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
技术介绍
妇产科在实行自然分娩的过程中,当婴儿的头部将要露出时,医生通常需要使用助产装置将胎头吸引出,以此来配合产妇将婴儿拖出子宫,确保母子平安。现有技术中,最常用的助产装置是助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在使用胎头吸引器进行助产时,由于对负压力的控制不当可能影响胎儿的安全;现有的助产钳,在使用时,一般是将钳体放置在婴儿的头部两侧耳郭的下缘,通过钳柄扣住婴儿的头部将婴儿拖出,此操作易伤及到婴儿,且医护人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时还会加重产妇的痛苦。现在的助产装置不能够调节,安全性能低,因此亟需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设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安装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的两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且两个滑块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顶部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安装连接有电动滑轨(21),所述电动滑轨(21)的两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22),且两个滑块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顶板(6),且顶板(6)顶部一侧外壁焊接有助产壳体(13),所述助产壳体(13)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电控伸缩杆(14),所述助产壳体(13)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壳体(16),且抽气壳体(16)位于电控伸缩杆(14)的上方,所述抽气壳体(16)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包括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顶部外壁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安装连接有电动滑轨(21),所述电动滑轨(21)的两端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22),且两个滑块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顶板(6),且顶板(6)顶部一侧外壁焊接有助产壳体(13),所述助产壳体(13)一侧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水平放置的电控伸缩杆(14),所述助产壳体(13)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壳体(16),且抽气壳体(16)位于电控伸缩杆(14)的上方,所述抽气壳体(16)底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抽气泵(15),且抽气泵(15)出气端延伸到抽气壳体(16)的外壁,所述抽气壳体(16)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显示屏(26),所述抽气壳体(16)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第一门板(27),所述第一门板(27)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一把手(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壳体(16)底部外壁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软管(17),所述软管(17)另一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另一端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圆周外壁安装有锥形筒(23),且锥形筒(23)一侧外壁安装有钢丝龙骨(25),所述钢丝龙骨(25)外侧覆盖有负压罩(18),且负压罩(18)的一侧外壁安装有密封边(19),所述负压罩(18)位于电控伸缩杆(14)一侧顶部外壁,且通过松紧带(20)将其固定在电控伸缩杆(14)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产科医疗用可调节助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顶部一侧外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的内壁通过螺钉连接有加热板(5),所述顶板(6)顶部外壁安装有柔性垫(7),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