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建华专利>正文

一种两线灯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665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线灯导轨,包括导轨和插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电源接头;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与电源接头连接的铜条,在所述导轨两内侧的下部有斜台,所述导轨上部设有凸出部;所述电源接头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端部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阶梯,所述第一连接头下部与所述斜台抵接。通过第一接头直接卡接在导轨的端部的凸出部和斜台进行固定,不需使用螺钉对其固定,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线灯导轨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线灯导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灯饰等照明用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壁灯、吊灯、桌灯、台灯、落地灯或轨道灯等设计亦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轨道灯,导轨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通过接驳器将照明灯连接到导轨上通电照明,但现有的导轨一般将导电条设置在导轨两侧面,同时为了提高接驳器和电源接头的装配稳定性,导轨槽结构设置复杂,制造时精度要求高,容易出现接驳器、电源接头与导轨装配过紧或过松问题,影响使用,一般的电源接头还需要使用螺钉进行紧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稳定的两线导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线灯导轨,包括导轨和插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电源接头;所述导轨的底部两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安装在底部的胶条,在所述胶条上平行安装有两条铜条,在所述导轨两内侧的下部、第一凹槽的上部设有斜台,所述导轨上部设有凸出部;所述电源接头前端部下部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源接头内部设有铜导片,所述铜导片通过连接孔与所述铜条连接;所述电源接头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端部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阶梯,所述第一连接头下部与所述斜台抵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轨下部的两外侧设有第二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铜条呈圆柱形或长条片状。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头中部呈中空结构。进一步,在所述导轨端部还设有尾塞,所述尾塞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头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两线灯导轨,包括导轨和插接在所述导轨端部的电源接头;所述导轨的底部设有与电源接头连接的铜条,在所述导轨两内侧的下部有斜台,所述导轨上部设有凸出部;所述电源接头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端部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出部抵接的阶梯,所述第一连接头下部与所述斜台抵接。通过第一接头直接卡接在导轨的端部的凸出部和斜台进行固定,不需使用螺钉对其固定,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源接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和图2,一种两线灯导轨,包括导轨1和插接在所述导轨1端部的电源接头2;所述导轨1的底部两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导轨1的底部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1安装在底部的胶条12,在所述胶条12上平行安装有两条铜条13,在所述导轨1两内侧的下部、第一凹槽11的上部设有斜台14,所述导轨1上部设有凸出部15;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部下部设有连接孔21,所述电源接头2内部设有铜导片,所述铜导片通过连接孔21与所述铜条13连接;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1端部的第一连接头22,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出部15抵接的阶梯23,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下部与所述斜台14抵接。使用时,将外置电源线接入所述电源接头2内部的铜导片,电源接头2插接在导轨1端部,铜导片则通过连接孔21与导轨1上的铜条13接通,其中一条铜条13接火线,另一条接零线;电源接头2的第一连接头22的阶梯23抵接在导轨1的凸出部15,凸出部15对阶梯23有竖直向下与横向的作用力,第一连接头22的下部抵接在导轨1的斜面上,斜面对第一连接头22下部有垂直于斜面向上的作用力,此作用力分解成可对第一连接头22有竖直向上和横向的分力,通过两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电源接头2稳定牢固的插接在导轨1的端部,而不需使用螺钉对其紧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外置导轨1灯接入导轨1时,也通过导轨1上的凸出部15和斜台14对外置导轨1灯共同作用进行紧固装配。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轨1为非金属材质,所述导轨1下部的两外侧设有第二凹槽16,由于导轨1设由斜台14,斜台14处下方导轨1厚度较厚,第二凹槽16的作用即为减薄此位置的厚度,减少生产导轨1时该位置的应力变形。所述铜条13呈圆柱形或长条片状,优选的,所述铜条13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中部呈中空结构,能够提高整个第一连接头22与导轨1接触的部分的弹性,有利于装配。在所述导轨1端部还设有尾塞3,所述尾塞3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2结构相同的第二连接头31,尾塞3与电源接头2相同的方式插接在导轨1端部。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线灯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和插接在所述导轨(1)端部的电源接头(2);所述导轨(1)的底部两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导轨(1)的底部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1)安装在底部的胶条(12),在所述胶条(12)上平行安装有两条铜条(13),在所述导轨(1)两内侧的下部、第一凹槽(11)的上部设有斜台(14),所述导轨(1)上部设有凸出部(15);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部下部设有连接孔(21),所述电源接头(2)内部设有铜导片,所述铜导片通过连接孔(21)与所述铜条(13)连接;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1)端部的第一连接头(22),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上部两侧设有与所述凸出部(15)抵接的阶梯(23),所述第一连接头(22)下部与所述斜台(14)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线灯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和插接在所述导轨(1)端部的电源接头(2);所述导轨(1)的底部两内侧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导轨(1)的底部设有通过所述第一凹槽(11)安装在底部的胶条(12),在所述胶条(12)上平行安装有两条铜条(13),在所述导轨(1)两内侧的下部、第一凹槽(11)的上部设有斜台(14),所述导轨(1)上部设有凸出部(15);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部下部设有连接孔(21),所述电源接头(2)内部设有铜导片,所述铜导片通过连接孔(21)与所述铜条(13)连接;所述电源接头(2)前端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导轨(1)端部的第一连接头(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曹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