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0406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包括腹腔镜穿刺器和子宫体摆动组件,所述腹腔镜穿刺器包括穿刺鞘管,所述穿刺鞘管穿刺人体组织并伸入在腹腔内,所述穿刺鞘管可弯曲调节设置,所述子宫体摆动组件包括操纵杆体,所述操纵杆体从穿刺鞘管穿过进入腹腔内,所述操纵杆体位于腹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子宫体固定部,所述子宫体固定部固定子宫体,所述操纵杆体位于腹腔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调节子宫体固定部的松紧度。能够有效的提起并摆动子宫体,并使子宫左右两侧分别给予充分暴露,让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在不使用传统举宫器的情况下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妇科微创手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在治疗宫颈癌越来越多地选用腹腔镜手术,而且腹腔镜宫癌广泛切除手术正在快速发展阶段。但是2018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近发表的两项研究显示,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在治疗宫颈癌预后上没有优势,甚至复发率更高。这个研究的结论让一些腹腔镜治疗医生很难接受。笔者也心存疑问。虽然他们结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容怀疑,但报道只说明了腔镜和开腹宫颈癌手术比较的结果,却没有说明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大家难以接受的原因。腔镜手术今天已经完全可以做到和开腹手术一样的手术范围,导致此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腔镜手术中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器械——举宫器。举宫器在手术前通过子宫颈管插入子宫,手术时一直压迫在宫颈癌灶上,并不断地挤压、揉搓宫颈癌灶,致使宫颈癌细胞进入微血管、淋巴管,造成微小的扩散和转移。对比报道的病例后发现,腹腔镜组远处转移明显高于开腹组。而这种微小的细胞转移灶在术后是很难被发现的,待到形成明显的远处转移灶时,因此,造成腔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腹腔镜穿刺器(2)和子宫体摆动组件(1),所述腹腔镜穿刺器(2)包括穿刺鞘管(6),所述穿刺鞘管(6)穿刺人体组织并伸入在腹腔内,所述穿刺鞘管(6)可弯曲调节设置,所述子宫体摆动组件(1)包括操纵杆体(7),所述操纵杆体(7)从穿刺鞘管(6)穿过进入腹腔内,所述操纵杆体(7)位于腹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子宫体固定部(10),所述子宫体固定部(10)固定子宫体(3),所述操纵杆体(7)位于腹腔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11),所述调节部(11)调节子宫体固定部(10)的松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腹腔镜穿刺器(2)和子宫体摆动组件(1),所述腹腔镜穿刺器(2)包括穿刺鞘管(6),所述穿刺鞘管(6)穿刺人体组织并伸入在腹腔内,所述穿刺鞘管(6)可弯曲调节设置,所述子宫体摆动组件(1)包括操纵杆体(7),所述操纵杆体(7)从穿刺鞘管(6)穿过进入腹腔内,所述操纵杆体(7)位于腹腔内的一端设置有子宫体固定部(10),所述子宫体固定部(10)固定子宫体(3),所述操纵杆体(7)位于腹腔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调节部(11),所述调节部(11)调节子宫体固定部(10)的松紧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体(7)为长杆体结构,所述操纵杆体(7)沿长度向贯通开设有穿孔(8),所述穿孔(8)内活动穿设有功能线(9),所述功能线(9)的一端从操纵杆体(7)的一端穿出,并绕设呈套索状结构后连接于操纵杆体(7)上,套索状结构形成子宫体固定部(10),所述功能线(9)的另一端从操纵杆体(7)的另一端穿出,形成调节部(11);通过推拉调节部的功能线线束调节套索结构的闭环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线(9)为硬质弹性线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索结构套设在子宫体上,且所述套索结构位于阴道中上段1/3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经腹部子宫移动控制及阴道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体(7)的位于调节部一侧的杆体端部同轴凹设有线束调节孔(15),所述线束调节孔(15)内设置有调节线柱(14),所述调节线柱(14)沿轴向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林金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