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专用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81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眼科手术专用头架,包括底座、无菌布悬挂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和手臂支撑组件;无菌布悬挂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支撑板,固定板和支撑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前端两侧,固定板顶部横杆与第一活动板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活动板另一侧与第二活动板铰接;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软枕、夹持部和竖板,竖板对称设置在软枕两侧,夹持部和竖板间通过微型电动伸缩杆连接;手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U型架、吊环和套环,支撑台固定连接在底座上,U型架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套环套设在U型架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吊环和套环通过吊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头部不转动,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减轻医生手臂托举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手术专用头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尤其涉及眼科手术专用头架。
技术介绍
进行眼科手术时由于医生的手术占位及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麻醉头架无法使用,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只有手术侧的眼部位置暴露,其他位置均被无菌单覆盖,患者的呼吸和感觉都受到影响。大部分眼科手术时间在20分钟以上,患者在手术过程容易因呼吸不畅而导致体内缺氧,引起情绪波动,甚至情绪躁动。一旦患者产生躁动情绪,容易不由自主的转动头部,造成手术失败;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只需要手部进行操作,但是由于手术床上没有设置支撑台,医生需要保持手臂悬空,主刀医生每场手术需要持续20分钟以上,每天有10几台手术,手臂肌肉容易酸痛、颤抖,影响手部操作精确度。所以需要设计能够保持患者呼吸畅通,防止患者头部转动,同时还能够支撑医生手臂的头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眼科手术专用头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眼科手术专用头架,包括底座、无菌布悬挂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和手臂支撑组件;所述无菌布悬挂组件设于底座前端,所述头部固定组件设于底座中间,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设于底座后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眼科手术专用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无菌布悬挂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和手臂支撑组件;所述无菌布悬挂组件设于底座(1)前端,所述头部固定组件设于底座(1)中间,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设于底座(1)后端;所述无菌布悬挂组件包括固定板(2)、第一活动板(3)、第二活动板(4)和支撑板(5),所述固定板(2)和支撑板(5)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1)前端两侧,所述固定板(2)顶部横杆与第一活动板(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3)另一侧与第二活动板(4)铰接;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软枕(6)、夹持部(7)和竖板(8),所述竖板(8)共两个,对称设置在软枕(6)两侧,所述夹持部(7)和竖板(8)间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眼科手术专用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无菌布悬挂组件、头部固定组件和手臂支撑组件;所述无菌布悬挂组件设于底座(1)前端,所述头部固定组件设于底座(1)中间,所述手臂支撑组件设于底座(1)后端;所述无菌布悬挂组件包括固定板(2)、第一活动板(3)、第二活动板(4)和支撑板(5),所述固定板(2)和支撑板(5)对称固定连接在底座(1)前端两侧,所述固定板(2)顶部横杆与第一活动板(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3)另一侧与第二活动板(4)铰接;所述头部固定组件包括软枕(6)、夹持部(7)和竖板(8),所述竖板(8)共两个,对称设置在软枕(6)两侧,所述夹持部(7)和竖板(8)间通过微型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手臂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9)、U型架(10)、吊环(11)和套环(12),所述支撑台(9)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U型架(10)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元强杨卫华吴茂念刘云芳翁铭马子伟徐贞珍刘卫兰王晓峰胡晓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