,用以支撑一柔性显示层;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连接至一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控制所述固定组件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所述第一移动部件与第二移动部件可相互相对移动,使所述支撑部件发生弹性形变而呈弯曲状态,以与所述盖板玻璃的弯曲弧度相匹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附装置还包括一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组件下方,用以承载所述支撑组件。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岳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