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玮专利>正文

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3724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固定盘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盘的上端设有显微镜,显微镜的前侧中部设有载物台,载物台的上端设有调节装置,该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固定牢靠,能够对病变组织染色与观察,并能够将显微镜观察的图像经数据采集模块收集,通过PLC控制器处理诊断,显示在显示器上,通过调节装置和固定装置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合理调节和适度固定,避免晃动而造成观察效果不佳情况的发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保证了诊断质量,提升了定性诊断装置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为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因为病理诊断报告不是影像学的描述,而是明确的疾病名称,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对病变组织诊断时需要专门的定性诊断设备加以支撑,但传统的定性诊断设备存在诸多问题,结构复杂,安装使用不便,推广性不高,固定不够牢靠,不能够对病变组织快速染色与观察,也不能将显微镜观察的图像经数据采集模块收集,从而无法快速准确定性诊断,不能够对病变组织的合理调节和适度固定,无法避免晃动而造成观察效果不佳情况的发生,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诊断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致使定性诊断装置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病理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固定盘(2)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盘(2)的上端设有显微镜(3),显微镜(3)为三目带摄像头显微镜,显微镜(3)的前侧中部设有载物台(4),载物台(4)的上端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中滑块(52)的上端与观察板(6)的底面两侧固定连接,观察板(6)的上端设有固定装置(7),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后端设有诊断箱(8),诊断箱(8)的箱内底端自左至右依次设有数据采集模块(9)和存储器(10),诊断箱(8)的上端设有显示器(11),诊断箱(8)的前侧设有PLC控制器(12),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后侧螺纹孔通过螺栓与固定盘(2)上端均匀分布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盘(2)的上端设有显微镜(3),显微镜(3)为三目带摄像头显微镜,显微镜(3)的前侧中部设有载物台(4),载物台(4)的上端设有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中滑块(52)的上端与观察板(6)的底面两侧固定连接,观察板(6)的上端设有固定装置(7),底板(1)的上表面右侧后端设有诊断箱(8),诊断箱(8)的箱内底端自左至右依次设有数据采集模块(9)和存储器(10),诊断箱(8)的上端设有显示器(11),诊断箱(8)的前侧设有PLC控制器(12),底板(1)的上端左侧设有底座(13),底座(13)的上端设有组织染色器(14),组织染色器(14)的上端进料口处设有进料斗(15),存储器(10)双向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2),显微镜(3)的输出端电连接数据采集模块(9)的输入端,数据采集模块(9)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12)的输入端,显微镜(3)、显示器(11)和组织染色器(14)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12)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理科临床用定性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5)包括滑轨(51),所述载物台(4)的上端两侧对称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玮刘玉花张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董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