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3112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3 0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包括种植室本体、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以及与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一一匹配的三个净化机构,其中,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对应设置于种植室本体顶部的屋顶上,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透水布、过滤层、隔板和第一排水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与种植室本体有效结合,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满足建筑立体绿化浇灌技术要求,同时降低了室内种植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种植
,具体为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
技术介绍
目前,园林绿化工作迎来了又一轮,建设标准和工程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园林绿化的底色“草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室内草坪种植技术越爱越趋于成熟,但现有的室内草坪种植技术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没有将浇灌系统与雨水回收系统有效结合起来,或者只采用单一的屋顶雨水回收系统,效益低,无法满足建筑立体绿化浇灌技术要求;(2)、浇灌需求大,提高了室内种植成本;(3)、浇灌的水经草坪种植框架滴落并直接排出,没有得到重复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解决了室内草坪种植没有将浇灌系统与雨水回收系统有效结合起来,或者只采用单一的屋顶雨水回收系统,效益低,无法满足建筑立体绿化浇灌技术要求;浇灌需求大,提高了室内种植成本;浇灌的水经草坪种植框架滴落并直接排出,没有得到重复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包括种植室本体、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以及与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一一匹配的三个净化机构,其中,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对应设置于种植室本体顶部的屋顶上,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包括第一透水布、过滤层、隔板和第一排水模块,所述隔板横置于屋顶上,所述过滤层设置在隔板顶部,所述第一透水布设置在过滤层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水模块设置在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上设有上下连通过滤层和第一排水模块的过水口,所述屋顶上设有与第一排水模块对应设置的弃流口,所述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镶边石、防水层、草地层、快速排水板层、砂石层、第二透水布和第二排水模块,所述镶边石设置在种植室本体的外围,所述草地层设置在镶边石与种植室本体之间,所述快速排水板层对应设置于草地层的底部位置,所述砂石层设置在快速排水板层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模块设置于砂石层的内部,所述第二透水布设置于第二排水模块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砂石层的外表面对应镶边石与种植室本体底部区域,所述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包括喷淋装置、草坪种植框架和集水槽,所述草坪种植框架设置于种植室本体的内部,用于草坪种植,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种植在草坪种植框架上的室内草坪进行浇水,所述集水槽对应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的正下方位置,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箱体、进水管、电动水泵、排水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活性炭填充层和悬浮料填充层,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箱体内部,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将箱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隔为消毒腔、沉淀腔、净化腔和过滤腔,所述第一隔板的上端设有第一过水通道、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设有第二过水通道,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设有过水间隔,所述进水管连通于箱体对应过滤腔的顶端,所述电动水泵与进水管远离箱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水泵用于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泵水回收,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过滤腔的内部对应进水口的下方位置,所述活性炭填充层和悬浮料填充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净化腔的内部,所述室内草坪种植室还包括与喷淋装置和电动水泵电连接的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设置于种植室本体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模块和第二排水模块均为再生的聚丙烯制成的PP蓄水模块,形成一个地下储水池,模块式设计可按工程设计需求任意组合。进一步的,三个净化机构的箱体上均设有连通一个储水罐的第一输水管,该输水管与箱体内部的消毒腔对应,该储水罐通过第二输水管与喷淋装置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道和设置在该喷淋管道底部的多个喷淋头,喷淋管道上设有与控制设备电连接的电磁阀,所述种植室本体的内部还设有与控制设备电连接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用于调控种植室本体内部的温湿度。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对应消毒腔的顶部设有消毒剂进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的滤网孔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进一步的,所述草坪种植框架包括框架本体、设置在框架本体内部的生根层以及设置在生根层底部的塑料盘,所述生根层用于草坪种子生根,所述塑料盘为塑料双层盘,所述塑料盘上均匀设有小孔。进一步的,所述生根层在培养室内草坪种子时使用,所述生根层是由铺设在塑料盘上的一层报纸以及设置在报纸层上的土壤层组成,使用时,在报纸上扎出多个孔眼,便于生根。进一步的,该土壤层包括上土壤层和下土壤层,使用时,先在报纸层上铺上土壤层,用水浇透,撒下室内草坪的种子,再用上土壤层覆盖。(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室内草坪种植室,通过将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与种植室本体有效结合,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满足建筑立体绿化浇灌技术要求。(2)、该室内草坪种植室,通过将雨水回收、净化机构对回收雨水进行过滤、净化、沉淀、消毒后,用于室内种植浇灌,大大缓解了部分地区缺水以及浇灌需求大的情况,降低了室内种植成本。(3)、室内草坪种植室,通过净化机构对浇灌后的污水进行过滤、净化、沉淀、消毒,得到二次及多次重复利用,节约水资源。(4)、室内草坪种植室,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种植室内的温湿度,并将检测信息传输给控制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喷淋装置进行加湿或控制加热装置对室内进行加热,能够对种植室室内进行温湿度调控,为室内草坪种植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简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净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草坪种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种植室本体;2、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01、第一透水布;202、过滤层;203、隔板;204、第一排水模块;3、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01、镶边石;302、防水层;303、草地层;304、快速排水板层;305、砂石层;306、第二透水布;307、第二排水模块;4、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01、喷淋装置;402、草坪种植框架;4021、框架本体;4022、生根层;4023、塑料盘;403、集水槽;5、净化机构;501、箱体;502、进水管;503、电动水泵;504、排水管;505、第一隔板;506、第二隔板;507、第三隔板;508、第一过滤板;509、第二过滤板;510、第三过滤板;511、活性炭填充层;512、悬浮料填充层;6、屋顶;7、过水口;8、弃流口;9、消毒腔;10、沉淀腔;11、净化腔;12、过滤腔;13、第一过水通道;14、第二过水通道;15、消毒剂进口;16、控制设备;17、温湿度传感器;18、加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室本体(1)、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以及与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一一匹配的三个净化机构(5),其中,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对应设置于种植室本体(1)顶部的屋顶(6)上,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包括第一透水布(201)、过滤层(202)、隔板(203)和第一排水模块(204),所述隔板(203)横置于屋顶(6)上,所述过滤层(202)设置在隔板(203)顶部,所述第一透水布(201)设置在过滤层(202)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水模块(204)设置在隔板(203)的底部,所述隔板(203)上设有上下连通过滤层(202)和第一排水模块(204)的过水口(7),所述屋顶(6)上设有与第一排水模块(204)对应设置的弃流口(8),所述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包括镶边石(301)、防水层(302)、草地层(303)、快速排水板层(304)、砂石层(305)、第二透水布(306)和第二排水模块(307),所述镶边石(301)设置在种植室本体(1)的外围,所述草地层(303)设置在镶边石(301)与种植室本体(1)之间,所述快速排水板层(304)对应设置于草地层(303)的底部位置,所述砂石层(305)设置在快速排水板层(304)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模块(307)设置于砂石层(305)的内部,所述第二透水布(306)设置于第二排水模块(307)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302)设置于砂石层(305)的外表面对应镶边石(301)与种植室本体(1)底部区域,所述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包括喷淋装置(401)、草坪种植框架(402)和集水槽(403),所述草坪种植框架(402)设置于种植室本体(1)的内部,用于草坪种植,所述喷淋装置(401)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402)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种植在草坪种植框架(402)上的室内草坪进行浇水,所述集水槽(403)对应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402)的正下方位置,所述净化机构(5)包括箱体(501)、进水管(502)、电动水泵(503)、排水管(504)、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第三隔板(507)、第一过滤板(508)、第二过滤板(509)、第三过滤板(510)、活性炭填充层(511)和悬浮料填充层(512),所述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和第三隔板(50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箱体(501)内部,所述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和第三隔板(507)将箱体(50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隔为消毒腔(9)、沉淀腔(10)、净化腔(11)和过滤腔(12),所述第一隔板(505)的上端设有第一过水通道(13)、所述第二隔板(506)的上端设有第二过水通道(14),所述第三隔板(507)的底部设有过水间隔,所述进水管(502)连通于箱体(501)对应过滤腔(12)的顶端,所述电动水泵(503)与进水管(502)远离箱体(50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动水泵(503)用于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泵水回收,所述第一过滤板(508)、第二过滤板(509)和第三过滤板(510)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于过滤腔(12)的内部对应进水口的下方位置,所述活性炭填充层(511)和悬浮料填充层(5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净化腔(11)的内部,所述室内草坪种植室还包括与喷淋装置(401)和电动水泵(503)电连接的控制设备(16),所述控制设备(16)设置于种植室本体(1)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草坪种植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室本体(1)、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以及与种植室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和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一一匹配的三个净化机构(5),其中,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对应设置于种植室本体(1)顶部的屋顶(6)上,所述种植室屋顶雨水回收系统(2)包括第一透水布(201)、过滤层(202)、隔板(203)和第一排水模块(204),所述隔板(203)横置于屋顶(6)上,所述过滤层(202)设置在隔板(203)顶部,所述第一透水布(201)设置在过滤层(202)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水模块(204)设置在隔板(203)的底部,所述隔板(203)上设有上下连通过滤层(202)和第一排水模块(204)的过水口(7),所述屋顶(6)上设有与第一排水模块(204)对应设置的弃流口(8),所述种植室外围地面雨水回收系统(3)包括镶边石(301)、防水层(302)、草地层(303)、快速排水板层(304)、砂石层(305)、第二透水布(306)和第二排水模块(307),所述镶边石(301)设置在种植室本体(1)的外围,所述草地层(303)设置在镶边石(301)与种植室本体(1)之间,所述快速排水板层(304)对应设置于草地层(303)的底部位置,所述砂石层(305)设置在快速排水板层(304)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模块(307)设置于砂石层(305)的内部,所述第二透水布(306)设置于第二排水模块(307)的外表面,所述防水层(302)设置于砂石层(305)的外表面对应镶边石(301)与种植室本体(1)底部区域,所述种植室内部浇灌污水回收系统(4)包括喷淋装置(401)、草坪种植框架(402)和集水槽(403),所述草坪种植框架(402)设置于种植室本体(1)的内部,用于草坪种植,所述喷淋装置(401)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402)的上方位置,用于对种植在草坪种植框架(402)上的室内草坪进行浇水,所述集水槽(403)对应设置于草坪种植框架(402)的正下方位置,所述净化机构(5)包括箱体(501)、进水管(502)、电动水泵(503)、排水管(504)、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第三隔板(507)、第一过滤板(508)、第二过滤板(509)、第三过滤板(510)、活性炭填充层(511)和悬浮料填充层(512),所述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和第三隔板(50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箱体(501)内部,所述第一隔板(505)、第二隔板(506)和第三隔板(507)将箱体(501)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隔为消毒腔(9)、沉淀腔(10)、净化腔(11)和过滤腔(12),所述第一隔板(505)的上端设有第一过水通道(13)、所述第二隔板(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景怡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