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302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包括并网逆变器组件和逆变器防护组件,所述并网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外壳、显示屏、接线座和安装底板,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屏;可使防护面板内部的供给管和吸热材料来吸收逆变器受到太阳直射时的温度,利用供水箱向储水箱内供水,使水流通过供给管,对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使逆变器表面温度降低,可承受高温直晒,水将热量储存起来,当夜间温度骤降,供水箱和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供给管和回流管循环,又可向逆变器输送热量,保持逆变器的温度不会骤降,形成一个温度缓冲器,可防止逆变器内部的元器件因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
本技术属于微电网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微电网在接入主电网电路中需要使用并网逆变器来对微电网系统进行保护,保证在主电网断点的情况下,微电网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所以并网逆变器在微电网系统中尤为重要,逆变器常直接暴露在室外环境工作,经常会遇到高温、高寒、高湿、风沙,淋雨,盐雾等恶劣气象条件,虽然现在逆变器的外壳对于高温,高寒的抵抗能力较好,但是在较大的温差变化下,仍容易造成内部电器元件损坏,带来极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具有能够抵抗高温高寒的温差变化,缩小逆变器内部温差变化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包括并网逆变器组件和逆变器防护组件,所述并网逆变器组件包括逆变器外壳、显示屏、接线座和安装底板,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逆变器外壳螺接固定,且连接处与所述逆变器外壳做密封处理,所述接线座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底部,且所述接线座与所述逆变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后侧,且所述安装底板与所述逆变器外壳之间通过散热架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防护组件包括供水箱、导管、储水箱和防护面板,所述供水箱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底部,且所述供水箱与所述逆变器外壳通过水箱连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的顶部,且所述储水箱与所述逆变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面板固定在所述逆变器外壳的前表面,所述导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供水箱,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面板并伸入至所述储水箱内,所述导管与所述供水箱和所述储水箱均密封连接。为了使得防护面板对逆变器进行保护吸收热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面板为空心板,所述防护面板内设有供给管,所述导管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给管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所述供给管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为了使得防护面板对逆变器进行保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给管呈蛇形管状分布在所述防护面板内,所述防护面板与所述供给管之间填充有吸热材料。为了使得防护面板可承受高温直晒,水将热量储存起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材料为岩棉和玻璃棉混合而成。为了使得水泵能够持续供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逆变器防护组件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供水箱内,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管,所述水泵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使得回流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散热小效果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密封连接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为蛇形管状,且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接入所述供水箱内,并与所述供水箱密封连接。为了使得回流水能够降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底板上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平行分布,所述回流管嵌设在所述散热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逆变器外壳的前表面安装防护面板,可使防护面板内部的供给管和吸热材料来吸收逆变器受到太阳直射时的温度,利用供水箱向储水箱内供水,使水流通过供给管,对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使逆变器表面温度降低,可承受高温直晒,水将热量储存起来,当夜间温度骤降,供水箱和储水箱内部的水通过供给管和回流管循环,又可向逆变器输送热量,保持逆变器的温度不会骤降,形成一个温度缓冲器,可防止逆变器内部的元器件因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损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系统图;图中:10、并网逆变器组件;11、逆变器外壳;12、显示屏;13、接线座;14、安装底板;141、散热架;20、逆变器防护组件;21、供水箱;211、水箱连接架;22、水泵;23、导管;231、供给管;232、回流管;24、储水箱;25、防护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包括并网逆变器组件10和逆变器防护组件20,并网逆变器组件10包括逆变器外壳11、显示屏12、接线座13和安装底板14,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与逆变器外壳11螺接固定,且连接处与逆变器外壳11做密封处理,接线座13位于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接线座13与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安装底板14安装于逆变器外壳11的后侧,且安装底板14与逆变器外壳11之间通过散热架141固定连接,显示屏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逆变器防护组件20包括供水箱21、导管23、储水箱24和防护面板25,供水箱21安装于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供水箱21与逆变器外壳11通过水箱连接架211固定连接,储水箱24位于逆变器外壳11的顶部,且储水箱24与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防护面板25固定在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导管23的一端贯穿供水箱21,另一端贯穿防护面板25并伸入至储水箱24内,导管23与供水箱21和储水箱24均密封连接。本实施例中,供水箱21安装于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储水箱24位于逆变器外壳11的顶部,防护面板25固定在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导管23的一端贯穿供水箱21,另一端贯穿防护面板25并伸入至储水箱24内,通过在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安装防护面板25,可使防护面板25内部的供给管231和吸热材料来吸收逆变器受到太阳直射时的温度,利用供水箱21向储水箱24内供水,使水流通过供给管231,对热量进行吸收带走,使逆变器表面温度降低,可承受高温直晒,水将热量储存起来,当夜间温度骤降,供水箱21和储水箱24内部的水通过供给管231和回流管232循环,又可向逆变器输送热量,保持逆变器的温度不会骤降,形成一个温度缓冲器,可防止逆变器内部的元器件因温度变化过大导致的损坏,其中水泵22的型号为DK305。具体的,防护面板25为空心板,防护面板25内设有供给管231,导管23的输出端与供给管231的输入端密封连接,供给管231的输出端通过导管23与储水箱24连接,供给管231呈蛇形管状分布在防护面板25内,防护面板25与供给管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网逆变器组件(10)和逆变器防护组件(20),所述并网逆变器组件(10)包括逆变器外壳(11)、显示屏(12)、接线座(13)和安装底板(14),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螺接固定,且连接处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做密封处理,所述接线座(13)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所述接线座(13)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14)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后侧,且所述安装底板(14)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之间通过散热架(141)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防护组件(20)包括供水箱(21)、导管(23)、储水箱(24)和防护面板(25),所述供水箱(21)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所述供水箱(21)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通过水箱连接架(211)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24)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顶部,且所述储水箱(24)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面板(25)固定在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所述导管(23)的一端贯穿所述供水箱(21),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面板(25)并伸入至所述储水箱(24)内,所述导管(23)与所述供水箱(21)和所述储水箱(24)均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源微电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网逆变器组件(10)和逆变器防护组件(20),所述并网逆变器组件(10)包括逆变器外壳(11)、显示屏(12)、接线座(13)和安装底板(14),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安装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螺接固定,且连接处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做密封处理,所述接线座(13)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所述接线座(13)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14)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后侧,且所述安装底板(14)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之间通过散热架(141)固定连接,所述显示屏(1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防护组件(20)包括供水箱(21)、导管(23)、储水箱(24)和防护面板(25),所述供水箱(21)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底部,且所述供水箱(21)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通过水箱连接架(211)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24)位于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顶部,且所述储水箱(24)与所述逆变器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防护面板(25)固定在所述逆变器外壳(11)的前表面,所述导管(23)的一端贯穿所述供水箱(21),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护面板(25)并伸入至所述储水箱(24)内,所述导管(23)与所述供水箱(21)和所述储水箱(24)均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赟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