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66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包括U形槽,所述U形槽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主轴,所述U形槽内壁前后两侧的右侧通过传送从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解决了现有的牦牛饲喂槽不便用清洗和上料效率较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U形槽的改进,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传送履带在U形槽内移动,此时,驱动装置能够将饲料箱内的饲料进行输送,当传送饲料位于牛的饮食范围内停止运行,当饲料吃完后,缓慢的对传送履带传送,此过程能够解放劳动力,方便对牦牛使用的饲料就进行上料,方便了操作者的操作。

An Easy-to-Clean Yak Feeding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breeding, and discloses a yak feeding trough which is easy to clean, including a U-shaped trough. The left side of the U-shaped troug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the output end of the driv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spindle, and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U-shaped trough is movably connected by a transmission slave shaf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yak feeding trough which is easy to clean,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yak feeding trough is inconvenient to use for cleaning and feeding efficiency is slow. By improving the U-shaped trough, the driving device can drive the conveyor track to move in the U-shaped trough. At this time, the driving device can convey the feed in the feed box, when the conveyor feed is located in the cattle's diet range. Stop running, when the feed is eaten, the transmission track is slowly conveyed. This process can liberate the labor force, facilitate the feeding of the feed used by yaks, and facilitate the operation of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
本技术涉及畜牧养殖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
技术介绍
牛等大型食草牲畜在经常需要使用饲喂槽,但是由于饲喂槽长期处于被使用状态,在吃料的过程中,牛的唾沫与饲料槽粘连,长期不清洗的情况下,再加上牛棚内的湿气较重,因此,经常会造成饲喂槽中细菌的滋生,细菌随牛食用饲料进入牛的体内,同时,加快了牛传染病的传播,因此,需要经常清洗饲喂槽,而现有的饲喂槽在添加饲料时,主要要依靠工人添加,其效率慢,而且增加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解决了现有的牦牛饲喂槽不便用清洗和上料效率较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包括U形槽,所述U形槽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主轴,所述U形槽内壁前后两侧的右侧通过传送从轴活动连接,所述传送主轴通过传送履带与所述传送从轴传动连接,所述U形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套,所述下料套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分料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饲料箱,所述饲料箱底部的出口内套接有出料套,所述出料套的一侧穿插有出料板,所述U形槽内部的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内壁的底部穿插有清洗套,所述清洗套内壁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两个清洗轴活动连接,所述清洗套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U形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内套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U形板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履带的底部搭接,所述横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贯穿所述U形板内壁的底部并与螺母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槽的左侧,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前侧。优选的,所述分料板的左侧与所述传送履带的右侧的间距小于一厘米,且所述分料板与水平线夹角为四十五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传送履带的内腔,且所述传送履带内壁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间距为两厘米。优选的,所述清洗轴包括有转杆,且所述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清洗套内壁的前后两侧。优选的,所述横板的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滑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对U形槽的改进,驱动装置能够带动传送履带在U形槽内移动,此时,驱动装置能够将饲料箱内的饲料进行输送,当传送饲料位于牛的饮食范围内停止运行,当饲料吃完后,缓慢的对传送履带传送,此过程能够解放劳动力,方便对牦牛使用的饲料就进行上料,方便了操作者的操作。(2)、本技术通过对清洗套的改进,当传送履带表面出现堆积物时,通过将螺母拧松,在两个挤压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刮板与传送履带搭接,能够将传送履带上的杂物进行清洗,在两个清洗轴的擦拭下能够保证穿传送履带的干净,从而方便度饲喂槽内壁进行清洗,避免人工操作,节约了清洗的效率,而且能够方便了操作者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U形板的侧视图。图中:1U形槽、2驱动装置、3传送主轴、4传送履带、5传送从轴、6下料套、7分料板、8饲料箱、9出料套、10出料板、11固定板、12清洗套、13清洗轴、14U形板、15横板、16刮板、17滑槽、18挤压弹簧、19螺纹杆、20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包括U形槽1,U形槽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主轴3,U形槽1内壁前后两侧的右侧通过传送从轴5活动连接,传送主轴3通过传送履带4与传送从轴5传动连接,U形槽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套6,下料套6能够将为食用的饲料进行收集,进行第二次投料操作,下料套6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分料板7固定连接,分料板7有利于对未食用的饲料进行粉料,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U形槽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饲料箱8,饲料箱8底部的出口内套接有出料套9,出料套9的一侧穿插有出料板10,通过调节抽出除料板10的长度能够调节传送履带4上料的多少,能够便于对使用的饲料量进行控制,方便操作者使用,U形槽1内部的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固定板11固定连接,U形槽1内壁的底部穿插有清洗套12,清洗套12内壁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两个清洗轴13活动连接,位于右侧的清洗轴13为毛刷套,位于左侧的清洗轴13为海绵套,保证了传送履带4清洗干净,清洗套12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U形板14固定连接,U形板14内套接有横板15,横板15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U形板14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17内,横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6,刮板16的顶部与传送履带4的底部搭接,横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位于U形板14的位置开设有螺纹,螺纹杆19的底端贯穿U形板14内壁的底部并与螺母20螺纹连接。具体的,驱动装置2包括有电机和固定座,电机为慢速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在U形槽1的左侧,电机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前侧。具体的,分料板7的左侧与传送履带4的右侧的间距小于一厘米,且分料板7与水平线夹角为四十五度,方便将饲料分出,并落入出料套9下放置的集料箱内。具体的,固定板11位于传送履带4的内腔,且传送履带4内壁的底部与固定板11的底部间距为两厘米,固定板11能够起到对刮板16限位的作用,提高了刮板16刮除的效果。具体的,清洗轴13包括有转杆,且转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清洗套12内壁的前后两侧。具体的,横板15的底部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18,挤压弹簧18的底端与滑槽1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原理;驱动装置2上电机转动时,传送履带4能够转动,将放置有饲料的饲料箱8上的出料板10往外拉动,此时的饲料落在传送履带4上,当出现未食用的饲料,能够在分料板7的作用下,将饲料进行二次收集,清洗时,拧松螺母20,此时在挤压弹簧18的弹性作用下,刮板16能够与传送履带4搭接,并能够对传送履带4清洗,清洗后的污渍能够从清洗套12内传出,清洗轴13能够对传送履带4二次清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包括U形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主轴(3),所述U形槽(1)内壁前后两侧的右侧通过传送从轴(5)活动连接,所述传送主轴(3)通过传送履带(4)与所述传送从轴(5)传动连接,所述U形槽(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套(6),所述下料套(6)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分料板(7)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饲料箱(8),所述饲料箱(8)底部的出口内套接有出料套(9),所述出料套(9)的一侧穿插有出料板(10),所述U形槽(1)内部的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1)内壁的底部穿插有清洗套(12),所述清洗套(12)内壁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两个清洗轴(13)活动连接,所述清洗套(12)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U形板(14)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14)内套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U形板(14)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17)内,所述横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履带(4)的底部搭接,所述横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底端贯穿所述U形板(14)内壁的底部并与螺母(20)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洗的牦牛用饲喂槽,包括U形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1)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送主轴(3),所述U形槽(1)内壁前后两侧的右侧通过传送从轴(5)活动连接,所述传送主轴(3)通过传送履带(4)与所述传送从轴(5)传动连接,所述U形槽(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套(6),所述下料套(6)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分料板(7)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饲料箱(8),所述饲料箱(8)底部的出口内套接有出料套(9),所述出料套(9)的一侧穿插有出料板(10),所述U形槽(1)内部的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固定板(11)固定连接,所述U形槽(1)内壁的底部穿插有清洗套(12),所述清洗套(12)内壁前后两侧的左侧通过两个清洗轴(13)活动连接,所述清洗套(12)内壁的前后两侧通过U形板(14)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14)内套接有横板(15),所述横板(15)的前后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U形板(14)内壁前后两侧开设的滑槽(17)内,所述横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顶部与所述传送履带(4)的底部搭接,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林肖敏益西拉姆杨壮赵晓东泽旺仁真董丽娟索朗罗真智多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龙日种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