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112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11
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机制砂0‑15%、水泥45%、粉料37%‑52%,余量为添加剂,所述机制砂粒径在0‑1.2mm之间。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可再分散乳胶粉2.48%、淀粉醚0.01%、木质纤维0.1%、触变润滑剂0.2%、消泡剂0.2%。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解决粘结力问题,又能在机械化施工中,使混凝土墙面和其他墙材的墙面同步被吸水,从而保证不同墙材同步初凝,杜绝墙体因为收缩不一致而造成开裂空鼓现象,减少工人窝工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界面砂浆配方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界面剂是一种胶粘剂,具有超强的粘接力,优良的耐水性,耐老化性。用于提高抹灰砂浆对基层的粘结强度可有效避免抹灰层空鼓,脱落,收缩开裂等问题。用于处理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灰砂砖及粉煤灰砖等表面,解决由于这些表面吸水性强或光滑引起界面不易粘接,致使抹灰层空鼓、开裂、脱落等。可以大大增强新旧混凝土之间以及混凝土与抹灰砂浆的粘结力。可以取代传统混凝土表面的凿毛工序,改善加气混凝土表面抹灰工序,是现代建筑及装饰施工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界面剂通常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因为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通过使用这个产品,可以使基层表面变得粗糙、可增加水泥砂浆对基层的粘结力、避免抹灰层空鼓起壳,从而代替人工凿毛处理工艺。像市场上使用的传统的界面剂是为了解决砂浆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而设计的配方,但机械化施工使用的抹灰砂浆(主要以机制砂作为原材料的抹灰砂浆)的粘结力远远大于人工抹灰砂浆,直接在混凝土墙面上施工并不会出现粘结力不够的现象,但是由于混凝土墙面的吸水性特别慢,砂浆上墙后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等待墙面的初凝,这样容易造成施工队伍窝工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解决粘结力问题,又能在机械化施工中,保证不同墙材初凝的同步性的界面剂。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机制砂0-15%、水泥45%、粉料37%-52%,余量为添加剂,所述机制砂粒径在0-1.2mm之间。优选的,所述机制砂为高纯度石灰石破碎制成,砂子细度模数控制在2.4-2.5之间,0.075mm以下的含粉量不大于12%,含泥量不大于3%。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0.02%,可再分散乳胶粉2.47-2.53%,消泡剂0.15-0.2%。优选的,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0.02%,可再分散乳胶粉2.47-2.53%,消泡剂0.15-0.2%,淀粉醚0.01%,木质纤维0.1%,触变润滑剂0.2%。优选的,所述粉料为机制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0.075mm以下颗粒不小于80%的粉料,细度模数为不大于20%,需水比不大于105%。一种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机制砂经过破碎之后,用提升机进入筛分机,将破碎后的机制砂分成三种粒径分别进入不同砂库,三种粒径规格分别为0-1.2mm、1.2-2.4mm、2.4-4.8mm;(2)将0-1.2mm的机制砂、水泥、粉料和添加剂分别输送到各自的计量秤按照规定比例称重;(3)称重完成后,各物料进入到搅拌机快速搅拌,第一次混合搅拌时间为1分半钟,随后静置3分钟,再次快速搅拌10-30秒。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的使用方法,步骤如下:将界面剂进行加水混合,水灰比0.35,混合均匀后直接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喷涂、滚涂或刷涂,省去喷水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市场上普通界面剂:是一种高分子改性水泥基的界面处理材料,可以增强水泥基砂浆与墙体的粘结,起到一种“桥架”的作用,防止水泥基砂浆找平层空鼓、起壳、节约人工和机械拉毛的费用。本专利技术界面剂配方:着重于能使混凝土墙面和其他墙材的墙面同步被吸水,从而保证不同墙材同步初凝而杜绝墙体不会因为收缩不一致而造成开裂空鼓,更能减少工人窝工现象提高施工效率。既能解决粘结力问题,又能在机械化施工中,使混凝土墙面和其他墙材的墙面同步被吸水,从而保证不同墙材同步初凝,杜绝墙体因为收缩不一致而造成开裂空鼓。同时,减少工人窝工现象提高施工效率。2、传统工艺中需要在墙面喷水后涂抹界面剂进入下一步,是为了:(1)减少墙材基面吸水,防止吸水过快导致的开裂现象;(2)保证抹灰层的水化反应有足够时间;保障抹灰层与基面的粘接力,减少空鼓现象。本产品在使用时省去喷水环节,是因为:(1)本配方使用保水外加剂,与骨料粉料配合使用,可以避免抹灰层失水过快;(2)配方中加入胶性材料,与抹灰层接触面会形成额外的粘接作用,提高抹灰面的粘接力,杜绝了粘接力不足产生的空鼓现象。附图说明(无)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机制砂0-15%、水泥45%、粉料37%-52%,余量为添加剂,所述机制砂粒径在0-1.2mm之间。所述机制砂为高纯度石灰石破碎制成,砂子细度模数控制在2.4-2.5之间,0.075mm以下的含粉量不大于12%,含泥量不大于3%。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可再分散乳胶粉2.48%、淀粉醚0.01%、木质纤维0.1%、触变润滑剂0.2%、消泡剂0.2%。所述水泥为P.0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所述粉料为机制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粒径0.075mm以下颗粒不小于80%的粉料,细度模数(筛网为0.045μm)为不大于20%,需水比不大于105%。其中添加剂的组分根据气候、环境的不同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动态调整,调整范围: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0.02%,可再分散乳胶粉2.47-2.53%,消泡剂0.15-0.2%,淀粉醚0.01%,木质纤维0.1%,触变润滑剂0.2%。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可再分散乳胶粉、消泡剂为必要的添加剂。淀粉醚、木质纤维、触变润滑剂根据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情况可以选择添加或不添加。下面以其中一种添加剂的配比为例,改变主配料指标对本干混砂浆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3配比表如下:按上述配比原料,加水搅拌,水灰比为0.35,搅拌充分均匀后,按照《JC/T907-2002标准》测定界面剂与水泥基材的剪切粘结强度、拉伸粘结强度,如下表:分别按照实施例1-3生产一批抹灰砂浆,在界面剂未处理的混凝土墙面和采用上述实施例1-3三个配方的界面剂处理过的混凝土墙面上施工,计算收光时间,如下表:未处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收光时间(min)120304560鉴于其他墙材(加气块和页岩砖)的吸水性和收光时间,实施例2更能与其他墙材保持吸水一致杜绝收缩不一致造成开裂空鼓。生产流程和使用方法如下: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机制砂经过破碎之后,用提升机进入筛分机,将破碎后的机制砂分成三种粒径分别进入不同砂库,三种粒径规格分别为0-1.2mm、1.2-2.4mm、2.4-4.8mm;(2)将0-1.2mm的机制砂、水泥、粉料和添加剂分别输送到各自的计量秤按照规定比例称重;(3)称重完成后,各物料进入到搅拌机快速搅拌,第一次混合搅拌时间为1分半钟,随后静置3分钟,再次快速搅拌10-30秒。使用方法步骤如下:将界面剂进行加水混合,水灰比0.35,混合均匀后直接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喷涂、滚涂或刷涂,省去喷水步骤。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机制砂0‑15%、水泥45%、粉料37%‑52%,余量为添加剂,所述机制砂粒径在0‑1.2mm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机制砂0-15%、水泥45%、粉料37%-52%,余量为添加剂,所述机制砂粒径在0-1.2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制砂为高纯度石灰石破碎制成,砂子细度模数控制在2.4-2.5之间,0.075mm以下的含粉量不大于12%,含泥量不大于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0.02%,可再分散乳胶粉2.47-2.53%,消泡剂0.15-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械化施工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0.01-0.02%,可再分散乳胶粉2.47-2.53%,消泡剂0.15-0.2%,淀粉醚0.01%,木质纤维0.1%,触变润滑剂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