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蹦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89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泡过于集中导致气泡的内容物和水体接触不充分的问题。本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包括具有气室的旋转体、进气管和气泵,气泵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和述旋转体转动连接且进气管和气室连通,出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均匀的安装在旋转体外周的旋翼,旋翼内设有出气通道,出气通道和气室连通,旋翼的一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出气孔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后产生的气泡分散且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水体中,有利于气泡的内容物诸如灰尘、有害颗粒或者氧气能够充分和水体接触,有利于对空气的净化或者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
技术介绍
气泡产生装置通常用于空气净化器或者水族箱中。当气泡产生装置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时,其主要作用是使空气形成小气泡,小气泡与净化器中的净化液充分接触,从而使空气中杂质和灰尘颗粒等被净化液吸收,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当气泡产生装置用于水族箱中时,其主要作用是将增氧设备产生的氧气形成小气泡,使氧气与水充分接触从而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以保障水族箱中鱼类生物的存活和健康。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307287.7;公开公告号CN205532142U】太阳能智能除霾窗,包括窗体、风机、净化池、智能控制器;所述风机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风机设置在窗体上,所述进气口位于窗体的一侧,出气口位于窗体的另一侧;所述净化池内装有空气净化液;所述出气口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一端与出气口连通,另一端延伸到净化池内空气净化液的液面以下;所述净化池上设置有供气口;所述风机与智能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开启和关闭。上述方案中采用的仅仅是一个出气口或者在一个出气管上开设多个出气孔作为出气装置,产生的气泡较大且不能够与净化液充分接触,净化效果有限。现有的水族箱增氧设备的出气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408425.5】一种应用有气泡石的水族养殖箱,包括缸体及气泡石结构,所述气泡石结构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泡石结构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出气孔,所述气泡石结构通过安装座固定于所述缸体的内壁,所述气体通道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缸体后连通增氧泵。该方案也只是在增氧机的出气孔通过导管接一个气泡石实现氧气的气泡化,但是通常情况下气泡石产生的气泡较为集中,导致局部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增高,其他区域的溶解氧含量仍然不高,需要慢慢扩散才能使整个水体溶解氧含量增加,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使气泡在水体中分布较为分散、气泡的内容物能充分和水体接触的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包括具有气室的旋转体、进气管和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进气管连接,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旋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气室连通,所述出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均匀的安装在所述旋转体外周的旋翼,所述旋翼内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气室连通,所述旋翼的一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本技术的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的使用原理如下:气泵将空气压缩,通过进气管输送到旋转体的气室内,由于旋翼的出气通道于气室连通,被压缩的空气顺着出气通道向旋翼的出气孔的开口方向涌出进入水体,由于出气孔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压缩后的气体对旋翼产生一个反向推力,使旋翼带动旋转体以进气管为轴进行转动,再次过程中,气体不断从出气孔中涌出形成一个个气泡,随着旋翼的转动,在水体中形成螺旋状的气泡群,从而使水体内气泡分散开来,使更多区域内的水体都能够与气泡进行接触,当其应用于净化器中时,空气中的杂质能被更好的吸附和滤除;当其应用于水族箱时,氧气能够更快速的溶解并分布到水体中。此外,由于旋翼转动使气泡群能够形成旋转的视觉效果,提高了净化器或者水族箱等的观赏价值。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旋转体底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进气管转动连接在安装孔内,所述进气管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并顶在旋转体内,位于旋转体内的进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进气管和气室连通的通气口。进气管转动连接在安装孔上,并通过通气口将气体送入气室。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为尖顶,所述旋转体内设有与所述尖顶转动的圆槽。通过尖顶设计,使进气管和旋转体内部的转动摩擦降低。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设有球头,所述旋转体内设有与所述球头配合的球头窝。通过球头配合球头窝的设计,使进气管和旋转体内部的转动摩擦降低,同时还具有防止旋转体和进气管脱离的功能,提高旋转体的转动稳定性。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进气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采用轴承连接,摩擦小且转动稳定。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锁气套,所述锁气套呈管状,所述进气管插设在所述锁气套内,所述锁气套下端的外周上设有锁气台阶,所述锁气套底部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凸起的环形缩口部,所述缩口部朝向进气管一侧为圆弧面。这样锁气套和进气管的外周面在接触碰撞时形成线接触,摩擦小,不影响旋转体的转动,同时缩口部又具有锁气效果,避免气体从锁气套底部漏出,锁气套的长度可以根据气泵气压进行相应的设置,锁气套越长,锁气套底部的水压就越大,气室内气压即使增大也能够被锁气套封堵。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中,所述旋转体的底部设有用于将旋转体的密度调到和水体密度相近程度的密度调节层。密度调节层用于调节旋转体在水中的悬浮姿态,以减少重力或浮力对旋转体转动的影响,其中密度调节层的材质和旋转体本身的材质需要进行匹配:当旋转体密度小于水体密度时,密度调节层的密度需要大于水体密度;当旋转体密度大于水体密度时,密度调节层的密度需要小于水体密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通过出气时气体喷出的动力实现自由转动,无需另外设置驱动装置,节能环保。2、采用气泡产生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视觉效果好。3、产生的气泡分布发散且均匀,气泡的内容物诸如灰尘、有害颗粒或者氧气能够充分和水体接触,有利于对空气的净化或者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方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4是图1中B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旋转体;1a、气室;1b、安装孔;1c、圆槽;1d、球头窝;2、进气管;2a、通气口;2b、尖顶;2c、球头;3、气泵;4、旋翼;4a、出气通道;4b、出气孔;5、轴承;6、密度调节层;7、锁气套;7a、锁气台阶;7b、缩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各本实施例中,旋翼4的数量均采用四个,四个旋翼4相隔90度设置在旋转体1的外圆周上,每个旋翼4的一侧设有三个出气孔4b,这样使形成的气泡群更丰富,有层次感。但是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旋翼4的数量以及旋翼4上出气孔4b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所公开的数量。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包括具有气室1a的旋转体1、进气管2和气泵3,气泵3与进气管2连接,进气管2和旋转体1转动连接且进气管2和气室1a连通,出气装置还包括四个被均匀的安装在旋转体1外周的旋翼4,旋翼4内设有出气通道4a,出气通道4a和气室1a连通,旋翼4的一侧面上设有三个出气孔4b,出气孔4b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具体的说,旋转体1呈锥体状,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包括具有气室(1a)的旋转体(1)、进气管(2)和气泵(3),所述气泵(3)与所述进气管(2)连接,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旋转体(1)转动连接且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气室(1a)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均匀的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外周的旋翼(4),所述旋翼(4)内设有出气通道(4a),所述出气通道(4a)和所述气室(1a)连通,所述旋翼(4)的一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4b),所述出气孔(4b)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包括具有气室(1a)的旋转体(1)、进气管(2)和气泵(3),所述气泵(3)与所述进气管(2)连接,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旋转体(1)转动连接且所述进气管(2)和所述气室(1a)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被均匀的安装在所述旋转体(1)外周的旋翼(4),所述旋翼(4)内设有出气通道(4a),所述出气通道(4a)和所述气室(1a)连通,所述旋翼(4)的一侧面上至少设有一个出气孔(4b),所述出气孔(4b)的开口朝向水平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1)底部设有安装孔(1b),所述进气管(2)转动连接在安装孔(1b)内,所述进气管(2)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1b)并顶在旋转体(1)内,位于旋转体(1)内的进气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进气管(2)和气室(1a)连通的通气口(2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中的旋转出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蹦蹦
申请(专利权)人:许蹦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