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89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包括模型、底座和支板,底座的顶端设有支板,模型的两侧均通过接块与第一转杆相连,第一转杆的外壁套接有轴承,轴承的内壁设有滚珠,轴承通过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相连,第二套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母,滑槽通过滑道与支板相连。该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通过底座可以将模型放置在桌面上,通过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可以对模型的高度进行调节,极大地解决了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作业时出现学员看不到模型等问题,通过转杆和轴承的配合,可以使模型进行旋转,式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作业时更加方便讲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
技术介绍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在人体十.二指肠旁边,有一条长形的器官,叫做胰腺。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群,叫做胰岛。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由于胰岛素属于分子级别,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老师一般用图片讲解。然而图片缺乏生动性,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文献CN203456002U公开了一种胰岛素结构模型教具,然而该文献只涉及肽链的结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或“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总是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一知半解。因此希望能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方便学生和老师制作出一个模型,以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为例,直观地显示“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这一生理过程,体会在生命活动中,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关系,例如申请号为201720041986.6的技术专利,包括包括基板、DNA转录模块、核糖体的翻译模块、内质网对肽链的粗加工模块、高尔基体的终加工模块和胞吐模块,虽然解决了迷行的问题,但是对于将模型进行固定以及方为调节,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教学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包括模型、底座和支板,所述底座的顶端设有支板,所述模型的两侧均通过接块与第一转杆相连,所述第一转杆的外壁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设有滚珠,所述轴承通过第一套杆与第二套杆相连,所述第二套杆与第一套杆套接相连,所述第二套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头相连,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二套杆与第二套杆抵相贴合,所述第二套杆的底端通过支块与支板相连,所述支块的正面设有圆块,所述圆块通过竖杆与滑块相连,所述滑块的外壁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卡接相连,所述滑槽通过滑道与支板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支座与第二转杆相连,所述第二转杆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支座,所述支座的顶端与支板相连,所述支座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栓头相连,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支座与底座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垫板。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壁设有垫块。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栓头上设有长杆,所述长杆穿过第二螺栓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通过底座可以将模型放置在桌面上,通过滑槽和滑道可以使滑块进行滑动,通过竖块和圆块调节了支块的位置,进而调节了套杆的位置,方便了对不同大小的模型的固定操作,通过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可以对模型的高度进行调节,极大地解决了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作业时出现学员看不到模型等问题,通过转杆和轴承的配合,可以使模型进行旋转,式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作业时更加方便讲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圆块、竖块和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第一转杆、第一套杆和接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一套杆、第一螺母和第二套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型,2、第一转杆,3、第一套杆,4、长杆,5、第一螺母,6、第二套杆,7、圆块,8、竖块,9、滑块,10、支板,11、第一螺栓头,12、第一螺栓,13、第二螺母,14、第二转杆,15、支座,16、垫板,17、底座,18、滑槽,19、滑道,20、第二螺栓头,21、第二螺栓,22、接块,23、垫块,24、支块,25、轴承,26、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包括模型1、底座17和支板10,底座17的顶端设有支板10,支板10用来支撑滑道19,模型1的两侧均通过接块22与第一转杆2相连,转杆2可以转动,接块2可以将模型1固定住,第一转杆2的外壁套接有轴承25,轴承25的内壁设有滚珠26,通过轴承25可以使转杆2转动,轴承25通过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6相连,第一套杆3可以将轴承25固定,第二套杆6与第一套杆3套接相连,通过第二套杆6和第一套杆3可以调整高度,第二套杆6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母5,第一螺母5通过第二螺栓21与第二螺栓头20相连,第二螺栓21穿过第二套杆6与第二套杆6相贴合,第二螺栓21可以将第一套杆3固定,第二套杆6的底端通过支块24与支板10相连,支块24可以固定第二套杆6,支块24的正面设有圆块7,圆块7通过竖杆8与滑块9相连,滑块9可以带动圆块7运动,滑块9的外壁设有滑槽18,滑块9与滑槽18卡接相连,滑块9可以顺着滑槽18左右滑动,滑槽18通过滑道19与支板10相连,支板10可以将滑道19固定,底座17的顶端通过支座15与第二转杆14相连,转杆14可以转动,第二转杆14的上下两端均设有支座15,支座15的顶端与支板10相连,支座15可以将转杆14固定,支座15的底端两侧均设有第二螺母13,第二螺母13通过第一螺栓12与第一螺栓头11相连,第一螺栓12穿过支座15与底座17相连,第一螺栓12可以将支座15固定,底座17的底端设有垫板16,垫板16可以保护底座17,滑槽18的内壁设有垫块23,垫块23可以保护滑槽18,第二螺栓头20上设有长杆4,长杆4穿过第二螺栓头20,长杆4可以转动第二螺栓头20。开始工作时,将底座17放置在桌面上,根据模型的不同宽度,左右滑动滑块9,滑块9通过竖块8带动圆块7,圆块7带动支块24左右移动,进而调整套杆的宽度,将支块24调整到合适位置,上下调整第一套杆3,根据教学时桌面的高度调整第一套杆3的长度,确保教学时模型1的角度更加方便被看到,也方便教学人员在教学时更加方便,拧动第二螺栓头20,第二螺栓头20带动第二螺栓21旋转,紧紧抵在第一套杆3上,将第一套杆3固定,通过第一转杆2将接块22抵在模型1上,将模型1紧紧夹住,此时可以进行教学,通过第一套杆3上设有的轴承25和滚珠26可以使第一转杆2可以进行转动,进而使模型1可以进行转动,极大地方便了教学人员使用模型1进行教学作业,工作完成。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包括模型(1)、底座(17)和支板(10),所述底座(17)的顶端设有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1)的两侧均通过接块(22)与第一转杆(2)相连,所述第一转杆(2)的外壁套接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内壁设有滚珠(26),所述轴承(25)通过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6)相连,所述第二套杆(6)与第一套杆(3)套接相连,所述第二套杆(6)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5)通过第二螺栓(21)与第二螺栓头(20)相连,所述第二螺栓(21)穿过第二套杆(6)与第二套杆(6)相贴合,所述第二套杆(6)的底端通过支块(24)与支板(10)相连,所述支块(24)的正面设有圆块(7),所述圆块(7)通过竖杆(8)与滑块(9)相连,所述滑块(9)的外壁设有滑槽(18),所述滑块(9)与滑槽(18)卡接相连,所述滑槽(18)通过滑道(19)与支板(10)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胰岛素基因合成蛋白质并释放到细胞外的模型,包括模型(1)、底座(17)和支板(10),所述底座(17)的顶端设有支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1)的两侧均通过接块(22)与第一转杆(2)相连,所述第一转杆(2)的外壁套接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内壁设有滚珠(26),所述轴承(25)通过第一套杆(3)与第二套杆(6)相连,所述第二套杆(6)与第一套杆(3)套接相连,所述第二套杆(6)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母(5),所述第一螺母(5)通过第二螺栓(21)与第二螺栓头(20)相连,所述第二螺栓(21)穿过第二套杆(6)与第二套杆(6)相贴合,所述第二套杆(6)的底端通过支块(24)与支板(10)相连,所述支块(24)的正面设有圆块(7),所述圆块(7)通过竖杆(8)与滑块(9)相连,所述滑块(9)的外壁设有滑槽(18),所述滑块(9)与滑槽(18)卡接相连,所述滑槽(18)通过滑道(19)与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能伟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