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锅体,锅体包括锅体本体,锅体本体具有容纳腔,锅体本体还包括中板;保温罩和内锅,保温罩设置在容纳腔内并通过其上周沿搭接在中板处,内锅设置在保温罩内,上周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避让凹段和连接两个避让凹段的两个支撑沿段,避让凹段用于避让内锅的把手;中板上形成有分别用于容纳两个避让凹段的两个安装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的凸出于中板的上表面的部分较多而导致电压力锅的外观美感差以及不便于清洁中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电压力锅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的厨房用烹饪器具,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青睐。电压力锅的锅体上设置有保温罩,保温罩的上周沿搭接在锅体的中板的上表面,为了使保温罩适应性地避让内锅的把手,保温罩的上周沿具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当保温罩安装在锅体上,保温罩的凸出于中板的上表面的部分较多,这样不仅不利于对锅体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利用,增加了电压力锅的高度,影响电压力锅的美观性,而且当使用者对中板的上表面进行擦拭清洗时,保温罩的凸出于中板的上表面的部分容易对使用者造成干扰,从而不利于对电压力锅的清洁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的凸出于中板的上表面的部分较多而导致电压力锅的外观美感差以及不便于清洁中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锅体,锅体包括锅体本体,锅体本体具有容纳腔,锅体本体还包括中板;保温罩和内锅,保温罩设置在容纳腔内并通过其上周沿搭接在中板处,内锅设置在保温罩内,上周沿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避让凹段和连接两个避让凹段的两个支撑沿段,避让凹段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所述锅体(10)包括锅体本体(11),所述锅体本体(11)具有容纳腔(12),所述锅体本体(11)还包括中板(13);保温罩(20)和内锅,所述保温罩(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内并通过其上周沿(21)搭接在所述中板(13)处,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保温罩(20)内,所述上周沿(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避让凹段(211)和连接两个所述避让凹段(211)的两个支撑沿段(212),所述避让凹段(211)用于避让所述内锅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3)上形成有分别用于容纳两个所述避让凹段(211)的两个安装凹部(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所述锅体(10)包括锅体本体(11),所述锅体本体(11)具有容纳腔(12),所述锅体本体(11)还包括中板(13);保温罩(20)和内锅,所述保温罩(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2)内并通过其上周沿(21)搭接在所述中板(13)处,所述内锅设置在所述保温罩(20)内,所述上周沿(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避让凹段(211)和连接两个所述避让凹段(211)的两个支撑沿段(212),所述避让凹段(211)用于避让所述内锅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3)上形成有分别用于容纳两个所述避让凹段(211)的两个安装凹部(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支撑围筋(14),所述支撑围筋(14)凸出地设置在所述中板(13)的上表面(132)上,并绕所述上表面(132)在所述容纳腔(12)处的内周边缘延伸,且所述支撑围筋(14)在其延伸路径上避让开两个所述安装凹部(131),所述保温罩(20)的上周沿(21)搭接在所述支撑围筋(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部(131)具有呈折弯状连接的过渡表面(133)和搭接表面(134),其中,所述过渡表面(133)与所述中板(13)的上表面(132)连接,所述搭接表面(134)与所述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鹏王亚健陈鑫刘日贵孟城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