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973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轮装置,所述外框内壁左侧顶部设置有内框,所述外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达到了将建筑垃圾沾湿,降低粉碎时粉尘的产生的目的,达到了将粉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充分的翻转离散,不同大小的颗粒,通过相应的滤孔,把颗粒按大小进行分类,方便后期的再次利用的目的,达到了将该装置推到指定的位置,调节螺母,车轮上升,支撑杆支撑,方便使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建筑垃圾是指在工程中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原因产生的建筑废料,包括废渣土、弃土、淤泥以及弃料等。这些材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但却是在建筑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工程项目建设,正因为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所以其环节的考虑是更重要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造成土地占用,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长时间的堆放,会出现有毒气体,影响周围环境。目前,现有的机器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操作复杂,还会在破碎的过程出现大量的粉尘污染,进而危害人们的健康,且处理过程中,不具备分类的功能,不能把相类似大小的建筑垃圾颗粒分类在一起,不利于循环使用,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框(2),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轮装置(9),所述外框(2)内壁左侧顶部设置有内框(34),所述外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11),所述第一转轮(11)通过第一皮带(12)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4),所述第二转轮(14)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与内框(34)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14)固定连接有小齿轮(15),所述小齿轮(15)啮合传动有主齿轮(16),所述主齿轮(16)啮合传动有副齿轮(1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框(2),所述底座(1)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升降轮装置(9),所述外框(2)内壁左侧顶部设置有内框(34),所述外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11),所述第一转轮(11)通过第一皮带(12)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4),所述第二转轮(14)转动连接有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与内框(34)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轮(14)固定连接有小齿轮(15),所述小齿轮(15)啮合传动有主齿轮(16),所述主齿轮(16)啮合传动有副齿轮(17),所述内框(34)内部转动连接有主粉碎筒(32)、副粉碎筒(33),所述主粉碎筒(32)、副粉碎筒(33)右端均贯穿且延伸至内框(34)外部,所述主粉碎筒(32)位于内框(34)外部的一端与主齿轮(16)固定连接,所述副粉碎筒(33)位于内框(34)外部的一端与副齿轮(17)固定连接,所述外框(2)右侧内壁设置有水槽(18),所述水槽(18)内设置有水泵(19),所述水泵(19)通过水管(20)连通有雾化喷头(21),所述雾化喷头(21)与内框(34)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框(2)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轮(24),所述第三转轮(24)通过第二皮带(25)传动连接有第四转轮(26),所述外框(2)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7),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傲刘东伟唐周莎
申请(专利权)人:佛冈豪鑫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