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81079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硬碳前驱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向酸性溶液中加入含碳生物质壳粉末,于100~180℃密闭环境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洗涤,除杂后即得硬碳前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微波条件下利用酸性溶液对生物质进行处理,在不破坏材料的自然结构的情况下得到硬碳前驱体,其首次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利用该硬碳前驱体制备得到的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兼具石墨和硬碳材料的优异性能,具有首次效率高,循环性能优良,比容量高,大倍率下的倍率性能好等优点;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控方便,原料价格低廉,来源丰富,设备投入小,能量消耗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硬碳/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性能,如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无记忆效应等优点。其中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又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影响电池的循环、倍率等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改性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原因在于其导电性好,可逆比容量高,但石墨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差,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差,并且锂离子在其有序层状结构中的扩散速度慢,导致该材料不能大倍率地充放电。同时,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及锂离子电池在航空、军事及汽车产业中的需求日益旺盛,电池的容量及能量密度也亟待大幅度提高。因此,人们对新型高比容量、长循环寿命的负极材料寄予厚望。硬碳属于非石墨化碳,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主要认为结构包括任意分散的、小的乱层石墨纳米晶体,弯曲的石墨片层,以及存在于前两种结构类型之中的空洞结构。硬碳是高分子聚合物的热解碳,其难以被石墨化,它具有相互交错的层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前驱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向酸性溶液中加入含碳生物质壳粉末,于100~180℃密闭环境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洗涤,除杂后即得硬碳前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含碳生物质壳制备的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前驱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S1:向酸性溶液中加入含碳生物质壳粉末,于100~180℃密闭环境下进行微波水热反应,洗涤,除杂后即得硬碳前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0~12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酸性溶液为硫酸溶液、盐酸溶液、硝酸溶液或磷酸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酸性溶液的浓度为1~5mol/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微波的功率为0.4~1kW。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碳前驱体,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含碳生物质壳粉末为核桃壳粉末、椰壳粉末或开心果壳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硬碳前驱体在制备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拯华葛传长沈龙曾繁俊吴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