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45808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2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包括主杆、滑动套和转动套;所述主杆为长条方形块结构,在其一侧的中部设有齿条结构;所述滑动套套在所述主杆上对应所述齿条结构的位置处,在所述滑动套内可转动的设有转轴,并且所述转轴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齿条结构齿合的轮齿,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到所述滑动套外后连接有旋钮;所述转动套可转动的套在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滑动套和所述转动套上分别设有合拢后夹住骨折线两侧肋骨并让肋骨对位的固定夹,在所述滑动套上还设有防止其在肋骨对位时朝所述转动套的方向发生平移的定位片。利用该器械辅助,实现快速将肋骨骨折复位,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分离,减少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

A Rib Fractur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b fracture reduction and couple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rod, a sliding sleeve and a rotating sleeve; the main rod is a rectangular block structure with a rack structure in the middle of one side; the sliding sleeve corresponds to the position of the rack structure on the main rod, and a rotating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rack is arranged around the rotating shaft. The gear teeth of the structure teeth,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extends to the outside of the sliding sleeve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knob; the rotating sleeve can rotate at one end of the main rod;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rotating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xed clamp which clamps the ribs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cture line after closing and makes the ribs aligned, and the sliding sleev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xed clamp which prevents it from moving towards the rotating sleeve when the ribs are aligned. A positioning film that is translational. With the aid of this instrument, the rib fracture can be reduced quickly, the unnecessary tissue separation can be avoided, the bleeding can be reduced and the operation time can be short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
技术介绍
当肋骨骨折明显移位时,由于受周围软组织牵拉、切口位置及大小的影响,加上当前尚没有一种辅助肋骨骨折复位的专用器械,在进行肋骨骨折复位固定时,通常采用血管钳暴力牵拉抬举复位,术中要求分离组织多,出血量较多,很多时候骨折复位对合困难,手术时间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包括主杆、滑动套和转动套;所述主杆为长条方形块结构,在其一侧的中部设有齿条结构;所述滑动套套在所述主杆上对应所述齿条结构的位置处,在所述滑动套内可转动的设有转轴,并且所述转轴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齿条结构齿合的轮齿,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到所述滑动套外后连接有通过转动来驱动滑动套沿着所述主杆平移的旋钮;所述转动套可转动的套在所述主杆的一端;所述滑动套和所述转动套上分别设有合拢后夹住骨折线两侧肋骨并让肋骨对位的固定夹,在所述滑动套上还设有防止其在肋骨对位时朝所述转动套的方向发生平移的定位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器械辅助,实现快速将肋骨骨折复位,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分离,减少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主杆上对应所述转动套的位置为供转动套转动的圆柱结构,并且该圆柱结构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杆其他部分的宽度以限制所述转动套沿着主杆的轴向平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转动套来带动对应的固定夹旋转以固定骨折线一侧的肋骨。进一步,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连接所述滑动套或所述转动套,所述第二夹臂处于所述第一夹臂下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位置来使其相互合拢或张开的螺钉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螺钉使固定夹合拢来固定住骨折线两侧的肋骨实现对位,或者对位完成后使固定夹张开取出,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滑动套上靠近所述转动套的一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上的立座;所述定位片的中部铰接在所述立座上,其靠近所述转动套的一端向下弯曲可以抵住所述齿条结构以防止滑动套在肋骨对位时朝转动套的方向发生平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肋骨对位时在张力作用下滑动套朝转动套的方向发生平移,导致肋骨对位不准确。进一步,所述主杆、所述滑动套、所述转动套、所述转轴、所述旋钮、所述固定夹和所述定位片均为可消毒的金属材料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消毒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固定夹的A向示意图;图3为转轴和旋钮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流程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主杆,2、滑动套,3、转动套,4、齿条结构,5、转轴,6、旋钮,7、定位片,8、第一夹臂,9、第二夹臂,10、螺钉,11、立座,12、肋骨,13、接骨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包括主杆1、滑动套2和转动套3。所述主杆1为长条方形块结构,在其一侧的中部设有齿条结构4。所述滑动套2套在所述主杆1上对应所述齿条结构4的位置处,在所述滑动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轴5。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5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齿条结构4齿合的轮齿,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到所述滑动套2外后连接有通过转动来驱动滑动套2沿着所述主杆1平移的旋钮6。所述转动套3可转动的套在所述主杆1的一端,具体如下:所述主杆1上对应所述转动套3的位置为供转动套3转动的圆柱结构,并且该圆柱结构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杆1其他部分的宽度以限制所述转动套3沿着主杆1的轴向平移。所述滑动套2和所述转动套3上分别设有合拢后夹住骨折线两侧肋骨并让肋骨对位的固定夹。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夹包括第一夹臂8和第二夹臂9。第一夹臂8和第二夹臂9的底部设有缺口,使其底部形成两个较细的尖端,通过该较细的尖端以便更容易插入肋骨12相应应位置的外侧处。所述第一夹臂8的上端连接所述滑动套2或所述转动套3,所述第二夹臂9处于所述第一夹臂8下部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夹臂8和所述第二夹臂9通过调节两者之间的位置来使其相互合拢或张开的螺钉10连接在一起。在所述滑动套2上还设有防止其在肋骨对位时朝所述转动套3的方向发生平移的定位片7。所述滑动套2上靠近所述转动套3的一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上的立座11。所述定位片7的中部铰接在所述立座11上,其靠近所述转动套3的一端向下弯曲可以抵住所述齿条结构4以防止滑动套2在肋骨对位时朝转动套3的方向发生平移。下面介绍一个通过该复位对合器完成肋骨对位的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a、手术开始时显露骨折断端,骨折两端移位明显。b、应用固定夹钝性插入肋间,转动螺钉10使两个牢固夹的第一夹臂8和第二夹臂10合拢固定住骨折线两侧的肋骨12。C、使滑动套2朝远离转动套3的方向平移,以向骨折线两侧的方向拉伸骨折断端,即转动旋钮6驱动滑动套2沿主杆1轴向并朝远离转动套3的方向平移,同时适当转动转动套3让骨折对位(图中箭头所示)。拉伸骨折断端时适当分离骨端断端软组织,对位后转动定位片7抵住齿条结构4以防止滑动套2在肋骨对位时因为张力朝转动套3的方向发生平移。d、适当分离两骨折端骨膜,安装肋骨接骨板13,依次松开螺钉10及转动定位片7,移除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至此,接骨手术完成。上述中主杆1、滑动套2、转动套3、转轴5、旋钮6、固定夹和定位片7等均为可消毒的金属材料制成,无菌消毒后可反复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滑动套(2)和转动套(3);所述主杆(1)为长条方形块结构,在其一侧的中部设有齿条结构(4);所述滑动套(2)套在所述主杆(1)上对应所述齿条结构(4)的位置处,在所述滑动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轴(5),并且所述转轴(5)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齿条结构(4)齿合的轮齿,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到所述滑动套(2)外后连接有通过转动来驱动滑动套(2)沿着所述主杆(1)平移的旋钮(6);所述转动套(3)可转动的套在所述主杆(1)的一端;所述滑动套(2)和所述转动套(3)上分别设有合拢后夹住骨折线两侧肋骨并让肋骨对位的固定夹,在所述滑动套(2)上还设有防止其在肋骨对位时朝所述转动套(3)的方向发生平移的定位片(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杆(1)、滑动套(2)和转动套(3);所述主杆(1)为长条方形块结构,在其一侧的中部设有齿条结构(4);所述滑动套(2)套在所述主杆(1)上对应所述齿条结构(4)的位置处,在所述滑动套(2)内可转动的设有转轴(5),并且所述转轴(5)的外周设有与所述齿条结构(4)齿合的轮齿,所述转轴(5)的一端伸出到所述滑动套(2)外后连接有通过转动来驱动滑动套(2)沿着所述主杆(1)平移的旋钮(6);所述转动套(3)可转动的套在所述主杆(1)的一端;所述滑动套(2)和所述转动套(3)上分别设有合拢后夹住骨折线两侧肋骨并让肋骨对位的固定夹,在所述滑动套(2)上还设有防止其在肋骨对位时朝所述转动套(3)的方向发生平移的定位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骨骨折复位对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上对应所述转动套(3)的位置为供转动套(3)转动的圆柱结构,并且该圆柱结构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主杆(1)其他部分的宽度以限制所述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中权卢水焕潘禹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