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237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针部,插座外壳包括插头连接端、插针连接端和平面固定部,插头连接端设有两个固定卡口,平面固定部上胶贴有方形垫片;插针部包括插针、O型密封圈以及绝缘帽,O型密封圈和绝缘帽依次套装在插针上,插针部贯穿插座外壳;插头包括插头外壳、插头内芯、堵头和螺帽,插头内芯穿设在插头外壳内;插头外壳包括插拔端以及电缆连接端;插拔端包括插座连接端以及两个弹性卡扣,插头内芯包括冠簧和柱形插孔,冠簧套装在柱形插孔的一端,电缆线穿插在柱形插孔内,堵头套设在柱形插孔上,螺帽与电缆连接端旋接,电缆连接端上设有防松凸起,螺帽内设有防松卡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
技术介绍
大电流储能系统是绿色能源发展和广泛应用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起作用是将光伏发电系统发出的电存储到储能系统中,进而应用于民用或商业新能源供电系统,比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大型用电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等。电力生产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可以有效地进行需求侧管理,削峰平谷,平滑负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同时也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的一种手段。所以,储能连接器的开发对储能连接系统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大电流储能连接器多为直角连接器,由于是直角连接,改变了连接方向,且连接处为设置自锁装置,在长期使用中由于电缆不可避免的牵扯,容易造成连接处断开连接的情况出现;另外,现有技术的连接器在长期使用中容易造成线缆的脱落,防护性能不好,在生产和生活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且直线连接的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针部,所述插座外壳为中空结构且包括柱形的插头连接端、圆柱形的插针连接端以及方形的平面固定部,所述插头连接端与所述插针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平面固定部的两侧;所述插头连接端设有两个固定卡口,两个所述固定卡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头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针连接端上穿设有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胶贴在所述平面固定部靠近所述插针连接端的一侧上;所述插针部包括插针、O型密封圈以及绝缘帽,所述插针包括针头端和连线端,所述O型密封圈以及所述绝缘帽依次套装在所述针头端上,所述插针部贯穿所述插座外壳。所述插头包括直筒柱形的插头外壳、插头内芯、堵头以及螺帽,所述插头内芯穿设在所述插头外壳内;所述插头外壳包括插拔端以及电缆连接端;所述插拔端包括圆柱形的插座连接端以及两个长条形的弹性卡扣,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座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头内芯包括冠簧以及中空的柱形插孔,所述柱形插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冠簧套装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插头外壳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电缆连接端,电缆线穿插在所述第二端内,堵头套设在电缆线上并套装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螺帽套装在电缆线以及所述堵头的外侧并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所述电缆连接端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一侧设有防松凸起,所述螺帽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的一端设有防松卡槽。优选地,所述插座连接端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插头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插头连接端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形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平面固定部和所述第二段之间,所述第二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外径,所述固定卡口位于所述第二段上且突出在所述第二段外侧,所述固定卡口贯穿所述第二段。优选地,所述第二段上位于所述固定卡口之间的侧边开设有弧形槽。优选地,所述弹性卡扣包括穿设段和固定扣,所述穿设段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段的厚度,所述固定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段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连线端位于所述插针连接端外侧,所述针头端以及所述绝缘帽突出在所述插头连接端外侧。优选地,所述连线端设有用于连接电线的长圆槽。优选地,所述方形垫片与所述平面固定部大小结构相同,所述平面固定部与所述方形垫片上均设有固定孔。优选地,所述螺帽远离所述电缆连接端的一端设有螺帽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连接方便、快捷、可靠,密封性能好;利用插头连接端和插拔端的相互配合,能实现快速插拔,且能实现自锁防止连接处松脱,使连接更稳定;电缆锁紧螺母自带防松退结构,能有效避免连接的电缆松脱,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和防护性能;适用60A-200A直头快插连接器,选型范围广,可适用于如多大电流连接应用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的插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包括相互配合且直线连接的插座10和插头20。如图1和图2所示,插座10包括插座外壳11和插针部12,插座外壳11为中空结构且包括柱形的插头连接端111、圆柱形的插针连接端112以及方形的平面固定部113,插头连接端111与插针连接端112分别固定连接在平面固定部113的两侧;插头连接端111设有两个固定卡口114,两个固定卡口114分别对称设置在插头连接端111的两侧;插针连接端112上穿设有方形垫片115,方形垫片115胶贴在平面固定部113靠近插针连接端112的一侧上;插针部12包括插针121、O型密封圈122以及绝缘帽123,插针121包括针头端124和连线端125,O型密封圈122以及绝缘帽123依次套装在针头端124上,插针部12贯穿插座外壳11。如图1和图3所示,插头20包括直筒柱形的插头外壳21、插头内芯22、堵头23以及螺帽24,插头内芯22穿设在插头外壳21内;插头外壳21包括插拔端211以及电缆连接端212;插拔端211包括圆柱形的插座连接端213以及两个长条形的弹性卡扣214,两个弹性卡扣214分别对称设置在插座连接端213的两侧;插头内芯22包括冠簧221以及中空的柱形插孔222,柱形插孔222包括第一端223和第二端224,冠簧221套装在第一端223,冠簧221随第一端223一起穿插在插头外壳21并延伸到插座连接端213,第二端224位于插头外壳21的外侧且靠近电缆连接端212,电缆线25穿插在第二端224内,堵头23套设在电缆线25上并套装在第二端224上,螺帽24套装在电缆线25以及堵头23的外侧并与电缆连接端212旋接,电缆连接端212靠近插拔端211的一侧设有防松凸起215,螺帽24与电缆连接端212旋接的一端设有防松卡槽241。当插头20和插座21插接时,弹性卡扣214对准固定卡口114,插拔端211的插座连接端213插入插头连接端111内,弹性卡扣214插入固定卡口114内,完成连接将电路导通,此时通过弹性卡扣214和固定卡口114的相互锁紧,达到连接器自锁的效果,需要拔出插头时,将弹性卡扣214向插座连接端213挤压,边挤压边拔,即可拔出,实现快速插拔,同时能实现连接器自锁,防止插拔连接处松脱;另外,螺帽24内的防松卡槽241和电缆连接端212上防松凸起215相互配合形成防松脱结构,能避免连接的线缆松脱,提高了防护性和安全性。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插座连接端213外侧设有环形凹槽216,环形凹槽216内套设有插头密封圈26,用以在插头连接端111和插座连接端213插接时起到密封连接处的作用,避免水汽侵袭导致短路。如图1和图2所示,优选地,插头连接端111包括相互连接的圆柱形的第一段116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且直线连接的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针部,所述插座外壳为中空结构且包括柱形的插头连接端、圆柱形的插针连接端以及方形的平面固定部,所述插头连接端与所述插针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平面固定部的两侧;所述插头连接端设有两个固定卡口,两个所述固定卡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头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针连接端上穿设有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胶贴在所述平面固定部靠近所述插针连接端的一侧上;所述插针部包括插针、O型密封圈以及绝缘帽,所述插针包括针头端和连线端,所述O型密封圈以及所述绝缘帽依次套装在所述针头端上,所述插针部贯穿所述插座外壳;所述插头包括直筒柱形的插头外壳、插头内芯、堵头以及螺帽,所述插头内芯穿设在所述插头外壳内;所述插头外壳包括插拔端以及电缆连接端;所述插拔端包括圆柱形的插座连接端以及两个长条形的弹性卡扣,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座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头内芯包括冠簧以及中空的柱形插孔,所述柱形插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冠簧套装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插头外壳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电缆连接端,电缆线穿插在所述第二端内,堵头套设在电缆线上并套装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螺帽套装在电缆线以及所述堵头的外侧并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所述电缆连接端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一侧设有防松凸起,所述螺帽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的一端设有防松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大电流储能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且直线连接的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和插针部,所述插座外壳为中空结构且包括柱形的插头连接端、圆柱形的插针连接端以及方形的平面固定部,所述插头连接端与所述插针连接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平面固定部的两侧;所述插头连接端设有两个固定卡口,两个所述固定卡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头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针连接端上穿设有方形垫片,所述方形垫片胶贴在所述平面固定部靠近所述插针连接端的一侧上;所述插针部包括插针、O型密封圈以及绝缘帽,所述插针包括针头端和连线端,所述O型密封圈以及所述绝缘帽依次套装在所述针头端上,所述插针部贯穿所述插座外壳;所述插头包括直筒柱形的插头外壳、插头内芯、堵头以及螺帽,所述插头内芯穿设在所述插头外壳内;所述插头外壳包括插拔端以及电缆连接端;所述插拔端包括圆柱形的插座连接端以及两个长条形的弹性卡扣,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座连接端的两侧;所述插头内芯包括冠簧以及中空的柱形插孔,所述柱形插孔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冠簧套装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插头外壳的外侧且靠近所述电缆连接端,电缆线穿插在所述第二端内,堵头套设在电缆线上并套装在所述第二端上,所述螺帽套装在电缆线以及所述堵头的外侧并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所述电缆连接端靠近所述插拔端的一侧设有防松凸起,所述螺帽与所述电缆连接端旋接的一端设有防松卡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系统的180°直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正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