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314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育种方法领域,尤其是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子房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1中,使得SLG‑1的一粒稻谷包被1粒稻米,转变为一粒稻谷包被两粒稻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不同于正常稻谷的双粒基因,通过导入到大粒品种中,来改善稻米灌浆特性。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培育出的SLG‑1双粒灌浆速率平均加快15.5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育种方法领域,尤其是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稻谷由内、外稃的两缘相互勾合构成封闭的谷壳,里面包被着一粒糙米。内稃和外稃的大小在籽粒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合成同化物,另一方面对籽粒进行塑形,影响稻米粒形和灌浆充实度等。稻米灌浆速率是影响稻米充实度和成熟期的重要评价指标。我国水稻的发展与变迁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变革,主要集中在株型和穗型上。上世纪五十年代育成的水稻品种都是高秆品种,分蘖力较弱,株型较松散,抗倒性较差,稻米充实度差,产量较低,成熟期较长;六十年代育成了直立密穗型粳稻品种“桂花黄”,虽然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灌浆速度慢成熟期长;九十年代初嘉兴市农科院育成了秀水11,克服了以往水稻品种普遍存在的稻米灌浆速度慢的缺点,在充实度和生育期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秀水11单季种植因产量偏低、茎秆细软、抗性不强,抗倒性较差的问题逐渐显现,生产上迫切需要产量更高、抗性更强、米质更优的水稻新品种替代秀水11。以嘉花1号、秀水110、秀水134、浙粳22等为代表的新株型常规稻优质品种,不仅灌浆速度得到了改善,产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从平均亩产500公斤增加到600公斤。但总体来说,这些育种方法对灌浆速度的改善只是针对千粒重25克左右的品种,而对于千粒重超过30克的品种受到灌浆速率的限制,改善幅度有限。现有的大粒品种SLG-1千粒重可达40克,由于灌浆速度慢,充实度差,品质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通过选用不同于正常稻谷的双粒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中,来改善稻米灌浆速度。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培育出的SLG-1双粒灌浆速率平均加快15.5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双子房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1中,使得SLG-1的一粒稻谷包被一粒稻米,转变为一粒稻谷包被两粒稻米。具体地,将双子房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1中的具体步骤为:采用每粒谷粒包被两粒稻米的浙粳22-双粒与大粒品种SLG-1连续多代杂交、回交,获得的后代通过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选择具有双子房基因的植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通过选用不同于正常稻谷的双粒基因,通过导入到大粒品种中,来改善稻米灌浆速度。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培育出的SLG-1双粒灌浆速率平均加快15.54%。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快稻米灌浆速度育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SLG-1双粒和SLG-1(CK)灌浆速率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快稻米灌浆速度育种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SLG-1双粒和SLG-1(CK)灌浆速率对比图。如附图1所示,S101,采用每粒谷粒包被两个子房的浙粳22-双子房与大粒品种SLG-1连续多代的杂交、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跟踪双子房基因,培育SLG-1近等基因系SLG-1双粒;S102,种植SLG-1双粒和SLG-1,抽穗后在开花盛期的上午把各穗已开过的花去除,同一天下午把未开过的花去除,留取SLG-1双粒和SLG-1同一天开花的谷粒各5000粒以上;S103,SLG-1双粒和SLG-1开花后,每隔10天,分5次,每次去田间收取SLG-1双粒和SLG-1各1000粒,晾干后去壳称重;S104,对灌浆后10天、20天、30天、40天和50天的稻米重进行分析,SLG-1双粒的灌浆速度比SLG-1平均加快15.5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浙粳22-双子房于2007年6月8日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入保藏,保藏号:CGMCCNO208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SLG-1于2018年1月15日由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收入保藏,保藏号:CGMCCNo.15284。SLG-1的保藏单位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SLG-1的分类命名为:水稻Oryzasativa。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种植SLG-1双粒和SLG-1,经过对不同阶段糙米重的测定表面,SLG-1双粒比SLG-1的灌浆速度有显著加快。SLG-1双粒和SLG-1相比在灌浆头10天时差距较小,SLG-1双粒灌浆速度仅加快了1.10%;SLG-1双粒同SLG-1相比在灌浆20天时速度加快幅度最大,加快了39.24%;在测定的灌浆30天时,加快幅度为16.72%;在测定的40天时4,加快幅度为9.41%;在测定的个灌浆50天时,加快幅度为11.21%;各阶段平均加快幅度为15.54%。表1:SLG-1双粒和SLG-1(CK)灌浆速率对比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双子房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1中,使得SLG‑1的一粒稻谷包被一粒稻米,转变为一粒稻谷包被两粒稻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快水稻灌浆速度的育种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双子房基因导入到大粒品种SLG-1中,使得SLG-1的一粒稻谷包被一粒稻米,转变为一粒稻谷包被两粒稻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快水稻灌浆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胜海张小明翟荣荣朱国富叶靖陆艳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