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8206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除硬系统,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所述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进水口、Na2CO3溶液入口和污泥回流口,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PAM溶液入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出口,所述PH调节池顶部设置硫酸入口,所述PH调节池侧面设置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硬系统,设置与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短时间内降低系统硬度,操作简单,除硬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硬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除硬系统。
技术介绍
自本污水处理装置运行以来,其中一股水(废水)中不定期地掺杂着一些直径在1-2mm的细小颗粒,质地坚硬。由于该细小颗粒质地坚硬,经混凝沉淀后进入后段污泥脱水干燥系统,导致螺杆泵的转子和定子磨蚀严重,破坏了定子和转子间的密封线,导致螺杆泵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污水站预处理单元混凝沉淀的正常运行。同时,因泥饼泵故障,检维修过程中,泵腔和管道内的混合污泥泄漏在干燥机房的地面上,经地面冲洗后进入地坑集水池。冲入地坑的混合污泥为磷酸钙、氢氧化铝等混合物,导致污水系统中引入了大量的Ca2+。随着Ca2+的不断富集,经过RO浓缩后的浓水中的Ca2+已高达几百ppm,RO浓水已无法进入蒸发结晶装置进行处理。对于整个系统为闭路循环的零排放项目,之前已引入系统的Ca2+将被不断富集,使整个污水站的运行更加恶化,为避免污水站的瘫痪,亟待增设有效的除硬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除硬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引入水处理系统的Ca2+影响整个装置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除硬系统,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所述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进水口、Na2CO3溶液入口和污泥回流口,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PAM溶液入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出口,所述PH调节池顶部设置硫酸入口,所述PH调节池侧面设置出水口。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部为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絮凝池和PH调节池内设置搅拌机。采用上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除硬系统,设置与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短时间内降低系统硬度,操作简单,除硬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硬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混凝池,2-絮凝池,3-沉淀池,4-PH调节池,5-进水口,6-Na2CO3溶液入口,7-污泥回流口,8-PAM溶液入口,9-污泥出口,10-出水口,11-搅拌机,12-硫酸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新型除硬系统,包括混凝池1、絮凝池2、沉淀池3和PH调节池4,所述混凝池1、絮凝池2、沉淀池3和PH调节池4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絮凝池2上方设置进水口5、Na2CO3溶液入口6和污泥回流口7,所述絮凝池2上方设置PAM溶液入口8,所述沉淀池3底部设置污泥出口9,所述PH调节池4顶部设置硫酸入口12,所述PH调节池4侧面设置出水口10。该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池1、絮凝池2和PH调节池4内设置搅拌机11,RO浓水由进水口5流入混凝池1,通过Na2CO3溶液入口6投加Na2CO3溶液,开启絮凝池2内搅拌机11,反应后的浓水进入絮凝池2,通过PAM溶液入口8投加PAM溶液,开启絮凝池2内搅拌机11,搅拌生成絮体,然后进入沉淀池3,进行沉淀,生成的Ca2CO3沉淀至沉淀池3底部,通过污泥出口9排出,有一部分污泥可通过污泥回流口7回流至絮凝池2,沉淀池3出水溢流至PH调节池4,通过硫酸入口12投加93%硫酸调节pH至6.8-7.5,最终除硬后出水通过出水口10流至外部浓水池,然后通过浓水泵提升至蒸发结晶系统处理。所述沉淀池3底部为锥形结构。综上,本技术除硬系统,设置与污水处理系统中,可以短时间内降低系统硬度,操作简单,除硬效果明显。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除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所述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进水口、Na2CO3溶液入口和污泥回流口,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PAM溶液入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污泥出口,所述PH调节池顶部设置硫酸入口,所述PH调节池侧面设置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所述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和PH调节池依次连通设置,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进水口、Na2CO3溶液入口和污泥回流口,所述絮凝池上方设置PAM溶液入口,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敬赛姚海勇郭田刚梁永韩中旭
申请(专利权)人:博瑞德张家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