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减压充气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68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减压充气圈,包括上圈体,所述上圈体包括有第一充气腔与第二充气腔,所述上圈体的侧面包括有第一充气口与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与第一充气腔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口与第二充气腔连通;所述上圈体的下方设有调整气圈,所述调整气圈包括有调整充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圈体中设置了有两个独立的充气腔,又两个充气腔交替地完成的充气,使得上圈体与人体接触的时候能实现接触面的交替变换,减少创面受压,促进创面的愈合,可自行摆置肢体改变体位,更为舒适,减轻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锻炼与加快康复进度,增加患者抬高患肢的依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减压充气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护用品,特别是充气圈。
技术介绍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工农业生产以及城乡建设中,烧烫伤都可能发生,我国在烧伤的治疗方有着十分丰富的治疗以及护理经验,抢救治愈率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烧伤,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合并四肢烧伤的患者,采取合理的体位和适时的变动体位尤为重要。做好体位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舒适,减轻疼痛,而且使创面充分暴露,减少了受压和潮湿,有利于创面的愈合以及关节部位的功能恢复,同时又能预防长期卧床而发生的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目前对于四肢烧烫伤需卧床的患者一般是平卧位或侧卧位交替,一般用普通枕头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水肿和防止创面受压。但是枕头比较宽大,而且病人变换体位时需随时移动枕头,操作比较繁琐;而且多个枕头占用患者卧床空间,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枕头放置位置相对固定,患肢处于被伸体位,时间稍长肢体会劳累、酸痛,影响患者的尊医依从性,从而不顾接触面积最小化的要求,为了舒适而是将肢体的大部分压在枕头上,至大面积创面受压,影响收创面的愈合及植皮成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帮助烧伤患者康复的支撑结构。本技术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减压充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圈体(1),所述上圈体(1)包括有第一充气腔(11)与第二充气腔(12),所述上圈体(1)的侧面包括有第一充气口与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与第一充气腔(11)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口与第二充气腔(12)连通;所述上圈体(1)的下方设有调整气圈(2),所述调整气圈(2)包括有调整充气口;所述上圈体(1)包括有上表面,所述第一充气腔(11)包括有多个第一气柱,所述第二充气腔(12)包括有多个第二气柱,第一气柱与第二气柱交错设置在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气柱均与第一充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柱均与第二充气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减压充气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圈体(1),所述上圈体(1)包括有第一充气腔(11)与第二充气腔(12),所述上圈体(1)的侧面包括有第一充气口与第二充气口,所述第一充气口与第一充气腔(11)连通,所述第二充气口与第二充气腔(12)连通;所述上圈体(1)的下方设有调整气圈(2),所述调整气圈(2)包括有调整充气口;所述上圈体(1)包括有上表面,所述第一充气腔(11)包括有多个第一气柱,所述第二充气腔(12)包括有多个第二气柱,第一气柱与第二气柱交错设置在上表面上;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想莲黄淑萱黄守春蔡瑜卓金旋李丽红肖榕婵武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