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72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及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所述导热液腔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配液腔连通的投料管和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液腔并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罐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优点为,侧壁和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导热液腔内导热液被加热后可更均匀的加热配液,提高控温精度且保证临时储存时不因温度降低而结晶;设置有惰性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可排出空气并防止空气进入罐体,达到减少细菌滋生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液配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对尿毒症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使用透析浓缩液(分为浓缩A液和浓缩B液),其中浓缩B液为一定浓度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液体,其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购买配制好的桶装成品浓缩B液,二是直接购买透析专用B粉,即碳酸氢钠干粉(呈细颗粒或粉状),然后医院透析中心自行配制,成本是桶装成品浓缩B液的一半。由于浓缩B液为弱碱性液体,容易生长细菌,国家卫生部规定:“为了避免碳酸氢盐浓缩液细菌生长,浓缩B液(指使用透析专用B粉配制)应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现有技术中以B粉配制B液的不足之处在于:1、需在治疗前数小时或十余小时进行浓缩B液配制、分装,临时存放,其在气温较高条件下会生长细菌,而气温稍低时又可能出现结晶;2、搅拌桶配制好后,配液转移至临时存放桶内存放,透析浓缩B液二次污染的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具有配制和临时存储B液的功能,可有效延长保存时间、防止细菌滋生且避免出现结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及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所述导热液腔内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内配液腔连通的投料管和进水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液腔并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罐体上还设有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管和出气管。罐体内配液腔即罐体内部用于纯水与碳酸氢钠混合的腔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罐体内位于所述配液腔底部还设有防止漩涡形成的隔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隔板可防止在罐体底部产生漩涡,从而防止因罐底漩涡导致的物料积聚问题或负压导致空气由出液管进入罐体内的问题。进一步,所述隔板竖直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竖直设置的隔板防漩涡的效果最佳。进一步,所述电加热器为法兰电热管且其安装于所述罐体的底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法兰电热管结构简单,与罐体通过法兰盘连接,密封性好。进一步,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中部或底部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中部或底部进惰性气体,更有利于将罐体内B液液面上方的空气排出。进一步,所述进气管及出气管均设置于所述罐体的顶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气管及出气管与罐体连接处均位于液面以上,液体不会流入进气管。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侧壁及底壁外设有隔热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减少热量散失的作用,节能效果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配液罐的罐体侧壁和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导热液腔内设置电加热器,故罐体内配液腔内的配液是最终由导热液加热的,热传导的面积大,升温更均匀,控温精度更高,基本不会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同时保温效果好,尽可能的做到恒温保存,不会出现温度降低而结晶析出的不利情况;2)通过进气管可以向罐体内输送惰性气体,排出罐内空气,同时形成正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罐内,减少细菌滋生,达到临时存储B液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的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搅拌装置);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罐体;2.导热液腔;3.电加热器;4.投料管;5.进水管;6.出液管;7.进气管;8.出气管;9.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及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2,所述导热液腔2内设有电加热器3,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配液腔连通的投料管4和进水管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液腔2并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出液管6,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管7和出气管8。需要说明的是,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即进气管的一端与氮气钢瓶连通,进气管及出气管上设置气阀;导热液优选为导热油,也可以为水;为了更好的实现温度控制,罐体上应设有可以测试其内配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需要实现温度自动控制时,还可以增设PLC或单片机以实现温度程序控制。另外,图1中未示出搅拌装置,实际生产时罐体顶部中间位置还应设置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电机、搅拌轴和叶片,搅拌轴伸入罐体内且搅拌轴上设叶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配液腔底部还设有防止漩涡形成的隔板9,所述隔板9竖直设置。隔板左右两端与罐体靠近底壁的侧壁连接,隔板的底部与罐体的底部间隔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加热器3为法兰电热管且其安装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安装时,罐体底部应预设有安装孔,法兰电热管的加热部位通过安装伸入所述导热液腔内,法兰电热管的法兰端盖与安装孔周边法兰密封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7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中部或底部且所述进气管7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出气管8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7及出气管8均设置于所述罐体1的顶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侧壁及底壁外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外壁上通常设置的绝热涂层。本技术提供的B液配液罐自带加热系统,且可以封氧除菌、恒温储存抑制结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先开启水处理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制取纯水冲洗罐体,清洗完成后,纯水进入罐体到达设定液位时,启动加热器加热到预定温度,进水的同时可将准备好的物料投入罐体中;◆停止制水关闭进水阀,启动搅拌(附图中未显示搅拌装置),搅拌的过程中导热液腔起到很好的导热和保温的作用;◆搅拌直到液体均匀时停止搅拌,停止加热,把调配好的B液输送到罐装车间,等待罐装,等待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时,可向罐体内充入惰性气体,以封氧除菌,同时控制温度,避免低温造成B液结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及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2),所述导热液腔(2)内设有电加热器(3),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配液腔连通的投料管(4)和进水管(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液腔(2)并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出液管(6),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管(7)和出气管(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侧壁及底壁内设有彼此连通的导热液腔(2),所述导热液腔(2)内设有电加热器(3),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罐体(1)内配液腔连通的投料管(4)和进水管(5),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导热液腔(2)并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出液管(6),所述罐体(1)上还设有与所述配液腔连通的惰性气体进气管(7)和出气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位于所述配液腔底部还设有防止漩涡形成的隔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液透析用B液配制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柯瑞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