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8040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螺头,所述螺杆的外表面靠近螺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远离螺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椎体螺头,所述椎体螺头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椎体螺头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侧面,所述内侧面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凸块,所述内侧面的前后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倾斜侧面。该双螺纹椎体钉,通过将第二螺纹的螺距设置为第一螺纹的一半,在拧进过后,具备较好的锁紧效果,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长度各占有螺杆总长度的一半,拧入过程耗时较短,通过前端刃口与第一螺纹的配合,拧入过程较为流畅,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纹椎体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学
,具体为一种双螺纹椎体钉。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中,椎体钉通常应用于脊柱临床上,是较为重要医疗器械,使用时拧入骨头内,市场上大部分的是单螺纹的椎体钉,在通常情况下,为了使螺钉的螺纹与骨头接触的部分更多,更好的锁紧,就必须在同样长的螺钉上增加螺纹。要增加螺纹有两个方法,一是减小螺距,二是单线螺纹改成双线螺纹或者三线螺纹等,以此方式将单螺纹改成双螺纹以满足更高的使用需求;现有的椎体钉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锁紧效果不佳,其次,增加螺纹时,同样的长度的螺钉拧入骨头的圈数就增加了,医生拧入的时间就增加,浪费手术时间,还有,由于螺纹数量的增加,导致开始拧入的过程较为困难,不利于拧入过程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螺纹椎体钉。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具备锁紧效果较好,拧入过程耗时较短,拧入过程较为流畅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椎体钉的锁紧效果不佳,增加螺纹后拧入过程耗时较长,拧入过程较为困难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具备锁紧效果较好,拧入过程耗时较短,拧入过程较为流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包括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一端设置有螺头(2),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靠近螺头(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4),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远离螺头(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5),所述螺杆(1)的一端设置有椎体螺头(6),所述椎体螺头(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椎体螺头(6)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侧面(10),所述内侧面(10)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凸块(12),所述内侧面(10)的前后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倾斜侧面(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包括螺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的一端设置有螺头(2),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靠近螺头(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4),所述螺杆(1)的外表面远离螺头(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5),所述螺杆(1)的一端设置有椎体螺头(6),所述椎体螺头(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凹槽(7),所述椎体螺头(6)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内侧面(10),所述内侧面(10)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凸块(12),所述内侧面(10)的前后两端外表面设置有倾斜侧面(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头(2)与螺杆(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螺头(2)的外表面设置有前端刃口(3),所述前端刃口(3)开设于螺头(2)的外表面,所述前端刃口(3)的内侧外表面呈现弧面形状,所述前端刃口(3)与螺头(2)的一侧靠近中心处留有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4)与螺杆(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4)呈螺旋状排布,所述第一螺纹(4)的一端与第二螺纹(5)的一端相衔接,所述第一螺纹(4)与第二螺纹(5)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螺纹椎体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螺头(6)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处于螺杆(1)的一端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4)与第二螺纹(5)的总长度相同,所述第二螺纹(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佳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斯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