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长效缓释VEGF和bFGF可降解生物纳米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生物医学材料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长效缓释VEGF和bFGF可降解生物纳米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多孔静电纺丝薄膜因其直径与机体细胞外基质相近,且具有比表面积大、直径和孔径可调、三维网状结构等特点,其在光学、电器学、药学作为复合材料的基质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纳米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在高压电场中,将可降解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拉伸(如聚已内酯、聚乳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胶原蛋白、丝素蛋白的纳米纤维薄膜),液滴从喷丝口尖端喷射而出,形成射流,并在静电斥力与表面张力的相互作用下,射流细化,制造出几十纳米到微米不等的连续性超细纤维膜。该纳米纤维薄薄膜是一种非免疫源性纳米级材料,可完全降解吸收,具有优良的细胞粘附性和生物相容性,但其在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特别是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十分少见,因此值得创新与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和分泌型聚体蛋白,是促进血管生成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长效缓释VEGF和bFGF可降解生物纳米膜片,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溶于极性、易挥发有机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得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将生长因子负载至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上,经冷冻干燥,灭菌包装后,即得所需产品;其中:静电纺丝方法所施加直流高压范围为:15‑20KV,流量为0.1‑1ml/h,时间为3‑5h,喷丝头距离收集装置的距离为:20‑100cm;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丝素蛋白、胶原蛋白中的一或几种;所述生长因子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长效缓释VEGF和bFGF可降解生物纳米膜片,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所述方法制备得到: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溶于极性、易挥发有机溶剂中,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得具有纳米尺度结构的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将生长因子负载至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上,经冷冻干燥,灭菌包装后,即得所需产品;其中:静电纺丝方法所施加直流高压范围为:15-20KV,流量为0.1-1ml/h,时间为3-5h,喷丝头距离收集装置的距离为:20-100cm;所述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丝素蛋白、胶原蛋白中的一或几种;所述生长因子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生长因子负载的方法如下:步骤1,将干燥后的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浸入带正电的聚电解质溶液中,用去离子水洗涤;再将洗涤后的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浸泡在含生长因子的溶液中进行吸附,用去离子水洗涤;步骤2:将生物可降解纳米纤维膜片依次浸入带负电的聚电解质溶液、生长因子溶液和带正电的聚电解质溶液中,每次浸泡后均用去离子水洗脱;上述步骤1和步骤2为一个循环,循环10次,制备负载10层VEGF和bFGF的纳米纤维膜片,既得最终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长效缓释VEGF和bFGF可降解生物纳米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易挥发有机溶剂为:三氯甲烷、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甲醇、乙醇、六氟异丙醇、三氟乙酸、甲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舰,王大鹏,吴一芳,苏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