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8145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外墙洞口封闭器包括止水橡胶圈,止水橡胶圈上设有通孔,通孔两端分别插接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相对移动挤压止水橡胶圈向外侧膨胀,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有锁死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相对移动挤压使止水橡胶圈受压,直径增大与洞口紧密结合,作为第一道防水效果;止水橡胶圈的橡胶材料本身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外墙如有雨水渗入洞口,橡胶材料自身膨胀更加密室,作为第二道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外墙螺栓眼、预留孔洞和架管孔洞等在结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封堵,封堵完成验收合格以后方可进行室内外装饰工程施工,传统的封堵方法就是采用人工将干硬砂浆材料一点一点塞进孔洞,先进行内侧施工,而后在外侧通过吊篮等施工操作平台在外侧封堵,由于施工不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且进度缓慢,材料和人工浪费极多,最重要的是外墙洞口封堵不密实,很容易在雨季发生外墙阴湿、渗漏水的现象,造成内部装修墙面变黑或者有绿色微生物滋生。外墙封堵一直是困扰建筑施工的难题,施工工艺繁琐,容易渗水,后期修复极其麻烦,尤其一些对外墙施工质量要求严格的重要性建筑,外墙螺栓眼的封堵显得尤为重要。从节省人工,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外墙施工质量,不能有渗漏水的隐患,专利技术一种专门用于外墙圆形洞口封堵的成品洞口封闭器,可以场外批量生产,现场直接安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进度,节省了项目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止水功能的,且可进行快速施工的外墙洞口封闭器。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包括止水橡胶圈,所述止水橡胶圈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分别插接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相对移动挤压所述止水橡胶圈向外侧膨胀,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有锁死结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首先将垫片分别穿入插杆和插管;2、将套有垫片的插管先插入从止水橡胶圈一端插入通孔内;3、再将套有垫片的插杆从止水橡胶圈另一端插入,并配合插入插管内,止水橡胶圈不发生变形;4、组合件组合完成,插入墙体的洞孔中,使插杆预留出一部分伸出墙面;5、继续使插杆和插管相对位移,其中设有外螺纹的插杆采用电钻进行拧紧,设有开口a的插杆采用锤子敲入,墙体的洞孔封堵完成。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部主要包括插杆及固定在插杆任一端部钉帽;所述第二插接部主要包括插管及固定在插杆任一端部钉帽。更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和插管分别自止水橡胶圈的两端插入通孔中,设有钉帽一端向外,所述插杆配合插接在插管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和插管上分别插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钉帽与止水橡胶圈的外壁侧壁之间。更进一步地,所述锁死结构在通过插杆部位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管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更进一步地,所述锁死结构还可以为在插杆端部设有开口形成一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外端固定有卡齿,所述插管内壁设有防脱槽。更进一步地,设有外螺纹的插杆上的钉帽的边缘呈锯齿状,且其外端面设有内六角槽。更进一步地,所述插杆和插管长度均大于1/2止水橡胶圈长度,小于止水橡胶圈长度。更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橡胶圈为圆柱状,还可以为正棱柱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及其使用方法,与现有公知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的相对移动挤压使止水橡胶圈受压,直径增大与洞口紧密结合,作为第一道防水效果;止水橡胶圈的橡胶材料本身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外墙如有雨水渗入洞口,橡胶材料自身膨胀更加密室,作为第二道防水效果。2、通过对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移动和锁死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螺纹配合的插杆和插管的设计;二是直插式设有弹性板的卡齿与防脱槽的弹性卡紧设计;均可实现快速的完成对外墙洞孔封堵,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连接透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整体结构拆分透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安装完成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拆分透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插杆透视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止水橡胶圈;2-第一插接部;3-第二插接部;21-插杆;31-插管;4-钉帽;5-垫片;6-墙体;101-通孔;22a-开口;22b-弹性板;212c-卡齿;32a-防脱槽;401-内六角槽;601洞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参照图1-2:包括止水橡胶圈1,止水橡胶圈1为圆柱状,还可以为正棱柱状;止水橡胶圈1上设有通孔101,通孔101两端分别插接有第一插接部2和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2和第二插接部相对移动挤压止水橡胶圈1向外侧膨胀,第一插接部2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有锁死结构。其中,第一插接部2主要包括插杆21及固定在插杆21任一端部钉帽4;第二插接部主要包括插管31及固定在插杆21任一端部钉帽4。插杆21和插管31分别自止水橡胶圈1的两端插入通孔101中,设有钉帽4一端向外,插杆21配合插接在插管31中,插杆21和插管31长度均大于1/2止水橡胶圈1长度,小于止水橡胶圈1长度。插杆21和插管31上分别插接有垫片5,垫片5位于钉帽4与止水橡胶圈1的外壁侧壁之间。锁死结构通过在插杆21上设有外螺纹,插管31内壁设有与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设有外螺纹的插杆21上的钉帽4的边缘呈锯齿状,且其外端面设有内六角槽401(锯齿状的设计可以增加钉帽4与墙体6的内壁的摩擦力,防止采用电钻旋转的过程中,整体转动)。使用方法:参照图2-4:首先将垫片5分别穿入插杆21和插管31;将套有垫片5的插管31先插入从止水橡胶圈1一端插入通孔101内;再将套有垫片5的插杆21从止水橡胶圈1另一端插入,并配合插入插管31内,止水橡胶圈1不发生变形;组合件组合完成,插入墙体6的洞孔601中,使插杆21预留出一部分伸出墙面;继续使插杆21和插管31相对位移,其中设有外螺纹的插杆21采用电钻进行拧紧,使得止水橡胶圈1受挤压彭转,与洞孔601紧密结合,墙体6的洞孔601封堵完成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一中不同的是;参照图5-7:其锁死结构采用在插杆22端部设有开口22a形成一组弹性板22b,弹性板22b外端固定有卡齿22c,插管32内壁设有防脱槽32a;形成直插式设有弹性板22b的卡齿22c与防脱槽32a的弹性卡紧设计;使用时直接采用锤子将插杆22敲入即可,使得卡齿22c配合卡接在防脱槽32a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包括止水橡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橡胶圈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分别插接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相对移动挤压所述止水橡胶圈向外侧膨胀,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有锁死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包括止水橡胶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橡胶圈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两端分别插接有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相对移动挤压所述止水橡胶圈向外侧膨胀,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设有锁死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主要包括插杆及固定在插杆任一端部钉帽;所述第二插接部主要包括插管及固定在插杆任一端部钉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和插管分别自止水橡胶圈的两端插入通孔中,设有钉帽一端向外,所述插杆配合插接在插管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和插管上分别插接有垫片,所述垫片位于钉帽与止水橡胶圈的外壁侧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死结构在通过插杆位置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插管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外墙洞口封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啸天唐国安张旭张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