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80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角拼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转接头。所述连接杆为纵长形结构,其两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柱。其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柱的配合而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连接孔与连接柱的配合实现连接杆与转接头的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结构方便用户对转角结构的拼装拆卸,且不易损坏,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角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拼插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转角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拼插玩具需要具有转角结构,以实现更多的拼插结构与拼插需求,增加玩具的可玩性。现有的拼插玩具采用螺栓将两个不同方向的杆状结构连接固定,以实现所需的转角结构。然而,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拆装的操作较为复杂,将导致用户不能很方便的对转角结构进行拼插及拆卸,不能满足搭建过程中追求方便拆卸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角拼接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部分或全部不足。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角拼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转接头,所述连接杆为纵长形结构,其两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柱;其中,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接头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连接柱的紧配合而实现可拆卸的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接头本体为正立方体结构。可选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呈直角三角形,其包括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结构相同且平行相对设置,且平行投影重合;并且至少两个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相交;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一直角边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第二直角边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将连接于所述连接柱两个相邻侧面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杆固定。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外表面延伸设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的第二凸台。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侧面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相对面分别对称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与两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每个侧面均平行对称设置有两条所述卡槽。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内壁向连接孔凸伸有限位凸起,所述连接柱通过与所述限位凸起的过盈配合而限位固定于所述连接孔内。可选的,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侧面延伸设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凸台。可选的,所述转接头本体设有六个侧面,且每一侧面都设有连接柱。可选的,所述转接头本体设置连接柱的侧面为相邻的两侧面。可选的,所述转接头本体包括未设置连接柱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贯通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侧面设有与所述连接杆配合连接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可选的,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面的所述连接柱设有积木轴孔,所述积木轴孔与第二通孔连通。可选的,还包括积木连接轴,所述积木连接轴与所述积木轴孔配合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通过连接孔与连接柱的配合实现连接杆与转接头的可拆卸连接。该可拆卸连接结构的设置,使得本技术转角拼接结构的拼插过程在用户进行转角拼插时更为简单,方便用户拼装拆卸,且不易损坏,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角拼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转角拼接结构的连接杆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角拼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转角拼接结构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为:100、转角拼接结构;1、连接杆;10、卡槽;101、凸出部;102、柱状体;11、连接孔;12、限位凸起;2、转接头;21、连接柱;22、第一凸台;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积木轴孔;3、紧固件;30、卡扣;31、第一连接板;311、第一直角边;312、第二直角边;32、第二连接板;33、支撑板;34、第二凸台。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转角拼接结构100,包括连接杆1以及转接头2。该连接杆1为纵长形结构,其两端设有连接孔11;该转接头2包括转接头本体(未标号),转接头本体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柱21。其中该连接杆1与转接头2通过连接孔11与连接柱21的紧配合而实现可拆卸连接。该转角拼接结构100通过设置转接头2连接需要转向的连接杆1,通过连接孔11与连接柱21的拼插将连接杆1与转接头2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所需的转向结构,使得用户拆装方便,操作简单且各部件不易受损。可选地,该连接杆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该转接头本体为正立方体结构。采用中空长方体结构的连接杆1及正立方体结构的转接头本体,可以使得本技术的转角拼接结构100更为稳固,可延伸扩展性更强,同时中空的结构设计使得连接杆1的质量减轻,节约材料且方便用户拆装。其中,为满足不同的转角拼接的结构及形状,该连接杆1还可以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三棱柱结构或多棱柱结构等,转接头本体可以设置为与之匹配的相应结构,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连接孔11与连接柱21的紧配合实现的连接杆1与转接头2的可拆卸连接。其中,紧配合的方式可以选择为过渡配合、过盈配合或其它不依赖螺钉、螺栓等单独锁定结构的配合方式,目的是使得连接杆1能稳定保持在连接孔11内。连接孔11与连接柱21的紧配合使得连接杆1能够与转接头2实现相对固定,实现用户所需的转角角度。现针对实现连接孔11与连接柱21的紧配合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如图2所示,连接杆1的内壁可以向连接孔11凸伸有限位凸起12,该连接柱21可以通过与限位凸起12的过盈配合而限位固定于该连接孔11内,从而实现连接杆1与转接头2的紧固配合。该限位凸起12的设置,使得连接杆1与转接头2的拼接更为牢靠,用户完成连接杆1与转接头2的拼接后,整体结构稳定且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为纵长形结构,其两端设有连接孔(11);以及转接头(2),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柱(21);其中,所述连接杆(1)与所述转接头(2)通过所述连接孔(11)与所述连接柱(21)的紧配合而实现可拆卸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为纵长形结构,其两端设有连接孔(11);以及转接头(2),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至少两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柱(21);其中,所述连接杆(1)与所述转接头(2)通过所述连接孔(11)与所述连接柱(21)的紧配合而实现可拆卸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为中空长方体结构,所述转接头本体为正立方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3),所述紧固件(3)包括:第一连接板(31),呈直角三角形,包括第一直角边(311)和第二直角边(312);第二连接板(32),与第一连接板(31)的结构相同且平行相对设置;至少两个支撑板(3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之间,并且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33)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垂直相交;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沿所述第一直角边(311)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2)沿所述第二直角边(312)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固定部;所述紧固件(3)通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将连接于所述连接柱(21)两个相邻侧面上的两个所述连接杆(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32)的外表面延伸设有第二凸台(3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角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侧面沿所述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卡槽(10);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