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216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具体涉及涤纶长丝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甬道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甬道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供水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管,使得所述甬道本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即使环吹风装置的冷却效果不佳时,依然能够保证初生纤维丝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
本技术属于涤纶长丝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
技术介绍
涤纶长丝生产过程中,纤维从喷丝板挤出经环吹冷却形成丝束,丝束经卷绕上油,至牵引机牵引。现有的一般会在环吹风冷却装置和所述卷绕上油装置之间设置专门的甬道,进行进一步的自然降温,但是当环吹风冷却装置可能发生故障造成冷却效果不理想时,由于初生纤维丝的行走速度是一定的,当离开环吹风装置的时候,初生纤维丝的冷却温度高于正常的生产温度也就是环吹风冷却装置正常使用时的初生纤维丝能够达到的温度,随后进入到甬道中,但是甬道是自然冷却,也就是达不到真正的冷却温度,影响产品品质。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管,使得所述甬道本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即使环吹风装置的冷却效果不佳时,依然能够保证初生纤维丝的品质。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包括甬道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甬道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供水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初生纤维丝进入到所述内腔内时,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启动所述冷却甬道本体的降温功能,也就是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给所述冷却水管通入冷水进行降温。也可以将所述内腔控制在20-25摄氏度之间。优选的,所述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内并列设有若干圆柱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有的所述通孔通过所述小孔连通,所述通孔的内壁均设有弹性层。每个所述初生纤维丝在一个所述通孔内通过,这样在所述冷却甬道本体的上方的环吹风装置中进行强风冷却时,能够起到固定初生纤维丝的作用,避免被强风冷却过程中,多个初生纤维丝凝结在一起,影响在环吹风装置中的固化作用。优选的,所述固定梁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连接柱相连。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梁和所述外壳上。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内腔的内壁,沿所述内腔的上端到下端方向,在螺旋状的所述冷却水管中,相邻的所述冷却水管的间距逐渐变大。这是一种冷却水管的分布方式,同时一般而言,所述内腔的上端由于进入比较高温的初生纤维丝,温度相对于所述内腔的下方的温度较高,因此,可以将所述内腔的上部的冷却水管集中分布,下部减少冷却水管的个数,这样既可以减少冷却水管的使用也可以节约冷却水的使用。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为多个,每个所述冷却水管沿所述外壳的轴向分布,所述冷却水管包括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三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管和所述第三冷却水管的长度的比值为4:2:1,所述第一冷却水管的长度和所述外壳的轴向长度相同,三种类型的水管沿所述外壳的周向依次分布形成一个冷却组,多个所述冷却组沿所述外壳周向分布。优选的,所述内腔内设有通风网,所述冷却水管位于所述通风网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外壳和所述通风网之间的间隙形成风室,所述风室内设有风管。当所述内腔内的温度比较高时,短时间内将温度降下来比较困难时,可以启动所述风管带动所述冷空气运,因为不启动风管的情况下,所述冷却水管将周围的空气冷却只能依靠周围的空气对流进行冷空气的扩散,降温需要一定的时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有温度传感器和冷却水管,使得所述甬道本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即使环吹风装置的冷却效果不佳时,依然能够降低初生纤维丝达到所需低温状态,保证初生纤维丝的品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甬道本体的纵向剖面图和控制器;图2是本技术的甬道本体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冷却水管、第二冷却水管和第三冷却水管的关系图。其中图中标记为:1、控制器;2、外壳;3、内腔;4、冷却水管;41、第一冷却水管;42、第二冷却水管;43、第三冷却水管;5、电磁阀;6、支架;7、温度传感器;8、固定梁;81、连接柱;9、通孔;91、弹性层;10、风管;11、通风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包括甬道本体和控制器1,甬道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外壳2,外壳2的内部设有内腔3,内腔3的内壁上设有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的供水端上设有电磁阀5,外壳2的上端设有支架6,支架6上设有温度传感器7,电磁阀5和温度传感器7均与控制器1电连接。具体的,内腔3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梁8,固定梁8内并列设有若干圆柱形的通孔9,通孔9沿固定梁8的长度方向布置,固定梁8上设有多个小孔,所有的通孔9通过小孔连通,通孔9的内壁均设有弹性层91。每个初生纤维丝在一个通孔9内通过,这样在冷却甬道本体的上方的环吹风装置中进行强风冷却时,能够起到固定初生纤维丝的作用,避免被强风冷却过程中,多个初生纤维丝凝结在一起,影响在环吹风装置中的固化作用。其中,固定梁8的外表面和外壳2的内壁可以通过连接柱81相连。连接柱81的两端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梁8和外壳2上。一般而言,内腔3的上端由于进入比较高温的初生纤维丝,温度相对于内腔3的下方的温度较高,因此,可以将内腔3的上部的冷却水管4集中分布,下部减少冷却水管4的个数,这样既可以减少冷却水管4的使用也可以节约冷却水的使用。因此,可以有如下两种方式布置:具体的,冷却水管4呈螺旋状缠绕在内腔3的内壁,沿内腔3的上端到下端方向,在螺旋状的冷却水管4中,相邻的冷却水管4的间距逐渐变大。具体的,冷却水管4为多个,每个冷却水管4沿外壳2的轴向分布,冷却水管4包括第一冷却水管41、第二冷却水管42和第三冷却水管43,第一冷却水管41、第二冷却水管42和第三冷却水管43的长度的比值为4:2:1,第一冷却水管41的长度和外壳2的轴向长度相同,三种类型的水管沿外壳2的周向依次分布形成一个冷却组,多个冷却组沿外壳2周向分布。有时候内腔3的温度较高时,为了短时间内降低温度,还可以设置风管10,具体如下:内腔3内设有通风网11,冷却水管4位于通风网11和外壳2之间,外壳2和通风网11之间的间隙形成风室,风室内设有风管10。当内腔3内的温度比较高时,短时间内将温度降下来比较困难时,可以启动风管10带动冷空气运,因为不启动风管10的情况下,冷却水管4将周围的空气冷却只能依靠周围的空气对流进行冷空气的扩散,降温需要一定的时间。方法:当初生纤维丝进入到内腔3内时,温度传感器7检测周围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启动冷却甬道本体的降温功能,也就是控制电磁阀5打开给冷却水管4通入冷水进行降温。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甬道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甬道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供水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甬道本体和控制器,所述甬道本体包括圆柱形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壁上设有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供水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内并列设有若干圆柱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固定梁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固定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有的所述通孔通过所述小孔连通,所述通孔的内壁均设有弹性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壁通过连接柱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长丝冷却用甬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如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正邦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