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纳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530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8
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纳米材料,属于新材料和技术领域,该纳米材料是一种以Al、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金属为活性中心,以碱金属为助剂的具有三维层状结构的固体碱,制备方法是先配制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铝的混合胶体水溶液,利用碱金属的碳酸盐控制水溶液的pH值,将以上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干燥、煅烧得所需的固体粉末,将所得的固体粉末、过渡金属硝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二醇(PEG)一起加入水溶液中,搅拌,然后将所得的胶体真空烘干,所得的固体样品煅烧后制得相应的“双功能”纳米材料;在常温常压下,24小时甲醛的除去率可达99.1%;以大肠杆菌为目标菌测试其抗菌效果,结果显示24小时87%的杀菌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纳米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新型纳米材料,属于新材料的

技术介绍
蛋白质在强碱性环境中会变性,强碱杀菌就是利用蛋白质在强碱性环境中会变性而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当环境中的pH高达12以上时,常见的细菌都会死亡。传统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强碱虽然可以灭菌,但通常需要在水溶液的状态下才能灭菌,因此其应用领域受到限制。固体碱表面有丰富的-OH,形成了较强的碱性中心,碱性中心可以夺取细菌细胞组织分子(碳水化合物)中相当于水分子的氢,使细菌中毒而死。同时,固体碱可以制成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板材及其他各种材料的表面,故其应用范围广,施工方便。此外,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已成为时尚,随之而来的便是室内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甲醛是来自家具和装修材料中最严重的污染物,它是一种具有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并且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为了消除甲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国内外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吸附、光催化、低温等离子体、催化燃烧等甲醛消除技术;但这些技术在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材料是一种以Al、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金属为活性中心,以碱金属为助剂的具有三维层状结构的固体碱,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铝的混合胶体水溶液,利用碱金属的碳酸盐控制水溶液的pH值在9~11之间,控制碱土金属总含量与铝含量的摩尔比在2.0~5.0,控制碱土金属离子和铝离子的总浓度在2.0~5.0 mol/L;(2)将以上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充分搅拌24‑48小时,80~120 ℃下干燥6‑12小时,300‑800 ℃下煅烧2‑24小时,得所需的固体粉末;(3)将所得的固体粉末、过渡金属硝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去除细菌和甲醛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纳米材料是一种以Al、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金属为活性中心,以碱金属为助剂的具有三维层状结构的固体碱,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铝的混合胶体水溶液,利用碱金属的碳酸盐控制水溶液的pH值在9~11之间,控制碱土金属总含量与铝含量的摩尔比在2.0~5.0,控制碱土金属离子和铝离子的总浓度在2.0~5.0mol/L;(2)将以上混合溶液在室温下充分搅拌24-48小时,80~120℃下干燥6-12小时,300-800℃下煅烧2-24小时,得所需的固体粉末;(3)将所得的固体粉末、过渡金属硝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聚乙二醇(PEG)一起加入水溶液中,控制碱土金属离子和铝离子的总浓度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功德王晓丽张雪娇景徐荣金同发徐杰郭严文叶梦晨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宜兴市中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