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648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包括左刀头和左手柄,所述右片包括右刀头和右手柄;所述左刀头或者右刀头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粘弹剂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设于左刀头或者右刀头的末端;输液管在术中随左刀头或者右刀头一同移动,当需要推注粘弹剂时,通过输液管的输送即可将粘弹剂从输液管的出液端推出,由此可以将粘弹剂分离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和剪除后基质层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方便术中操作;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粘弹剂推注进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之间从而创造剪除空间,同时进行剪除,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
技术介绍
人体角膜虽然很薄,但角膜本身结构从外到内又可分为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角膜内皮层;从手术的部位来讲,角膜移植手术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手术两类。板层角膜移植术是以角膜的部分组织为操作对象进行的手术,只切除有病变的角膜浅层组织,深层比较完好的受主角膜仍然保留作为移植床,然后取同样大小和厚度的角膜材料浅层角膜片,缝于患者角膜的创面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lamellarkeratoplasty,DLKP)则是在板层角膜移植的基础上,将受体病变的角膜基质组织完全剖切去除,直至暴露后弹力层,将已去除后弹力层及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在含完整受体后弹力膜的植床上;由于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既减少了眼内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和由内皮细胞引起的排斥反应,又能达到视力的良好恢复,近年来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且目前临床上相当部分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的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基质病变将可以被深板层角膜移植取代,这将部分缓解我国角膜移植供体材料短缺的问题。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中,当打开后弹力层与最深层基质层(后基质层)的平面时,可凭借粘弹剂的推注力,将粘弹剂注入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间的潜在性间隙内,由此可以使后弹力层安全、完整地同后基质层分离开。因后弹力层本身的张力和眼内压的作用下,后弹力层呈半球状膨隆,由于其表面已无粗糙的基质纤维层存在,故在手术显微镜下光滑透明如水滴状,虹膜纹理清晰可视。目前,医护人员剪除后基质层分离时常使用分离剪,而在注入粘弹剂时则通过现有的注射器实现,两种器械独立设置、分别使用,不便于术中操作,提高了手术难度。因此,就需要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可以将粘弹剂分离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和剪除后基质层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方便术中操作,降低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可以将粘弹剂分离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和剪除后基质层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方便术中操作,降低手术难度。本技术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包括左刀头和左手柄,所述右片包括右刀头和右手柄;所述左刀头或者右刀头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粘弹剂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设于左刀头或者右刀头的末端。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管粘接固定在左刀头的外表面或者右刀头的外表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输液管为直管结构并沿左片或者右片的长度方向设置。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液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刀头的端部为钝头结构,所述右刀头的端部为尖头结构,所述输液管固定连接于左刀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刀头的长度大于右刀头的长度。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刀头的长度为0.9-1.1cm,所述右刀头的长度为0.7-0.9cm,且所述左刀头的长度比右刀头的长度大0.1-0.2cm。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片还包括左弹簧片,所述左手柄的一端与左刀头相连、另一端与左弹簧片相连;所述右片还包括右弹簧片,所述右手柄的一端与右刀头相连、另一端与右弹簧片相连;所述左弹簧片远离左手柄的一端设有卡口,所述右弹簧片远离右手柄的一端设有与卡口相匹配的卡件。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手柄或者右手柄的内壁上设有限位件。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片和右片的表面为亚光表面。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输液管在术中随左刀头或者右刀头一同移动,当需要推注粘弹剂时,通过输液管的输送即可将粘弹剂从输液管的出液端推出,由此可以将粘弹剂分离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和剪除后基质层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方便术中操作;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粘弹剂推注进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之间从而创造剪除空间,同时进行剪除,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包括左刀头11和左手柄12,所述右片包括右刀头21和右手柄22;所述左刀头11或者右刀头12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粘弹剂的输液管3,所述输液管3的出液端设于左刀头11或者右刀头12的末端;输液管3至少部分固定连接于左刀头11或者右刀头21;刀头(左刀头11及右刀头21)为铰接部至末端的部分,用于实现剪除动作;手柄(左手柄12及右手柄22)便于手持,在手柄上可设置用于防滑的通孔,通孔的设置还大大减轻的分离剪的重量,使得医生在使用时更加随心所欲,长时间握持也不会感觉累,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生手术的成功率;输液管可为柔性的胶管结构或者硬质的金属结构,优选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至少部分固定连接于左刀头11或者右刀头21,在术中随左刀头11或者右刀头21一同移动;输液管3可与注射器配合,当需要推注粘弹剂时,二者连接,通过推动注射器的推杆即可将粘弹剂从输液管的出液端推出;由此可以将粘弹剂分离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和剪除后基质层的功能综合在一起,方便术中操作;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粘弹剂推注进后弹力层与后基质层之间从而创造剪除空间,同时进行剪除,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液管3粘接固定在左刀头11的外表面或者右刀头12的外表面;采用该结构,便于加工成型,降低制造成本,在现有的分离剪上即可实现改造;当然,也可在刀头内设置相关孔道,输液管3与孔道相连或者一体设于孔道中。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输液管3为直管结构并沿左片或者右片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该结构,方便控制输液管的出液方向,也避免了输液管3对手术操作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刀头11的端部为钝头结构,所述右刀头21的端部为尖头结构,所述输液管固定连接于左刀头11;采用该结构,在剪除基质层时,即使左刀头11触碰到后弹力层也不易出现后弹力层破裂的情况,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术者不必因为担心刀尖误伤患者而影响手术效率和成功率;同时,所述左刀头11的长度大于右刀头21的长度,从而有利于术者在手术中直视左刀头11的位置,避免出现盲剪时触碰到后弹力层而出现穿孔的风险;例如,所述左刀头11的长度可为0.9-1.1cm,所述右刀头21的长度可为0.7-0.9cm,且所述左刀头11的长度比右刀头21的长度大0.1-0.2cm。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片还包括左弹簧片13,所述左手柄12的一端与左刀头11相连、另一端与左弹簧片13相连;所述右片还包括右弹簧片23,所述右手柄22的一端与右刀头21相连、另一端与右弹簧片23相连;所述左弹簧片13远离左手柄12的一端设有卡口,所述右弹簧片23远离右手柄22的一端设有与卡口相匹配的卡件;左弹簧片13与右弹簧片23配合可形成回复弹力,方便分离剪复原;此外,所述左手柄12或者右手柄22的内壁上设有限位件4,从而对剪除的幅度进行限制。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片和右片的表面为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包括左刀头和左手柄,所述右片包括右刀头和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头或者右刀头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粘弹剂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设于左刀头或者右刀头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包括相互铰接的左片和右片,所述左片包括左刀头和左手柄,所述右片包括右刀头和右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头或者右刀头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粘弹剂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设于左刀头或者右刀头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粘接固定在左刀头的外表面或者右刀头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为直管结构并沿左片或者右片的长度方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剪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刀头的端部为钝头结构,所述右刀头的端部为尖头结构,所述输液管固定连接于左刀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注粘弹剂的后基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于力夏竞付琰李沂键高利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