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套工艺装配板的智能检测方法和检测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套工艺装配板(KIT板)的智能检测方法和检测工作台。
技术介绍
机车检修是保证机车安全行驶的关键,机车在一定周期内会进行不同级别的机车检修,检修过程中会使用大量成套工艺装配板(以下简称KIT板)。KIT板由部件孔和部件组成,KIT板的装配工作是将各类部件插入对应的部件孔内。不同型号KIT板须插入各类指定规格的部件,装配KIT板的工作大多由人工完成,少部分情况由机械化设备完成。装配过程中可能出现因遗漏和疏忽导致部件尺寸规格和数量错误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机车检修人员带来检查部件尺寸规格的额外工作量,同时也增加了使用错误规格部件进行检修的风险。由于KIT板型号繁多,KIT板上部件的规格尺寸大小不一,部件之间的摆放间隔较密等诸多原因,目前装配完成的KIT板只能依靠人工来进行检查。人工检查KIT板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检查准确率也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自动检测KIT板装配准确度的自动化智能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套工艺装配板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待检测装配板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待检测装配板的类型以及装配板上工件的位置区域;S2、基于S1中的识别信息对所述位置区域进行精密激光测距,并查找与待检测装配板匹配的装配板标准模型;S3、基于所述精密激光测距数据通过点云成像算法进行待检测装配板的三维成像,获取待检测装配板的精确三维成像模型,并进行工件定位;S4、调用所述装配板标准模型与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进行匹配,检测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上所有工件的尺寸、形状及位置,以判定与之对应的待检测装配板是否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套工艺装配板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待检测装配板的图像信息,基于所述图像信息识别待检测装配板的类型以及装配板上工件的位置区域;S2、基于S1中的识别信息对所述位置区域进行精密激光测距,并查找与待检测装配板匹配的装配板标准模型;S3、基于所述精密激光测距数据通过点云成像算法进行待检测装配板的三维成像,获取待检测装配板的精确三维成像模型,并进行工件定位;S4、调用所述装配板标准模型与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进行匹配,检测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上所有工件的尺寸、形状及位置,以判定与之对应的待检测装配板是否合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工艺装配板的智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调用装配板标准模型与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进行匹配具体包括:S41、将所述装配板标准模型和精确三维成像模型置于扫描平面为XOY面、扫描高度值为Z的坐标空间内,模型中的每一个像素点采用(x,y,z)向量表示;S42、对模型在XOY扫描平面内的区域进行等区域划分,划分为L个小块区域,计算每个小块区域的中心位置,得到中心点的取值向量pi=(xi,yi,zi),i=1,2,KL,所有中心点的取值向量构成中心点取值向量集;S43、对各中心点pi,令为点pi的邻域点集,其对应的协方差矩阵如下公式所示:其中,为的重心;令λ1,λ2,λ3为C的3个特征值,且满足λ1≥λ2≥λ3,那么pi对应的法向量则为λ3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而得出pi对应的法向量ni,即匹配对:(pi,ni);S44、对装配板标准模型中心点取值向量集中任意两点的匹配对和精确三维成像模型中心点取值向量集中任意两点的匹配对分别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法向量夹角:和并将计算结果与预设的几何刚性阈值τdist和法向量偏移阈值τangle进行比较;S45、若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中心点取值向量集中任意两点的匹配对和所述装配板标准模型中心点取值向量集中任意两点的匹配对满足如下条件:|dS-dT|≤τdist|θS-θT|≤τangle则认为所述精确三维成像模型与该装配板标准模型匹配。3.一种成套工艺装配板检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高速运动控制平台、高清工业相机、激光测距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幂,曾锤鑫,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运达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