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8402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甲壳素粉末加入到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或者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混合搅拌溶解后,离心或过滤,得到淡黄色甲壳素溶液,以丙酮为非溶剂采用液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甲壳素湿膜;(2)将质量浓度为20‑100%的硅酸四乙酯的丙酮溶液涂覆在步骤(1)得到的甲壳素湿膜表面,用玻璃板覆盖0.1‑‑72h,使硅酸四乙酯融入稀相中,移开玻璃板,在0‑50℃下,10‑100%湿度空气氛围下晾干后得到甲壳素‑硅酸四乙酯膜,优点是收缩程度很小、力学强度好且对牛血清蛋白具有高效截留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甲壳素复合膜,尤其是涉及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如分离效率高、能耗低、清洁、易操作、便于与其他技术集成等,是解决目前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有效手段。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开发新的制膜材料才能满足当下需求。目前膜材料主要为人工化学合成材料,如聚醚砜、聚砜、聚氯乙烯等,这类材料的缺陷即疏水性强、抗污染性差,且不可降解,限制了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寻找一种合适的环保型制膜材料显得尤为重要。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存量较多的多糖类天然高分子,与传统的人工化学合成材料相比,具有价格低廉、可降解、生物相容性较好等优点,是一种优质的制膜材料,同时也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然而,由于甲壳素内存在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且结晶度高,导致甲壳素的溶解性不佳,不溶于稀酸、稀碱以及普通的有机溶剂,限制了甲壳素膜的应用,有关纯甲壳素制膜的报告也非常的有限。Brine和Austin提出三氯乙酸(TCA)作为甲壳素的溶剂,通过溶液纺丝的方法得到甲壳素纤维。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甲壳素膜制备将甲壳素粉末加入到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或者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混合搅拌溶解后,离心或过滤,得到淡黄色甲壳素溶液,以丙酮为非溶剂采用液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甲壳素湿膜;(2)甲壳素‑硅酸四乙酯膜制备将质量浓度为20‑100%的硅酸四乙酯的丙酮溶液涂覆在步骤(1)得到的甲壳素湿膜表面,用玻璃板覆盖0.1‑‑72h,使硅酸四乙酯融入稀相中,移开玻璃板,在 0‑50℃下,10‑100%湿度空气氛围下晾干后得到甲壳素‑硅酸四乙酯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甲壳素膜制备将甲壳素粉末加入到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或者二甲基甲酰胺/氯化锂溶剂中混合搅拌溶解后,离心或过滤,得到淡黄色甲壳素溶液,以丙酮为非溶剂采用液致相分离法制备得到甲壳素湿膜;(2)甲壳素-硅酸四乙酯膜制备将质量浓度为20-100%的硅酸四乙酯的丙酮溶液涂覆在步骤(1)得到的甲壳素湿膜表面,用玻璃板覆盖0.1--72h,使硅酸四乙酯融入稀相中,移开玻璃板,在0-50℃下,10-100%湿度空气氛围下晾干后得到甲壳素-硅酸四乙酯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壳素-硅酸四乙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甲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恺陆茵卓鸣张颖张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