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96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其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壳体,安装在安装腔内的至少一对导电组件,安装腔内还包括能固定至少一对导电组件的固定件;上述插头通过固定件将至少一对导电组件组装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再分别将导线接入导电组件,然后将接有导线的整体安装到壳体内;由固定件和至少一对导电组件形成的整体的体积要大于现有技术中单个接线端子的体积,操作人员接线时容易抓握,极大方便了接线,另外,插头是将固定件和导电组件形成的整体内的导线组件均接入导线后放入壳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反复摆放导电组件的问题,且由固定件和导电组件形成的整体的重心位于壳体内,碰触或者震荡时不易与壳体发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头
本技术涉及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插头。
技术介绍
插头一般包括由上壳和下壳组成的壳体、插销和接线端子;现有技术中,插销的一端与接线端子固定连接形成的导电组件卡接于壳体内,电器设备延伸出来的电线通过螺钉与接线端子上的插销相连;这种插头存在的缺陷是:在装配导线的过程中,需要将接电端子上的螺钉拧松,将导线装入接线端子内,但接线端子的体积小,不方便抓握,造成接线不便,另外,插装内的导电组件在装配时均是依次将所有的导线均接入导电组件上,已完成接线的会先摆放在壳体内,待所有导电组件完成接线后,再统一固定到壳体内,而在安装导线的过程中,轻微震荡或者碰触壳体或者已完成的导电组件,导电组件都会与壳体发生分离,使得操作人员需重新放置导电组件,降低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插头装配时利于抓握,导电组件不易滑脱,提高装配效率的插头。一种插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壳体,装配在所述安装腔内的至少一对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插销、与所述插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一端导通连接的接线端子和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插销相对一端的紧固件,所述安装腔内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壳体(1),装配在所述安装腔内的至少一对导电组件(2),所述导电组件(2)包括插销(21)、与所述插销(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导通连接的接线端子(22)和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22)与所述插销(21)相对一端的紧固件(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能固定至少一对所述导电组件(2)的固定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包括具有安装腔的壳体(1),装配在所述安装腔内的至少一对导电组件(2),所述导电组件(2)包括插销(21)、与所述插销(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导通连接的接线端子(22)和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子(22)与所述插销(21)相对一端的紧固件(2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还包括能固定至少一对所述导电组件(2)的固定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包括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形成能放置至少一对所述导电组件(2)的空腔的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成型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1)、并延伸到所述第二固定件(32)内的连接柱(311),所述连接柱(311)相对两侧设置有倒钩(312),所述第二固定件(32)内壁相对所述倒钩(312)的位置处设置有适于所述倒钩(312)卡接的连接凸块(3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22)通过第一限位结构被限制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分别成型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第二固定件(32)、且相对对应设置的第一限位台(314)和第二限位台(3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21)与所述固定件(3)之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国胡晓祥张仕森胡华安朱南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