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54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腔;所述外槽向下凹陷形成第二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第一腔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该水槽式洗涤设备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提高臭氧洗涤水中的臭氧含量,进而明显提高臭氧洗涤水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将臭氧气排入洗涤槽内,用以对餐具进行消毒。该水槽式洗涤设备可为水槽式洗碗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
本技术属于洗涤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厨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的是为了使繁琐的家务简单化。厨房厨具的干净卫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通常当面对用餐过后的一片狼藉,满手油污而感到难以忍受。现有技术中人们主要利用洗涤剂对蔬菜、水果和碗碟进行清洗,这样的清洗方式中,一些洗涤剂会残留在物体表面,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含有洗涤剂的水进入下水道,造成污染。洗碗机作为一款优秀的产品也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甚至果蔬的设备,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有的洗碗机多采用机械及由机械产生的水流冲击力进行清洗,其存在着洗净率低、易损餐具、功能单一、实用性差、不易普及等缺点,且市面上现有的普通洗碗机往往是通过高温煮洗的方式,利用高温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槽式清洗机的出现解决了大量带有油污的餐具无需沾手就能轻松清洗的问题,做到了自动洗碗的目的,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水槽式清洗机是将常见的水槽与洗碗机进行了一体式设计,具有加温去油腻、水流去食物残渣、消毒去农药残留等功能,适用于餐具、蔬果等物品的清洗,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一般采用都是超声波清洗方式,但是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通常杀菌消毒效果不够理想。众所周知,臭氧具有除臭、消毒、使有机物质氧化的特性。臭氧作为强氧化剂使许多有机着色剂脱色并杀灭细菌。其作为消毒剂用于酒厂和冷藏室中以及用于净化饮用水,其中臭氧通过氧化破坏调味品、气味物质和着色剂以及不纯净的水的细菌、病毒。目前市面上利用臭氧对蔬菜、水果和碗碟进行消毒灭菌的装置还很少。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臭氧水清洗、臭氧气消毒功能的水槽式洗涤设备,能够较大程度的改善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能力,提高臭氧洗涤水中的臭氧含量,进而明显提高臭氧洗涤水的杀菌能力;并且能够将臭氧气排入洗涤槽内,用以对餐具进行消毒。该水槽式洗涤设备可为水槽式洗碗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腔;所述外槽向下凹陷形成第二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第一腔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所述第一腔用于预溶、盛放臭氧洗涤水。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普通的洗碗机中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约在65~80℃之间,对于某些耐高温的细菌,不能有效杀死的问题。某些用户可能使用塑料餐具,在高温煮洗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变性,甚至产生毒素,危害消费者健康。本技术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溶于水中后,利用臭氧洗涤水对餐具进行洗涤,利用化学反应杀灭细菌,杀菌速度快,不会对餐具造成任何破坏,同时还能去除瓜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清除异味,真正实现了一种“绿色”的杀菌消毒过程。并且,将没有溶解于水中的气态臭氧通入洗涤槽中,用于对餐具进行进一步消毒,实现双重清洁、双重消毒。要同时解决了臭氧溶于水以及使得臭氧进入洗涤槽这两个技术问题,就使得臭氧装置的设置位置以及洗涤设备的结构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本技术方案则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并嵌入外槽中。通过上述设计,更加合理的设置了出气装置的位置。臭氧相对于洗涤水的密度较低,将出气装置设置于外槽的底部能够明显增加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的溶解行程,增加臭氧气泡与水的接触几率,进而提高臭氧的溶解能力。并且,未能溶解的臭氧气体可以更好的通入洗涤槽中,用于消毒杀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下端为中通的下连接部,出气装置嵌入外槽向外侧凹陷形成的具有通孔的安装槽内,所述下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气管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上述设计,解决了出气装置与外槽之间的连接问题,安装槽的设置能够更好地为出气装置提供定位作用,保持出气装置与外槽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且,安装槽的设置也进一步地简化了出气装置的安装方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通过连接件与外槽实现定位连接。优选地,所述下连接部和连接件上设有对应的螺纹,连接件在外槽的外侧与下连接部旋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连接部、连接件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同轴的螺栓孔,通过贯穿所述螺栓孔的螺丝实现两者的连接;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设置在所述外槽下侧的翻转卡扣,下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翻转卡扣对应的卡凸,使得下连接部能够卡入连接件内实现定位;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气管上设有仅允许气体通过的单向阀;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数量为多个。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出气装置与外槽之间的合理连接,连接件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装置和洗涤槽连接在一起,并将两者的定位,避免两者发生相对移动。该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当设备需要组装、拆卸等操作时,该连接结构能够灵活的实现拆装操作。并且,单向阀的设计能够防止洗涤水倒灌入臭氧发生器内,单向阀的设置较大程度的拓展了导气管的结构适用性,此种情况下,导气管可为现有技术中任何结构的管结构。本技术中,下连接部与连接件之间还能够通过其他可实施的旋接、卡接等方式实现连接,连接方式与结构可为多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顶端设有多个供气体通过的气孔;优选地,所述多个气孔呈周期性排列。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明显减小溢出出气装置的臭氧气泡的体积,进而增加臭氧气泡与洗涤水接触的比表面积,进而增加臭氧的在洗涤水中的溶解度;周期性分布能够保障溢出的臭氧气泡之间尽可能的等距离分布,避免臭氧气泡在洗涤水中移动时互相干扰,进而避免臭氧气泡分布过于集中而影响臭氧的溶解能力。而对于未能溶解的臭氧,上述技术方案则能使其在洗涤进入洗涤槽时就保持良好的分散性,易于发挥臭氧的消毒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和外槽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垫圈。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实现出气口与外槽之间的密封连接。由于出气口与外槽均可为刚性材料制得,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为刚性接触,其配合处很可能存在细小的间隙,密封装置的设置则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密封装置可为弹性材料制得,可为橡胶、硅胶等材质。将出气装置与外槽进行组装作业时,通过两者之间的压力配合使得密封装置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进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装置包括配合连接的座部和顶部,所述座部为中通管状结构,座部的下端为下连接部,座部的上端为上连接部,顶部嵌入上连接部中实现连接;优选地,所述座部由可注塑成型的材料制得,所述顶部为陶瓷材料制得,座部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与顶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出气装置为具有臭氧活化性能的功能性陶瓷材质。通过上述设计,获得了更加合理的出气装置结构,该出气口结构便于安装,还能实现良好的臭氧喷出作用。并且,顶部和座部之间的连接是通过将塑料等可注塑的材料一体注塑到陶瓷顶部上实现的,该连接方法更为简单,也能保证顶部和座部之间不会任何缝隙。功能性陶瓷材料能够将臭氧分子活化为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腔;所述外槽向下凹陷形成第二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第一腔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槽式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槽、臭氧装置,所述洗涤槽包括叠放设置的内槽和外槽,所述内槽和外槽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容置空间的第一腔;所述外槽向下凹陷形成第二腔;所述臭氧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设置于外槽上并且顶端朝向第一腔的出气装置、用于连接出气装置和臭氧发生器的导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的底部,并嵌入外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下端为中通的下连接部,出气装置嵌入外槽向外侧凹陷形成的具有通孔的安装槽内,所述下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气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槽式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装置通过连接件与外槽实现定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式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媛媛解婷杨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