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267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烘干机、第一热解气化炉、燃烧室和第二热解气化炉,第一热解气化炉与燃烧室相连通,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于燃烧室的内部,第一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生活垃圾,并将生成的可燃气体输送至燃烧室,为第二热解气化炉提供热量,同时将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用于烘干机,改善了农村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不仅影响农村生活环境,而且威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将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得到能够回收利用的生物炭和热解气,并将产生的烟气用于生活垃圾烘干,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有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多数村庄“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环境的突出“短板”之一。农村垃圾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农村生活环境,而且还对周边的土壤和水体产生严重污染,严重威胁到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农林废弃物,指的是各种农林生产加工废弃物和秸秆等,具有利用状况差、污染危害大、资源量大、处置困难等特点。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以以改善农村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不仅影响农村生活环境,而且威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包括烘干机、第一热解气化炉、燃烧室和第二热解气化炉,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生活垃圾,并将生成的可燃气体输送至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燃烧可燃气体为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提供热量,并将生成的高温烟气为所述烘干机提供热量,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农林废弃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设置有生活垃圾入口、气化剂入口、气化残渣出口和可燃气出口,所述生活垃圾入口与所述烘干机相连通,所述气化剂入口用于通入气化剂,所述可燃气出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设置有可燃气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可燃气入口与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相连通,所述助燃气入口用于通入助燃气,所述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进一步的,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有农林废弃物入口、生物炭出口和热解气出口,所述农林废弃物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的顶部,所述生物炭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的底部,所述热解气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的中部。进一步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还包括冷凝塔和油水分离器,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所述冷凝塔和所述油水分离器依次连通,所述冷凝塔用于冷却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排出的热解气,所述油水分离器用于分离所述冷凝塔中的冷凝液。进一步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还包括生活垃圾破碎机,所述生活垃圾破碎机与所述烘干机相连通,用于将生活垃圾破碎。进一步的,所述生活垃圾破碎机通过皮带输送机与所述烘干机相连通。进一步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还包括农林废弃物破碎机,所述农林废弃物破碎机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相连通,用于破碎农林废弃物。进一步的,所述农林废弃物破碎机通过第一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机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与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相连通。本技术提供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将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先将生活垃圾在第一热解气化炉中热解气化生成的可燃气体,再将可燃气体通入燃烧室中燃烧产生热量以加热第二热解气化炉中的农林废弃物热解气化的燃料,将农林废弃物热解气化得到热解气和生物炭,能够回收和利用于农田,同时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用于烘干生活垃圾,从而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所示第一热解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燃烧室与冷凝塔及油水分离器连通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烘干机;20-第一热解气化炉;201-生活垃圾入口;202-气化剂入口;203-可燃气出口;204-气化残渣出口;30-燃烧室;301-可燃气入口;302-助燃气入口;303-烟气出口;40-第二热解气化炉;401-农林废弃物入口;402-生物炭出口;403-热解气出口;50-冷凝塔;60-油水分离器;70-生活垃圾破碎机;71-皮带输送机;80-农林废弃物破碎机;81-第一螺旋输送机;82-第二螺旋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第一热解气化炉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燃烧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燃烧室与冷凝塔及油水分离器连通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包括烘干机10、第一热解气化炉20、燃烧室30和第二热解气化炉40,第一热解气化炉20与燃烧室30相连通,第二热解气化炉40设置于燃烧室30的内部,第一热解气化炉20用于热解生活垃圾,并将生成的可燃气体输送至燃烧室30,燃烧室30燃烧可燃气体为第二热解气化炉40提供热量,并将生成的高温烟气为烘干机10提供热量,第二热解气化炉40用于热解农林废弃物。在本实施例中,农林废弃物指的是各种农林生产加工废弃物,包括果树修枝和农作物秸秆等。在本实施例中,生活垃圾在第一热解气化炉20中热解气化后生成可燃气体,可燃气体通入燃烧室30中燃烧为第二热解气化炉40提供热量,农林废弃物在第二热解气化炉40中热解气化得到热解气和生物炭,同时可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用于为烘干机10提供热量,以烘干生活垃圾。本技术提供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将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利用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成的可燃气体作为农林废弃物热解气化的燃料,将农林废弃物热解气化得到热解气和生物炭,能够回收和利用于农田,同时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烟气能够用于烘干生活垃圾,从而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变废为宝,不仅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够有效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本实施例中,生活垃圾热解气化温度为850-950℃,农林废弃物的热解气化温度为850-1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第一热解气化炉、燃烧室和第二热解气化炉,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生活垃圾,并将生成的可燃气体输送至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燃烧可燃气体为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提供热量,并将生成的高温烟气为所述烘干机提供热量,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农林废弃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第一热解气化炉、燃烧室和第二热解气化炉,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生活垃圾,并将生成的可燃气体输送至所述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燃烧可燃气体为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提供热量,并将生成的高温烟气为所述烘干机提供热量,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用于热解农林废弃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设置有生活垃圾入口、气化剂入口、气化残渣出口和可燃气出口,所述生活垃圾入口与所述烘干机相连通,所述气化剂入口用于通入气化剂,所述可燃气出口与所述燃烧室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燃烧室设置有可燃气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可燃气入口与所述第一热解气化炉相连通,所述助燃气入口用于通入助燃气,所述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设置有农林废弃物入口、生物炭出口和热解气出口,所述农林废弃物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热解气化炉的顶部,所述生物炭出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翔李艳马宏楠申献江李云飞王鹤立
申请(专利权)人: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