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105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菜籽油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表面左端的中间位置设置进料管,进料管的下表面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壳体上表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水箱;壳体的前表面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三挡板的下侧设置出料槽;出料槽的后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出料槽的前端悬空;壳体右侧面的左上角处嵌设开关;壳体右侧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连通排污管的一端;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支柱的上端;本装置具备按键控制,操作简单;集中收集处理粉尘,不会污染环境;多层筛选,清理效果好;筛板容易拆卸、便于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菜籽油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菜籽油就是我们俗称的菜油,又叫香菜油,是以十字花科植物芸苔(即油菜)的种子榨制所得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的液体,而麻菜籽油是有麻菜籽的种子压榨而成。研究表明人体对麻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麻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般会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菜籽在榨油前的清理工作主要是人工筛选,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劳作,而且工作效率很低,所以急需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来代替手工完成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具备按键控制,操作简单;集中收集处理粉尘,不会污染环境;多层筛选,清理效果好;筛板容易拆卸、便于更换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壳体上表面左端的中间位置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为倒立梯台形,进料管的下表面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壳体上表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水箱,水箱是上表面为镂空面的长方体形;壳体的前表面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挡板的左端与壳体铰接,第一挡板的右端与壳体接触,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与第一挡板相同;第三挡板的下侧设置出料槽;出料槽的后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出料槽的前端悬空;壳体右侧面的左上角处嵌设开关;壳体右侧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连通排污管的一端,排污管的另一端悬空;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支柱的上端;进料管与壳体内部的通道的上端导通,所述通道为“S”形,通道下端的右侧设置透风板;通道的右端设置喷水口,喷水口设置在水箱下表面对应位置且与水箱连通;通道的左端设置蓄电池,蓄电池左侧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蓄电池的下侧与风机上表面固定连接,风机也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通道左端的拐弯处连接且连通;风机的右侧设置电机;电机的下侧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三组卡柱,卡柱为伸缩柱,卡柱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卡柱的另一端设置“T形”卡槽,卡槽内卡设筛板,卡柱内从上到下卡设的依次为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第一筛板到第三筛板的筛孔直径逐渐减小,且位置依次对应第一挡板到第三挡板。本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通过开关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倒立梯台形的进料管,保证加料时不会洒出;水箱和喷水口配合使用,将排出的灰尘用水除去,避免粉尘污染环境;三层筛板配合使用,多级除杂,提高了清理效率;筛板通过卡柱卡设连接方便拆卸、更换;使用本装置后,无需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菜籽油原料的清理效率。进一步的,水箱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透明面。通过将水箱的四个侧面设置为透明面,便于观察水箱内剩余的水量,及时加水。进一步的,第一挡板前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把手。通过给第一挡板上设置把手使得第一挡板的打开更加轻松、容易。进一步的,支柱的下端设置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保证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的壳体内部装置横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的卡柱示意图。图中标注说明:1为壳体、11为进料管、12为水箱、13为开关、14为排污管、15为支柱、16为出料槽、171为第一挡板、172为第二挡板、173为第三挡板、18为把手、21为通道、22为蓄电池、23为风机、24为电机、25为透风板、26为喷水口、271为第一筛板、272为第二筛板、273为第三筛板、28为卡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3,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状,壳体1上表面左端的中间位置设置进料管11,所述进料管11为倒立梯台形,进料管11的下表面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连通;壳体1上表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水箱12,水箱12是上表面为镂空面的长方体形;壳体1的前表面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第一挡板171、第二挡板172、第三挡板173;第一挡板171的左端与壳体1铰接,第一挡板171的右端与壳体1接触,第二挡板172和第三挡板173的设置与第一挡板171相同;第三挡板173的下侧设置出料槽16;出料槽16的后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连通,出料槽16的前端悬空;壳体1右侧面的左上角处嵌设开关13;壳体1右侧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连通排污管14的一端,排污管14的另一端悬空;壳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支柱15的上端;进料管11与壳体1内部的通道21的上端导通,所述通道21为“S”形,通道21下端的右侧设置透风板25;通道21的右端设置喷水口26,喷水口26设置在水箱12下表面对应位置且与水箱12连通;通道21的左端设置蓄电池22,蓄电池22左侧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壁上,蓄电池22的下侧与风机23上表面固定连接,风机23也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风机23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通道21左端的拐弯处连接且连通;风机23的右侧设置电机24;电机24的下侧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三组卡柱28,卡柱28为伸缩柱,卡柱28的一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卡柱28的另一端设置“T形”卡槽,卡槽内卡设筛板,卡柱28内从上到下卡设的依次为第一筛板271、第二筛板272、第三筛板273,第一筛板271到第三筛板273的筛孔直径逐渐减小,且位置依次对应第一挡板171到第三挡板173。本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通过开关13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倒立梯台形的进料管11,保证加料时不会洒出;水箱12和喷水口26配合使用,将排出的灰尘用水除去,避免粉尘污染环境;三层筛板配合使用,多级除杂,提高了清理效率;筛板通过卡柱28卡设连接方便拆卸、更换;使用本装置后,无需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菜籽油原料的清理效率。水箱12的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为透明面;通过将水箱12的四个侧面设置为透明面,便于观察水箱12内剩余的水量,及时加水。第一挡板171前表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把手18。通过给第一挡板171上设置把手18使得第一挡板171的打开更加轻松、容易。支柱15的下端设置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保证了本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工作原理:本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使用时,打开开关13,将菜籽油原料加入进料管11,原料通过进料管11后来到通道21,在通道21的拐弯处,风机23对原料出风,将原料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壳体上表面左端的中间位置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为倒立梯台形,进料管的下表面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壳体上表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水箱,水箱是上表面为镂空面的长方体形;壳体的前表面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挡板的左端与壳体铰接,第一挡板的右端与壳体接触,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与第一挡板相同;第三挡板的下侧设置出料槽;出料槽的后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出料槽的前端悬空;壳体右侧面的左上角处嵌设开关;壳体右侧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连通排污管的一端,排污管的另一端悬空;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支柱的上端;进料管与壳体内部的通道的上端导通,所述通道为“S”形,通道下端的右侧设置透风板;通道的右端设置喷水口,喷水口设置在水箱下表面对应位置且与水箱连通;通道的左端设置蓄电池,蓄电池左侧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上,蓄电池的下侧与风机上表面固定连接,风机也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管与通道左端的拐弯处连接且连通;风机的右侧设置电机;电机的下侧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三组卡柱,卡柱为伸缩柱,卡柱的一端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卡柱的另一端设置“T形”卡槽,卡槽内卡设筛板,卡柱内从上到下卡设的依次为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第一筛板到第三筛板的筛孔直径逐渐减小,且位置依次对应第一挡板到第三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菜籽油原料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长方体状,壳体上表面左端的中间位置设置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为倒立梯台形,进料管的下表面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壳体上表面的右上角固定连接水箱,水箱是上表面为镂空面的长方体形;壳体的前表面从上到下均匀相间设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一挡板的左端与壳体铰接,第一挡板的右端与壳体接触,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的设置与第一挡板相同;第三挡板的下侧设置出料槽;出料槽的后端与壳体固定连接且连通,出料槽的前端悬空;壳体右侧面的左上角处嵌设开关;壳体右侧面上端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且连通排污管的一端,排污管的另一端悬空;壳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支柱的上端;进料管与壳体内部的通道的上端导通,所述通道为“S”形,通道下端的右侧设置透风板;通道的右端设置喷水口,喷水口设置在水箱下表面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荣
申请(专利权)人:剑阁县星荣粮油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