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新翰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97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包括机架、减速箱、防护罩、搅拌机构、鼓风机、装包机构、出料口、第四安装板、传送机构、动力机构、固定板、称重传感器和气管,通过设置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固定底座、第一防护轴与固定轴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连通有出料口,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防护轴向外延伸,且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使得传动轴能够随第一从动轮转动,传动轴上焊接固定有第二旋转叶片,进而使得第二旋转叶片随第一从动轮转动,第二旋转叶片转动的同时将药品从第二防护轴经第一防护轴推送至固定轴,进而通过出料口进入装包盒中,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且药品被匀速推出,装包的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装包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属于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应用

技术介绍
装包机就是利用机械自动装产品进行装包的机器,装包机可以根据自动化程度分为:辅助装包机,半自动装包机和全自动装包机,装包机用于固定联接在贮料仓出料口的下端、制粉设备出料口的下端,装包机开动后,可以定量连续不断地排出粉状物料进行装袋,装包机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装包的速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效益。装包机目前已应用于粉状类产品的装包,现有的装包机大多针对与机械面粉加工等行业,在医疗器械中,针对粉末状的药品装包,目前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成本较高,且包装的重量误差较大,不仅耗费时间,效率低,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以解决针对粉末状的药品装包,目前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成本较高,且包装的重量误差较大,不仅耗费时间,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包括机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减速箱、防护罩、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第三安装板(4)、减速箱(5)、防护罩(6)、搅拌机构(7)、鼓风机(8)、装包机构(9)、出料口(10)、第四安装板(11)、传送机构(12)、动力机构(13)、固定板(14)、称重传感器(15)和气管(16),机架(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且机架(1)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机架(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装包机构(9),装包机构(9)包括固定底座(91)、密封底座(92)、第一防护轴(93)、固定轴(9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药品自动装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第三安装板(4)、减速箱(5)、防护罩(6)、搅拌机构(7)、鼓风机(8)、装包机构(9)、出料口(10)、第四安装板(11)、传送机构(12)、动力机构(13)、固定板(14)、称重传感器(15)和气管(16),机架(1)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2),且机架(1)的中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3),机架(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板(4);第二安装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装包机构(9),装包机构(9)包括固定底座(91)、密封底座(92)、第一防护轴(93)、固定轴(94)、定位块(95)、气缸(96)、推板(97)、第二防护轴(98)、第一从动轮(99)、安装块(100)和第二旋转叶片(101),固定底座(91)通过螺栓与第二安装板(3)固定连接,固定底座(91)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密封底座(92),密封底座(9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轴(93),且第一防护轴(9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轴(94),固定轴(94)通过推板(97)固定在定位块(95)内,推板(97)对称设置在定位块(95)内,且推板(97)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定位块(95)向外延伸,且伸缩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96),密封底座(9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轴(98),第二防护轴(98)的顶端设置有方形通孔,且第二防护轴(98)内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贯穿固定底座(91)、第一防护轴(93)和固定轴(94),与固定轴(94)转动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贯穿第二防护轴(98)向外延伸,且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一从动轮(99),传动轴上焊接固定有第二旋转叶片(101),第二防护轴(98)的顶端焊接固定有安装块(100),安装块(100)的顶端设置有螺纹孔,且安装块(100)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搅拌箱(73)的底端固定连接,使得搅拌箱(73)的出口与第二防护轴(98)顶端设置的方形通孔连连通,出料口(10)通过螺纹孔与第四安装板(11)固定连接,且第四安装板(11)的底端通过螺栓与第一安装板(2)固定连接;定位块(95)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二安装板(3)固定连接,固定板(14)为一端开口的方形结构,且固定板(14)的中间水平焊接固定有横板,横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5);装包机构(9)的上端设置有搅拌机构(7),搅拌机构(7)包括储藏箱(71)、进料口(72)、搅拌箱(73)、第一转轴(74)、搅拌叶片(75)、第一齿轮(76)、第二转轴(77)、第一旋转叶片(78)、第二齿轮(79)、第二从动轮(80)、第三防护轴(81)和安装底座(82),其中,储藏箱(71)的底端通过螺栓与第三安装板(4)固定安装,储藏箱(7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72),且储藏箱(71)的底端贯穿第三安装板(4)与搅拌箱(73)连通,搅拌箱(73)的底端水平安装有第一转轴(74),第一转轴(74)上等间距焊接固定有若干搅拌叶片(75),且第一转轴(74)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搅拌箱(73)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74)的另一端贯穿搅拌箱(73)向外延伸,第一转轴(74)的另一端通过键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76),且第一转轴(7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轴(77),第二转轴(77)的一端贯穿搅拌箱(73)向外延伸,且第二转轴(77)的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79),第二齿轮(79)通过链条与第一齿轮(76)活动连接,第二齿轮(7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轮(80),第二从动轮(80)通过键与第二转轴(77)转动连接,第二转轴(77)的另一端贯穿第三防护轴(81)与第三防护轴(81)的一端转动连接;第四安装板(11)的一端设置有传送机构(12),传送机构(12)包括底板(121)、支撑板(122)、防护板(123)、转轴(124)、传送带(125)、第三齿轮(126)、马达(127)和第四齿轮(128),底板(121)的上表面对称焊接固定有支撑板(122),支撑板(122)通过螺栓与第四安装板(11)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板(122)之间等间距安装有若干转轴(124),若干转轴(124)之间相互贴合,若干转轴(124)外安装有传送带(125),底板(121)远离第四安装板(11)的一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马达(127),马达(127)的一端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四齿轮(128),位于第四齿轮(128)上端的支撑板(122)顶端焊接固定有防护板(123),位于第四齿轮(128)正上方的转轴(124)上通过键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126),且第三齿轮(126)与第四齿轮(128)之间通过链条活动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翰
申请(专利权)人:杨新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