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胶囊内窥镜受制于缺少在消化道里的有效控制方法,和由于单纯依靠肠道蠕动和收缩来推动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里前进,速度过慢,时间太久,以致胶囊内窥镜中的电池电量不足以支撑全消化道(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的检查。目前胶囊内窥镜只能对消化道的中的其中一段检查,比如:用于检查食道的食道胶囊;用于检查胃的胃胶囊;用于检查小肠的肠胶囊;用于检查大肠的结肠胶囊。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问世能对胃+小肠,或者对人体全消化道(食道+胃+小肠+大肠)进行快速检查的胶囊。这是因为:现有的胶囊式内窥镜的密度均比水大,存在以下不足:(1)、在被水撑开的胃里,由于胶囊式内窥镜受到重力G比浮力f大,则胶囊内窥镜会受到一个向下的力f1(f1=G-f),所以当在外部施加磁力f2时;这两个力f1和f2会在胶囊内窥镜上产生一个合力F,由于F的方向较难控制,以致外部磁场不能很好的准确控制胶囊运动;(2)、在地球吸引力和肠道摩擦力作用下(此时,无需外设的磁控系统),只依靠肠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清肠:受检者喝适当的清肠溶液及足够的清水;激活并让受检者吞服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控制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依次检查受检者的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最终排出体外;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拍摄受检者的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图像,并将所述图像发送给图像接收终端;其中,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是指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接近的胶囊内窥镜,为1±0.3g/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清肠:受检者喝适当的清肠溶液及足够的清水;激活并让受检者吞服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控制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依次检查受检者的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最终排出体外;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拍摄受检者的食道、胃、小肠和大肠图像,并将所述图像发送给图像接收终端;其中,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是指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接近的胶囊内窥镜,为1±0.3g/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激活前,需要设置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拍摄受检者食道的拍摄帧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胃进行检查时,当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只有一个摄像单元或者具有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摄像单元时,所述两个摄像单元可以同时工作,或者只保留一个摄像单元工作;受检者站立在磁控装置前端或者躺卧在所述磁控装置的下端,所述磁控装置引导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完成对胃的检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受检者站立在所述磁控装置前时,受检者通过左侧位、前面位、右侧位姿势站立,使磁控装置完成对受检者胃部的检查:当受检者左侧位站立时,通过控制磁控装置,引导胃中的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运动,完成对贲门、胃底、胃体上段和胃体中段的检查;当受检者前面位站立时,通过控制磁控装置引导胃中的所述等密度胶囊内窥镜运动,完成对胃角、胃窦、胃体下段的检查,以及可能完成对幽门的检查;当在前面位站立时不能完成对幽门的检查时,受检者右侧位站立,完成对幽门的检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等密度胶囊内窥镜检查全消化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信,宁浩,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