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3872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使用带有刻度的毛细采血管、能嵌入毛细管的15mL离心管以及能够嵌入毛细管的空心橡胶头。通过对这套实验器材的合理使用,运用带有刻度的10μL毛细管采血,解决了小型鱼类取血难的问题;随后运用特制的可嵌入毛细管的15mL离心管得到血细胞比容指标,为小型鱼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项重要指标;最后利用毛细管的可折断性,可以将已经获得了血细胞比容之后的上层血浆回收,用于随后的鱼类生理生化研究。通过运用这一整套实验器材,使得小型鱼类的取血变得更加便捷,并能在获得血比容这一指标的同时通过回收血浆来为后续科学研究准备更多的试验样品。

A Microblood Collection and Separation System for Fis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ystem for collecting and separating trace blood of fish, which uses capillary with scale, a 15mL centrifugal tube capable of embedding capillary, and a hollow rubber head capable of embedding capillary. Through the rational use of this set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he difficulty of blood collection in small fish was solved by using a 10-mu-L capillary with a scale. Then the specific volume index of blood cells was obtained by using a special 15-mL centrifugal tube embedded in capillary, which provided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biological research of small fish. Finally, the blood cells could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breakability of capillary. Upper plasma recovery after specific volume was used for subsequen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of fish. Through the use of this set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the blood collection of small fish becomes more convenient, and more test samples can be prepared for follow-up scientific research by recovering plasma while obtaining the blood specific volume inde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
本技术涉及生物学血液采集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学研究中,鱼类血液在水生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以及水生生物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鱼类采血一直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稍有闪失,轻则导致此次取血失败,重则导致整个实验失败。经典的取血方法主要包括:尾静脉取血,心脏采血,断尾取血,这样方法都需要运用注射器取血。但是针对小型鱼类或体长小于5cm的小鱼,由于其本身血液含量少,血管纤细,注射器无法实现采血,即使采得的微量血液也很难进行血浆的分离。进一步,使用温氏分血管进行血细胞比容测定后,血浆无法再重复利用,造成实验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包括带有带刻度的10μL毛细采血管(5)、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15mL离心管(3)、能够嵌入毛细采血管(5)的空心橡胶头(4)。15mL离心管(3)内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固定橡胶圈(1)。本技术的设计包括带刻度的毛细采血管,离心分离装置及血浆回收装置。带刻度的10μL毛细采血管,特征不同于普通毛细采血管,其特有的刻度与温氏分血管类似,离心之后能够准确读出血细胞所占的比容。但与温氏分血管相比,10μL的体积容量适用于血量较少的小型鱼类,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血量获得血比容指标。离心分离装置主要利用胶条封闭毛细管底部,再将毛细管嵌入在离心管内孔径与采血管直径相等的橡胶圈之间,保证毛细管在离心的过程中保持稳定,该特制离心管解决了因毛细管过细而离心机所能能容纳的管径过粗的问题。血浆回收装置是使用眼科剪将毛细管从血细胞和血浆的分界点之间剪断,紧接着使用能够嵌入采血管的空心橡胶头,将装有血浆的那段采血管嵌入空心橡胶头中,挤压橡胶头即可回收血浆。同时,离心后可通过读取血细胞的柱高,直接计算小型鱼类血细胞比容。这样,不同于温氏离心管,当我们获得了小型鱼类血比容的前提下,还能回收利用微量的血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合理设计的一套集血液采集、测血比容以及血浆回收的装置,解决了小型鱼类取血难及微量血分离的问题,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小型鱼类血液生理生化研究中血浆样品难以获得的压力,对整个小型鱼类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固定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橡胶圈,2—圆孔,3—离心管,4—空心橡胶头,5—毛细采血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带有带刻度的10μL毛细采血管(5)、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15mL离心管(3)、能够嵌入毛细采血管(5)的空心橡胶头(4)。15mL离心管(3)内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固定橡胶圈(1)。使用时,首先将小型鱼类进行断尾,之后使用毛细采血管5利用虹吸现象进行采血。记录毛细采血管5内血液的柱高,尽量保证毛细采血管5内血液柱高到达刻度值为10的位置。用胶带封住毛细采血管5底部,置于带有两个固定橡胶圈1的15mL离心管3中,如图2所示,固定橡胶圈1中间位置圆孔2的直径与毛细采血管5直径相等,可以使得毛细采血管5刚好固定在两个固定橡胶圈1中间的圆孔2内,保证毛细采血管5的稳定。随后将嵌入了毛细采血管5的15mL离心管3中心对称放置于离心机中,3000g/min,离心30min。然后读取毛细采血管5中下层血细胞所占的刻度,除以10,即可得出10μL斑马鱼全血中的血细胞比容。最后将毛细采血管5从血浆和血细胞的分界处剪断,使用可嵌入毛细采血管5的空心橡胶头4,将血浆从毛细采血管5中挤出,收集于200μL离心管3中用于后续生物学实验。通过采用以上方法,不仅解决了小型鱼类取血难度高的问题,还弥补了使用温氏法测血比容之后血浆浪费的缺陷。整个流程下来,我们获得了小型鱼类血细胞比容这一重要的生理指标,同时还回收了珍贵的血浆以便于后续试验的开展。对于以小型鱼类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来说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带刻度的10μL毛细采血管(5)、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15mL离心管(3)、能够嵌入毛细采血管(5)的空心橡胶头(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微量血液采集和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带刻度的10μL毛细采血管(5)、固着有两个孔径为毛细采血管(5)直径的15mL离心管(3)、能够嵌入毛细采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旺李莉侯杰郭红会汪凌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