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防水结构与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26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板防水结构与顶板,顶板防水结构包括找坡层、疏水件及防护层,通过在找坡层上设置疏水件和防护层,使得疏水件和防护层能够将一部分水有效挡住,避免大量的水直接进入找坡层上。同时,疏水件通过第一凸起铺设在找坡层上,可知,疏水件与找坡层之间存在大量的间隙,该间隙能够为渗透至找坡层上的水提高流动空间。由于找坡层的顶面与顶板本体的顶面成夹角设置,因此,经过渗透至找坡层的水会因重力作用流向较低的一侧,从而有效避免找坡层上因长期大量积水而导致顶板发生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板防水结构与顶板
本技术涉及防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板防水结构与顶板。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采用抗渗混凝土顶板并在该顶板上铺设柔性外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的作用。然而,一方面柔性防水层存在老化失效问题,另一方面防水层施工亦往往做不到完全隔水。当顶板上存在长期积水时,积水很容易通过防水层的缺陷及混凝土顶板的裂缝渗漏进入地下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顶板防水结构与顶板,它能够有效防止顶板发生漏水现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包括:找坡层,所述找坡层用于铺设在顶板本体上,且所述找坡层的顶面用于与所述顶板本体的顶面成夹角设置;疏水件,所述疏水件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疏水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铺设在所述找坡层上;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上述的顶板防水结构,通过在找坡层上设置疏水件和防护层,使得疏水件和防护层能够将一部分水有效挡住,避免大量的水直接进入找坡层上。同时,疏水件通过第一凸起铺设在找坡层上,由此可知,疏水件与找坡层之间存在大量的间隙,该间隙能够为渗透至找坡层上的水提高流动空间。由于找坡层的顶面与顶板本体的顶面成夹角设置,因此,经过渗透至找坡层的水会因重力作用流向较低的一侧,从而有效避免找坡层上因长期大量积水而导致顶板本体发生漏水现象。其中,该防护层相对外围的覆土形成整体封闭系统,与疏水件一起对外界的水起到隔离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疏水件的另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层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凹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层通过所述第二凸起抵触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上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疏水件为塑料疏水板,所述防护层为混凝土覆盖层,所述疏水件贴合在所述防护层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防水结构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找坡层与所述疏水件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坡层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所述找坡层的底部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找坡层的底部高度;所述找坡层靠近所述第二端处设有排水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用于与地下室的集水井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找坡层与所述防护层均为混凝土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板防水结构还包括填土层,所述填土层铺设在所述防护层上。一种顶板,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顶板防水结构,还包括顶板本体,所述顶板防水结构装设在所述顶板本体。上述的顶板,通过将顶板防水结构装设在顶板本体上,使得少量进入的水因重力作用而及时排出,有效避免了水大量积攒在顶板而导致顶板发生漏水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防水结构还包括防水层,所述找坡层铺设在所述顶板本体上,所述防水层铺设在所述找坡层上,所述疏水件铺设在所述防水层上,且所述防护层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顶板防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疏水件与防护层配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找坡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顶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顶板防水结构,110、找坡层,111、找坡层的顶面,112、排水槽,113、排水孔,120、疏水件,121、第一凸起,122、凹部,130、防护层,131、第二凸起,140、防水层,150、填土层,200、顶板本体,210、顶板本体的顶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及图4,一种顶板防水结构100,包括:找坡层110、疏水件120及防护层130。找坡层110用于铺设在顶板本体200上,且找坡层的顶面111用于与顶板本体的顶面210成夹角设置。疏水件120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121,疏水件120通过第一凸起121铺设在找坡层110上。防护层130覆盖在疏水件120上。上述的顶板防水结构100,通过在找坡层110上设置疏水件120和防护层130,使得疏水件120和防护层130能够将一部分水有效挡住,避免大量的水直接进入找坡层110上。同时,疏水件120通过第一凸起121铺设在找坡层110上,由此可知,疏水件120与找坡层110之间存在大量的间隙,该间隙能够为渗透至找坡层110上的水提高流动空间。由于找坡层的顶面111与顶板本体的顶面210成夹角设置,因此,经过渗透至找坡层110的水会因重力作用流向较低的一侧,从而有效避免找坡层110上因长期大量积水而导致顶板本体200发生漏水现象。此外,本实施例在疏水件120上设有防护层130,其目的在于,防止疏水件120因外界压力作用而坍塌在找坡层110上,从而导致疏水件120与找坡层110之间的流动空间消除,进而导致渗透至疏水件120与找坡层110之间的水无法流动排出。如此,通过防护层130有利于使得疏水件120通过第一凸起121稳定支撑在找坡层110上。其中,该防护层130相对外围的覆土形成整体封闭系统,与疏水件120一起对外界的水起到隔离作用。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的疏水件120的另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凹部122。凹部122与第一凸起121一一对应设置。防护层130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凸起131。第二凸起131与凹部122一一对应设置。防护层130通过第二凸起131抵触在凹部122的内侧壁上覆盖在疏水件120上。如此,通过第二凸起131套入疏水件120的凹部122,使得防护件能够通过第二凸起131支撑在找坡层110上,从而避免防护层130在支撑过程中将疏水件120压塌。进一步地,疏水件120为塑料疏水板。防护层130为混凝土覆盖层。疏水件120贴合在防护层130上。如此,使得顶板防水结构100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顶板防水结构100强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覆盖层是以塑料疏水板为模型,向塑料疏水板上浇灌混凝土而形成的覆盖层。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板防水结构100还包括防水层140。防水层140设置于找坡层110与疏水件120之间。如此,有效防止从疏水件120上渗透出的水直接滴落至找坡层110,使得顶板又多了一层保护层,从而使得顶板防水结构100的防水性能更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找坡层,所述找坡层用于铺设在顶板本体上,且所述找坡层的顶面用于与所述顶板本体的顶面成夹角设置;疏水件,所述疏水件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疏水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铺设在所述找坡层上;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找坡层,所述找坡层用于铺设在顶板本体上,且所述找坡层的顶面用于与所述顶板本体的顶面成夹角设置;疏水件,所述疏水件的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疏水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铺设在所述找坡层上;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疏水件的另一侧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层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凹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防护层通过所述第二凸起抵触在所述凹部的内侧壁上覆盖在所述疏水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件为塑料疏水板,所述防护层为混凝土覆盖层,所述疏水件贴合在所述防护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找坡层与所述疏水件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板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革严仕基谢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