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64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17
一种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成形领域,解决了现有电动汽车电池盒成形工艺容易导致成形件质量差的问题。所述成形装置:托板、预成形凹模和压料依次自下而上地堆叠在成形凹模上,第一通腔、预成形通腔、第二通腔与成形腔构成竖直连通腔。待成形的铝合金板材夹持在压料板与预成形凹模之间。电磁脉冲预成形单元用于使铝合金板材在预成形通腔内进行预成形。电致塑性单元使预成形的铝合金板材发生电致塑性效应。冲压成形单元用于使发生电致塑性效应的铝合金板材在成形腔内进行二次成形。电磁脉冲矫形单元用于对二次成形的铝合金板材的圆角区域进行电磁脉冲成形,使铝合金板材的圆角区域进一步贴合于成形腔的圆角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电池盒成形装置,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成形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得日渐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在国家新能源政策及市场的双重支持下,电动汽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排放低、噪声小、操纵简单和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在环保和节能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被视为解决人类能源和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限制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与普及的最主要因素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较低。因此,如何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以来都是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热点,更是研究的难点。现有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手段主要有提高动力电池能量、提高传动系统效率和降低整车重量。这其中,降低整车重量,也就是电动汽车轻量化,是电动汽车领域对于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主要研究方向。据相关研究表明,电动汽车每减少100Kg重量,续航里程可提升10%-11%,同时还能够减少20%的电池成本和20%的日常损耗成本。现有电动汽车轻量化的手段主要包括车身轻量化和电池轻量化。这其中,电池轻量化主要是指电池盒的轻量化。为了实现电动汽车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包括组合式模具单元、电磁脉冲预成形单元、电致塑性单元、冲压成形单元和电磁脉冲矫形单元;组合式模具单元包括压料板(1)、预成形凹模(2)、托板(3)和成形凹模(4),在压料板(1)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一通腔,在预成形凹模(2)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预成形通腔,在托板(3)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二通腔,在成形凹模(4)的顶面上凹陷设置有成形腔;托板(3)、预成形凹模(2)和压料板(1)依次自下而上地堆叠在成形凹模(4)上,第一通腔、预成形通腔、第二通腔与成形腔构成竖直连通腔,在预成形通腔的腔壁与第二通腔的腔壁的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包括组合式模具单元、电磁脉冲预成形单元、电致塑性单元、冲压成形单元和电磁脉冲矫形单元;组合式模具单元包括压料板(1)、预成形凹模(2)、托板(3)和成形凹模(4),在压料板(1)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一通腔,在预成形凹模(2)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预成形通腔,在托板(3)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二通腔,在成形凹模(4)的顶面上凹陷设置有成形腔;托板(3)、预成形凹模(2)和压料板(1)依次自下而上地堆叠在成形凹模(4)上,第一通腔、预成形通腔、第二通腔与成形腔构成竖直连通腔,在预成形通腔的腔壁与第二通腔的腔壁的交界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凸出的滚珠(5);待成形的铝合金板材(6)夹持在压料板(1)与预成形凹模(2)之间;电磁脉冲预成形单元用于对铝合金板材(6)进行电磁脉冲成形,以实现铝合金板材(6)在预成形通腔内的预成形;电致塑性单元用于使预成形的铝合金板材(6)发生电致塑性效应;冲压成形单元用于对发生电致塑性效应的铝合金板材(6)进行冲压成形,使铝合金板材(6)贴合于成形腔,以实现铝合金板材(6)的二次成形;电磁脉冲矫形单元用于对二次成形的铝合金板材(6)的圆角区域进行电磁脉冲成形,使铝合金板材(6)的圆角区域进一步贴合于成形腔的圆角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式模具单元还包括上模座板(7)、上模垫板(8)、下模垫板(9)和下模座板(10);在上模座板(7)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三通腔,在上模垫板(8)内、自其顶面至底面设置有第四通腔,上模垫板(8)和上模座板(7)依次自下而上地堆叠在压料板(1)上,第三通腔、第四通腔与第一通腔相通,下模垫板(9)和成形凹模(4)依次自下而上地堆叠在下模座板(10)上;上模座板(7)、上模垫板(8)与压料板(1)通过内六角螺钉固设,下模座板(10)、下模垫板(9)、成形凹模(4)、托板(3)与预成形凹模(2)通过内六角螺钉固设;在上模座板(7)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导柱(11)、第二导柱、第三导柱和第四导柱(12),在下模座板(10)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3)、第二导套、第三导套和第四导套(14),第一导柱(11)~第四导柱(12)分别与第一导套(13)~第四导套(14)相配合,共同实现上模座板(7)与下模座板(10)的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脉冲预成形单元包括第一高压脉冲发生子单元、预成形线圈(15)和线圈座架(16);预成形线圈(15)同轴嵌设在线圈座架(16)上,在压料板(1)内、自其一侧侧壁向第一通腔设置有线圈座架滑道,线圈座架(16)能够通过线圈座架滑道进入第一通腔,线圈座架(16)与压料板(1)咬合设置;当线圈座架(16)位于第一通腔内时,预成形线圈(15)贴合于铝合金板材(6);第一高压脉冲发生子单元与预成形线圈(15)构成电气回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电致塑性单元包括高能脉冲电源(17)、第一电极(18)和第二电极(19);第一电极(18)的下端和第二电极(19)的下端均在依次竖直贯穿上模座板(7)、上模垫板(8)和压料板(1)后,与轻合金板材(6)相接;第一电极(18)的上端和第二电极(19)的上端分别与高能脉冲电源(17)的正极和负极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电池盒复合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18)和第二电极(19)上分别紧密套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瑞张静华摩西王秦威陈德山宋慕清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