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79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竖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朝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齿;扭线轮和扭线块组件设置在竖板的同一侧,扭线轮位于扭线块组件的上方,扭线块组件包括有扭线块、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栓适配的调节螺母,扭线块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固定齿相配合的齿部,扭线块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凹槽,调节螺栓的头部位于凹槽内,调节螺栓的螺杆贯穿凹槽侧壁且螺杆尾部上设置有压紧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扭线块一侧通过齿部与第一固定块固定齿啮合固定,扭线块另一侧通过调节螺栓和调节螺母来与第二固定块压紧固定,从而可对扭线间距进行快速调节,且调节后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
本技术属于电线扭线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
技术介绍
在我国,电线电缆是这样定义的:电线电缆即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也可以定义为,是由一根或多根线芯以及它们各有自具有的绝缘层、保护层、屏蔽层、护套层等构件组成的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集合体(裸电线类除外)。插头连接线在与电器连接前需要将电线的一端开皮扭线,半剥扭线机是一种扭线设备,其通过扭线轮与扭线块之间的相对转动,将半剥后的电线进行扭线操作。但是现有技术的半剥扭线机,扭线间距是通过扭线块底部的两个螺栓螺母来调节,其调节速度慢,调节后稳定性不好;且由于扭线轮是暴露在外部,所以操作中容易对人手造成误伤,同时易积累杂质和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包括有底板、竖板、扭线轮、扭线块组件和电机;所述竖板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竖板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朝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竖板(2)、扭线轮(3)、扭线块组件(4)和电机(5);所述竖板(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竖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6)朝向第二固定块(7)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齿;所述扭线轮(3)和扭线块组件(4)设置在竖板(2)的同一侧,所述扭线轮(3)位于扭线块组件(4)的上方,所述扭线块组件(4)包括有扭线块(41)、调节螺栓(42)、与调节螺栓(42)适配的调节螺母(43),所述扭线块(41)位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之间,所述扭线块(41)的顶部呈圆弧型且与扭线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线间距快速调节式半剥扭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竖板(2)、扭线轮(3)、扭线块组件(4)和电机(5);所述竖板(2)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所述竖板(2)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所述第一固定块(6)朝向第二固定块(7)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齿;所述扭线轮(3)和扭线块组件(4)设置在竖板(2)的同一侧,所述扭线轮(3)位于扭线块组件(4)的上方,所述扭线块组件(4)包括有扭线块(41)、调节螺栓(42)、与调节螺栓(42)适配的调节螺母(43),所述扭线块(41)位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7)之间,所述扭线块(41)的顶部呈圆弧型且与扭线轮(3)相配合,所述扭线块(4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块(6)固定齿相配合的齿部(411),所述扭线块(41)的另一侧底部开设有凹槽(412),所述调节螺栓(42)的头部位于凹槽(41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向来王军时昕甘长征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